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
专家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艺术报

韦苏文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西文联一级巡视员、广西民协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把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里,就把传统节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要求予以振兴、有效传承。七夕节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藤县乞巧节是藤县当地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传统节日之一,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尤以藤县太平镇七夕节俗活动最具代表性。建议藤县县委县政府把七夕节统一纳入县里的节庆活动范畴,使七夕活动走出太平镇,在全县铺开;扶持发展乡村传统手工艺作坊,培育乡村创客基地,请大学生们在“巧女”手工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请艺术家对“巧女”们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培训。弘扬传统节日,既要让人民群众有对节日及节日文化的直观感受,更要有抽象、全面的理性认识,这需要我们从不同层面剖析,阐释和传播节日的文化内涵,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七夕节俗传统乃至广西民族民间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林继富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织女手艺精巧,织云锦,做巧食,无所不能,千百年来已成为女性理想和审美形象的化身,深得人民的喜爱,更围绕巧女“乞巧”形成了一系列生活传统。藤县在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入夜就开始乞巧节系列活动,天亮活动结束。其乞巧节节俗包括做糍粑、制作各类女性擅长的手工艺品、为家人取“神仙水”和携家人参加晚上的各类乞巧游艺等。这些活动围绕女性日常行为和祈愿美好未来得以展开。乞巧节的晚上,藤县妇女祈愿乞巧赐予“巧”的生活,包含赐子传续、绵延不绝的愿望,这些立足于女性却又普惠社会、家庭的生活实践传达了藤县人的美好愿景。藤县乞巧节文化活动丰富,汇聚了各类文化传统,诸如牛歌戏和采茶调山歌、杖头木偶等文艺表演,黄梅戏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选段在藤县乞巧生活中得到广泛演绎;乞巧节女性在展示各类“巧”的人物、动物形象制作上有传统的八仙人物、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场景,也有今天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甚至外国人物形象也包容其中。这些交融地方生活情调、融汇各地文化传统的特征表现了藤县乞巧节的高度包容性、开放性和整合凝聚力。

王娟
北京大学副教授

  传统具有历史性、程式性和开放性等诸多特征。传统的历史性表现在一种风气或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依然保持不变,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程式性则表现在传统的表达方式是模式化、程式化的,给予了传统一种可识别性,其表达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成为可能。传统又具有开放性,即传统在模式化、程式化的表达方式之外,给予了人们发挥和创新的空间。这使得传统又具有了一种时代性,人们在固守传统的同时,又具有一种创造的自由。传统节日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展示场所。在这个场域中,民众是传统的载体,是传统的书写者和创造者。传统节日还是传统传承的大课堂,人们通过参与和实践习得传统,并进而成为传承传统、传播传统的行动者。传统节日的差异性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性则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文化传统。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它是由历史锤炼而出的,是民众的选择。我们的责任是守护传统,为传统提供更好的展示场所。我们还要尊重传统,尊重传统的表达方式,尊重传统的成长和创新方式。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因势利导,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活力。

刘宗迪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藤县太平镇的七夕节别具一格。它的节庆活动在七月初六、初七两天,规模盛大,气氛热烈,节日期间大街小巷有各种仪式展演、文艺表演和七夕节物展示,其节物展示琳琅满目,除司空见惯的鹊桥、七仙女纸扎之外,还有各种形象优美的人偶。各种造型奇特的花样点心,如同缩微景观般布置着稻田、茅屋、耕田农夫的田园风光造型……诸如此类别具意趣的节物,很容易让人想起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北宋东京汴梁七夕盛况。孟元老记载的宋代七夕也跟藤县七夕一样,规模盛大,热闹非凡,也是在七月初六和初七两天举行。藤县七夕和北宋汴梁七夕之间的这一系列不谋而合之处,耐人寻味。宋代以前的七夕习俗,一直就以观星、乞巧活动为主,活动单纯,规模有限。然而,北宋时期,受滞留中土的西域胡商带来的波斯宗教和习俗影响,汴梁七夕节面目为之一变。北宋以后,时过境迁,汴梁七夕的盛况不复可见,却出乎意料地在藤县太平镇这样一个远离中原的岭南小镇中得以流传,令人恍若有时光再现之感。藤县太平镇七夕是一笔宝贵的活态文化遗产,其历史地理渊源和文化价值非常值得研究。

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主要依托“阴阳合历”的夏历,它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并被赋予“特定的节律和周期”;它在民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各地、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节日民俗;但所有的节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着变化。广西藤县太平镇七夕节俗就是典型个案。太平镇的七夕从七月初六开始举办,“巧娘”们制作南天门、牛郎、织女及炫美的各色工艺品,同时当地还保留了“取水”仪式。在晚上的活动中,当地民间剧团表演精彩的“牛歌戏”,用当地小戏演绎着全国流行的七夕剧目“天仙配”,还有以壮族对歌形式的民歌演述。太平镇自古就是南北交往的水陆码头,这里是汉族、古骆越文化的交融地;又是海上丝绸之路所及之处,中亚商人也会带来古波斯等地的习俗和文化。太平镇的七夕节俗彰显了当地的这一特色,具有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流与交融的特征。在新时代,尤其是随着非遗保护观念实践的不断发展,民俗节日在“地方性”与“公共性”的交叠中,正逐渐向“遗产化”“资源化”转化。太平镇的七夕节俗也是如此,它为村落共同体的凝铸提供了生命经验与情感纽带,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王霄冰
中山大学教授

  七夕是女性的节日,主要参与者是妇女。节俗活动的主题是“乞巧”和“祈福”。所乞之“巧”包括女红、美食、才艺、美貌等;所求之“福”则主要指向家庭方面,如觅得如意郎君、婚姻美满、儿女双全等。从逻辑关系上讲,“巧”是“福”的前提,女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家庭和个人的幸福。“七仙女”是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她美丽、聪慧、善良、勤劳、能干,是广大“巧妇”们身份认同的象征。可惜的是,今天我们在评价一个女性时,却不再使用这些品质去衡量,而是喜欢使用“白富美”“美女总裁”“辣妈”“富婆”等,所颂扬的都是财富、美貌与个性,而不是女性们的勤奋努力与奉献。要想让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不能只依赖经济建设和学校教育,而是要注重家庭文化的建设,关注家庭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七夕节不仅对于广大女性、而且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乞巧”和“祈福”活动,宣传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和人生价值观,帮助女性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树立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建设美好、幸福家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过竹
广西民协副主席、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藤县七夕节历史悠久,但传播力十分有限,在网络上检索相关资讯,能搜到的内容很少,没有形成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藤县七夕节叙事与文娱体系须进行重构。首先是七夕节来源的叙事体系的重构。藤县七夕节传说碎片化、零散化问题突出,缺乏完整的叙事体系,传播力弱小,无法承载增强社会影响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和覆盖面的重任,须对七夕节的叙事体系进行重构。建议柔性引进人才重新编撰七夕节传说故事,编写阅读感强的网络文本,开发网络游戏、传奇故事小视频等,推动社会面传播。其次是七夕节文娱体系的重构。藤县七夕节文娱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要广泛汲取各地七夕节的养分,依照文旅融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思路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藤县特有的七夕文娱体系,推动藤县建设七夕文化集大成的、地方特色明显的、文旅设施完善的、服务功能齐全的、民众广泛参与的七夕文化全季全域旅游区。再次是建设太平镇七夕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依托太平镇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结合七夕节叙事与文娱体系重构,将太平镇建设成为七夕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打造珠江流域七夕文化重镇与核心七夕文化旅游区。

郑天雄
广西民协副主席、广西山歌学会会长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不变的主题故事,每场民俗盛典都包含许许多多的心语星愿,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记得小时候,每到七夕节晚上,一帮小伙伴就仰望天河,念着老人口中学来的七夕谣:银光华华,点火烧茶,茶三杯,酒三杯,打发媒人扭扭归……虽然懵懵懂懂,思绪却沉浸在星空外的遥远向往。今年农历七月初六,在藤县太平镇,童年时幻想的银河场景就在眼前一一呈现。华灯初上,藤县太平镇正东、上元、德胜三街已是游人如织,人们在“巧女”“巧妇”们精心制作的七夕手工艺品中流连忘返。各种造型的糍粑、米饼制品色彩斑斓,正东街唱的牛歌戏让观众随剧情摇头晃脑,上元街展示的七夕大供台让游人目不暇接,德胜街的曲艺引来欢声笑语,码头岸上舞台的现代歌舞声浪此起彼伏。这场被称为“中国宋代七夕节活化石”的藤县太平镇街巷处处火树银花,中国人过中国节、呈中国心、表中国情、圆中国梦。太平街乞巧节活动主角为妇女,节日气氛浓郁,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家家户户参与其中,人们也乐在其中。它增进了街坊邻里的关系,化解了邻里之间矛盾,它的调解机制在家长里短中实现,凝心聚力在互敬互爱中加强,乞巧节活动过程弥漫着饱满的集体荣誉感。

李富强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这次到藤县参加七夕乞巧节,我再次感受到了普通民众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伟大力量。在这里,至今依然保有完整、规模宏大的乞巧节节俗,人们自发自觉地延续着这一传统,不得不使人惊喜和惊叹!惊叹之余,我感悟到的依然是普通民众的力量、草根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开放包容,来源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中我们看到了普通民众的智慧,他们与时俱进的创新把古老的乞巧节变成了对自己历史、文化、当今美好生活及未来理想的集中展示。正因如此,藤县乞巧节生机勃勃,历久弥新。我这些年从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地方在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被文化精英越俎代庖,而文化主人缺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而藤县乞巧节的传承发展,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广大民众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看到民众的力量、草根的力量。归根到底,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何锦奋
民俗研究专家

  藤县水上居民(民众习惯称之为“疍家”)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千百年来,他们以舟为室、浮家泛宅,清嘉庆时《藤县志》载:河泊所公廨在水东街孝通坊,弭江镇即其旧址。藤县的水上居民与当地民众一样操粤语勾漏地区方言(民众习惯称之为“藤县白话”),但其所吟唱的船歌又与当地民众传唱的“白话歌”有一定的差别,而且经久不变,因而可以说藤县水上船歌就是江河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历史的原因,水上居民长期在江河与船上工作与生活,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单调,他们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就结合自己特有的船运、捕捞等水上生产生活习性,相互吟唱,自娱自乐,从而逐步形成和产生了水上船歌(民众习惯称之为“疍家歌”),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断完善,便形成这种特有的文艺形式,而“婚时以蛮歌相迎”的习俗,更使船家人的婚礼船歌独具一格,并使水上船歌的演唱成为珠江流域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与江河流水和田野风光一起和谐相存。其中的“七姐诞”等水上人家庆七夕活动,就是极具独特地域文化特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