主旨发言(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立新
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让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成为高校美育的载体和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优秀传统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了民族的审美品格和审美理想,更是高校美育和思政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走向深入、民族复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当下,探讨如何通过在高校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培育青年学生健全而富有民族情怀的审美意识、广阔而包容的审美视野、健康而敏锐的审美判断力,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南开大学的美育教育早在建校之初即成为先贤们育人理念上的明确追求,在百年南开的教育史上曾对一代代学子们的成长发挥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这其中戏剧(曲)活动弦歌不辍,更成为师生们共同的美好记忆。2008年,依托汉语言文化学院成立的“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发挥其强大美育功能提供了新的契机。以基地为主要平台,我们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包括教师和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新剧团,并上演了传统剧目和新编现代剧目,推出了学术带头人,建设了多门精品课程并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在对本校青年学生实施美育教学的同时,本着开放建设的理念与多家相关单位共建基地,发挥了重要的辐射效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回顾几年来的历程,我们有三点体会愿意分享:一是必须重视美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尤其是要有真正懂得优秀传统艺术、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核心教师作为领军人物。二是要把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研究、赏鉴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按照京剧艺术形式的特点、规律去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在沉浸式的体验和角色扮演中去领悟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文与美学精神。三是要将美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让优秀传统艺术真正进入课堂,还要打造真正有活力的第二课堂,用多姿多彩的相关活动让两个课堂交叉互动,将传统艺术的育人模式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机融合,创新美育育人的手段和方法。

 

吴伏生
美国犹他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美文共欣赏:在美国大学讲授中国古典诗歌

  题目中“美文共欣赏”五字取自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行。陶渊明本意是自己归隐田园之后,得以摆脱官场中尘网的羁绊,徜徉于自由之中,与“时时来访”的“邻曲”和“素新人”共享彼此的诗作,切磋诗艺。此处,我把“奇文”改为“美文”,因为诗歌无疑是美文中的美文,而且这样的提法也切合本次会议“美育”的主题。长期以来我在美国犹他大学讲授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学生分享中国诗歌的精华,很能体会陶渊明上述两行诗所表现的感受和意念。虽然陶渊明所生活的古代中国与当今美国在很多方面差异巨大,但我们与陶渊明一样,都面临着一个根本的人生选择,即在纷乱局促的社会上,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与期待,我们如何发现并且选择一个令我们本人感到充实并且自由的人生与事业?在这种语境中,陶渊明的诗歌便具有了超越其时代与国度的现代和全球意义,其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便被置于一个世界文化的背景,供我与来自西方文化传统的美国学生共同“欣赏”和辨析。陶诗风格的清纯之美以及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向往常常在美国学生心中引起触动,使他们因此了解甚至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从中获得适于自身的人生启迪。

 

周志强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文人趣味与生活美学的构建

  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是推进美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器物之美感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人趣味,丰富心灵,提升审美能力。文人趣味是文人的独立自我意识和“帝师意识”的杂糅,前者养育了“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诉求,后者形成了救济天下的事功价值观。文人趣味在哲学上可以定义为“一种否定性的肯定性”,即凝结了对高度统一化社会规则的否定意识,又形成了对个人生存样态的肯定性力量。器物美学中隐含了“用—无用”的辩证关系,由此,本是“形而下者”的器物中出现了具有独特艺术内涵的“形上”之“道”的器。象—器—法—神四个层面,对应为黑格尔哲学的现象、色彩、线条和精神。器物美学的核心正是“趣味”,一种感性层面上体会出来的形而上的韵味。器物趣味体现了文人的“异托邦冲动”。例如,天津青年艺术家郑勇的《平交诸侯》《竹林君子》《舞咏》《鹓鶵寒潭》《欸乃罐》《风雪孤射》,体现了器物人文趣味之人格气度、道德心性、情态旨趣、心志理想、虚实意蕴、天地精神。器物成了文人内在乌托邦精神的“现实替身”,而这种乌托邦在文人桌面上的实现就是“异托邦”,这体现了文人与天地往来,无往不复的气度。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传统戏剧在戏剧教育里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国家对于戏剧教育非常重视,让戏曲进校园,使之成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部分更是重点。今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更明确把戏剧(戏曲)作为规定课程科目之一。

  戏剧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的“乐”是广义的“乐舞”即雏形的戏剧。戏剧是一种超越个体层面的情感沟通和表达,人类文明进程中,戏剧引导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养成共情能力。人类文明是多样性的,所以人类戏剧的发展同样也有多样性,戏剧教育也应该多种多样,每个国家的戏剧教育应该有各种方式。在中国高校,对于中国人的人格养成,中国的传统戏剧应该在戏剧教育里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在现代人文教育中必不可少。戏剧是融视听觉为一体的艺术,舞台表演有超越文学的意义。戏曲在高校的传播,要包括阅读剧本、欣赏演出、鉴赏品评三部分。从人文精神养成的角度看,艺术欣赏最为重要,所以“戏曲进校园”的基本路径,首先要重视欣赏现场演出,其次是要以传统戏为主体,第三,一定要看全本戏。尤其是要通过整本戏的欣赏,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叙事方式。南开大学在这一方面成为全国该领域的领头羊,希望在南开大学以及全国其他做得好的高校的引领下,让戏曲传播做得越来越好。

 

刘佳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延续南开百年戏剧教育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我在从事戏曲美育教育时,逐渐体会到这项工作的难度,而这或许正是戏曲进校园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表面看来,是学生们不了解戏曲,但如果只是知识的欠缺,讲几次课、看几场戏或许就能解决,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它一定有深层原因。我觉得,关键是中外戏剧是基于各自发展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两种美学观念而形成的,中国戏曲的写意性不仅是一种外在特征,还是一种贯穿在所有中国传统艺术之中的美学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手段和形态是程式化的。学生们从小接触电影、电视剧、音乐剧、儿童剧等等,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写实的艺术观。但在写意性传统和程式化表现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经过前置学习的,而这恰恰是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学生处于文化基因未被激活的状态。缺乏文化阐释的单纯艺术培训不是真正的美育,因为戏曲的观念和表现形式都和生活的原生态不一样,我们不能让学生形成戏曲就是杂耍的印象,事实上很多戏曲普及和推广活动的实际效果就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把戏曲还原到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去,通过导赏和阐释带学生看戏,让他们知道中国戏曲是怎么长大的,为什么长成这样,如何欣赏它的美。

 

何成洲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跨媒介艺术与美育

  我的发言紧紧围绕“跨媒介”“当代艺术”与“美育”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理论分析,阐释具有当下性、民族性、示范性的美育路径与方法。一般说来,广义的“美育”在于塑造健全人格与和谐社会,而这需要依赖狭义的“美育”——艺术的鉴赏与评论。跨媒介艺术是一个当下突出的艺术现象,为我们提供大量有趣的案例。比如,贾平凹《秦腔》中的曲谱、斯密斯的雕塑摄影、先锋昆曲《藏·奔》中昆曲与书法的混合表演,彰显了不同媒介融合互动的多样性和效果。

  跨媒介性分为作品内和作品外的两个大类,前者又包括媒介之间的混合,如多媒体的剧场艺术,以及跨媒介指涉,比如小说的音乐性。作品外的跨媒介性主要指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比如小说的电影改编,还有超媒介性,例如叙事性、表演性。跨媒介艺术现象比比皆是,那么跨媒介研究就需要从问题出发,把跨媒介与物质性、主体性、历史创伤、当代性等概念结合起来,关注创作现象、过程、特征、效果等具体问题。从立场与方法出发,注重跨学科、新文科等理念、范式,围绕现实生活与社会命题,注重艺术的行动与效用,挖掘艺术现象的内在要素、文化逻辑和社会逻辑等。发言最后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跨媒介的表演性,它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行为,不仅仅需要考察它是什么,更要关注它能够做什么以及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