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三国谍战历史”的当代想象
栏目:品味
作者:王文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风起陇西》剧照

  作为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的重要时期,群雄逐鹿、风起云涌的汉末三国时期不断被搬上荧屏和银幕。当超大体量的电视连续剧以历史正剧的姿态不断挖掘和使用历史资源,留给后来者的创作空间不断变小,史实逐渐从剧作的核心向背景游离。相较于以往的“三国戏”,《风起陇西》尽管依然围绕曹魏和蜀汉之间的军事纷争和政治权谋展开剧情,但其历史真实被后置为时代语境,在此语境下虚构出的魏蜀谍战和陈恭、荀诩、冯膺等人物成为该剧的叙事中心,这一出惊心动魄的、诡谲多变的三国“无间道”才是《风起陇西》在类型题材和国风审美上的共同选择。表面上,该剧紧张悬疑的类型剧风格、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以及精致考究的服化道都让人眼前一亮,实际上,真正让观众实现“沉浸式”观剧的,是主创对谍战剧在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外的新时间赛道的突破,以及网络时代对“三国谍战故事”的全民想象。

  去历史中寻找“孤勇者”

  三国时期,蜀国伐魏大败。街亭失守、马谡被斩,原因是代号“白帝”的蜀国间谍陈恭(陈坤饰)送回的情报出现失误,到底是潜伏曹魏的陈恭叛变还是蜀国遭到魏国间谍渗透,成为推动《风起陇西》叙事的双动力:当既是兄弟又是同事的荀诩(白宇饰)受命潜入曹魏调查,腹背受敌的陈恭既要自证清白,又要和荀诩等人联手揭开调包情报的幕后真相。可以看出,《风起陇西》意图向历史深处寻找坚守信仰和忠诚的“孤勇者”,而开启古代谍战叙事,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成为剧集绕不过的重要问题。

  原著作者马伯庸的小说创作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观,就是关注那些并不存在于正史,而是居于历史缝隙中的“小人物”。《风起陇西》延续了“小人物、大情怀”的创作理念,在濒临绝境的惊险氛围中突出了人物的勇敢智慧、坚定忠诚以至慷慨赴死的人生抉择,为历史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找到“烛龙”,陈恭冒充糜冲混入五仙道,面对深受五仙道祭酒黄预喜爱,并已经成为五仙道“圣姑”的妻子翟悦,只能佯装陌生人,即使在翟悦中计暴露被黄预杀害的关口,身负家国之托的陈恭也无法出手相救。被观众称为“闭眼玩家”的荀诩,始终正义坦荡,遭受水刑也绝不相信陈恭叛变,为蜀国大局万般不忍中让妹妹翟悦继续潜伏,寻找真相不惜被李邈等人利用。而正直刚毅、颇有城府的冯膺,阴险狡诈、不讲武徳的李邈,见风使舵、利令智昏的阴辑,人畜无害、天然喜感的孙令等一众配角与“双男主”对兄弟的信任、对正义的捍卫、对国家的大义共同构成了“三国谍战图鉴”的生动表情,也配合与见证着“孤勇者”的出场和落幕。

  改编后的“无间道”

  《风起陇西》开播以来,口碑舆情“两极化”,火热的关注度与温吞的收视率,共同反映出的是改编中的亮点与遗憾。正如该剧编剧金海曙所言,不同于网络小说在规格和体量上的自由,“IP”向影视剧的转化应遵守“完整的结构、饱满立体的人物、充沛的情感表达和贯穿情节的合理逻辑”等创作规律,当然这也是优秀影视剧集改编一直在追求的理想状态。应该说,《风起陇西》的改编在结构、人物、情感方面的布局和整合既是有力的,也是有效的。小说原著以曹魏大将王双战死开篇,剧中代之以家喻户晓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件的变更绝不仅仅是呼应观众对“三国戏”熟悉和认同,从而取得低段位的入戏与共情,更是服务魏蜀之间谍战交锋的需要,为蜀国北伐战败后的“弩机保卫战”和“烛龙案”提供了叙事起点,因为战死的王双对于两国政局的影响与诸葛亮相去甚远。

  而观众十分买账的陈恭和荀诩这组“cp”在原著中并不是“双男主”,剧中二人既是结拜兄弟又有姻亲关系,荀诩不仅是陈恭工作上信任的伙伴,更是他妻子翟悦的哥哥,与小说中荀诩为第一男主、二人只是普通同事的人设相比,剧中人拥有了更加充沛的行为动机:无论是“白帝”与“黑帝”的职业配合,还是兄长与妹夫的家庭亲情,处于隐蔽战线的两个人具备了信任、合作以及为对方舍生忘死的情感根基。

  当然,受当下影视剧创制作工业化的影响,《风起陇西》对于“类型剧”在技术层面上的追求过于执着,“烛龙”设定的暧昧与摇摆让剧情枝蔓众多,节奏沉闷。前18集中尽管跳脱于魏国和蜀国的双线叙事略显壅塞,但对于“烛龙”的猜测与甄别这条线索相对顺畅;然而,当剧情行至“烛龙”的层层反间,即白帝作为蜀谍潜入曹魏,又被郭淮策反回蜀国反间,使三国“无间道”另有真相时,反而劝退了很多原本津津有味追剧的网友。“历史为皮,美剧为骨”是当下多数历史剧的改编策略,通过加大情节密度和人物的传奇化,制造“案中案”“碟中谍”的“烧脑”效应成为编剧们亮出“看家本领”的保留节目,殊不知,曲折跌宕的反转之下,仅仅24集精悍短小的体量,很难为更复杂、更离奇的构想提供辗转腾挪的叙事空间,于是,局促与仓促给劲爆的剧情蒙上了刻意矫饰的阴影,成为《风起陇西》剧情结构的瑕疵。

  中国风与生活范

  尽管该剧的播出情况与其居高不下的话题热度并不匹配,但除了叙事结构之外,观众和网友对于《风起陇西》也并无差评。一方面,三国谍战剧的题材红利与陈坤、白宇、聂远、常远、孙怡、杨颖等演员的加盟为剧集积累了较高人气,在播出环节形成一定程度的“长尾效应”。另一方面,历史的“实”与传奇的“虚”结合巧妙,虚实点位和比例结构自然流畅,悬疑氛围下谍战的“强类型”与历史意味的融合相得益彰。

  细究起来,除了把谍战转向历史深处是一个创新尝试,男主陈恭的间谍生涯并无新奇之处:经历生死、看破权斗、厌倦“工具人”生涯的间谍,打算做完最后一单就归隐,而最后一票往往是一道“送命题”,这难道不是所有特工人设的套路吗?不难发现,支撑《风起陇西》口碑的,还有中国风和生活范。以历史为依托的《风起陇西》,对中国古典美学的追求可谓细致入微:从人物衣着到日常礼仪,从低对比度的画面到以天光和烛火为主的布光;从山林景色、生活静物到魏蜀两地殊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从片头以真实文物为原型构建的文化隐喻到剧中古朴简约的建筑风格,不仅还原了中国古代的服饰之美、山川之美、生活之美和建筑之美,更体现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中国传统美学。

  片头出现的六博棋盘,暗示三国时期动荡政局中的明争暗斗,而无论是陈恭、荀诩还是诸葛亮、冯膺、李严、郭淮,甚至是深藏于幕后的“烛龙”,都是历史游戏中的棋子,预言了主人公的“棋子之命”,也为其“勇者之心”营造了深沉悲壮的氛围。出自《曹全碑》的片名字体,尽管“风”“陇”改成了简体字,仍散发着考究、雅致的细节微芒。

  当然,最令观众难忘的还是剧中现代感和生活化十足的台词。蜀国司闻曹西曹掾李邈为查案借密语雕版时说的“以‘烛龙案’专案小组名义借,我签字”引得网友忍俊不禁,像“损失评估”“案情分析会”“干货”等现代社会用语时而出现,虽有不伦不类的跳戏之嫌,但纵观全剧对类型剧要素的公式化实践,生活用语的设计也不过是与中国风审美展开的“撞色”策略而已。

  让历史的回归历史,把想象的还给想象,《风起陇西》对于剧情走向和剧作审美的选择始终是清醒的。应该说,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敏锐地把握到人们对于“大历史”和“小人物”的认可和心理投射,并启发他们带着线索和想象完成一场三国谍战剧的“剧本杀”,《风起陇西》完成得已经足够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