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有本性 后人仰高风
——广播剧《信念树》赏听心得
作者:李京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江西是我国革命历史故事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因而也是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选取素材的“红色资源宝库”。要讲好中国革命的故事,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最近收听了江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广播剧《信念树》,又一次感受到了革命历史故事“常讲常新”的魅力,感受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途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革命先辈们的牺牲精神和信仰力量,依然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

  《信念树》讲述的是江西瑞金华屋村老红军华钦才一家三代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跨越80多年的历史时空,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充满历史沧桑,饱含革命深情,讴歌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展示了新时代发展变化和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是一部吸引人、鼓舞人、教育人和感动人的优秀广播剧。

  以理想和信仰的红色基因,连接历史和现实,讲述了80年来一家三代人曲折感人的故事。

  《信念树》讲述的故事是:80年前,老红军华钦才告别怀孕的妻子,踏上了跟随红军长征之路,并为革命而牺牲。儿子华崇山长大后,继承父辈遗志,又参加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孙子华红军,又在父辈精神的鼓舞下,参军入伍,复员后带领乡亲,完成了老区脱贫攻坚的任务,实现了当年父辈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中,大多数都以讲述当年的革命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而《信念树》却以宏大的历史跨度、一家三代的人物命运打通了历史和现实的界限,让当年的革命历史故事和今天新时代老区发展的现实故事,融为一体,水乳交融,一脉相承。作品中体现出的这种“大历史观”,让作品具有了新颖的艺术构思、宽阔的戏剧结构和较有容量的叙事框架,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具有悬念感的人物命运。这部剧的创作成功,对“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有益例证。

  以树喻人,以树怀人,以树寄情,抒发了真挚浓厚热烈的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仰,也为作品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和象征意义。

  当年华屋村的十几个青年,在跟随红军出征之前,在山上种下了一片松树林。这是剧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作品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比兴手法。它既增强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也增加了整个作品的浓厚的情感色彩。在整部作品叙事中,松树林的象征意义,始终处在剧情发展的核心环节中:红军战士们出发前种下的这一片松树,是给亲人们留下的根脉,寄托着对亲人和故土的依恋;乡亲们把这片松树林,当作是每一位红军战士的生命形象,当他们思念亲人的时候,会来到树下,诉说深情。剧中写了许多乡亲们与这片松树林之间的感人细节:梅娘让没有见过父亲的儿子华崇山管松树叫爸爸,儿子在松树下为没有见过面的父亲吹奏笛子……人就是树,树就是人……最后,当华屋村的乡亲们都摆脱了贫困之后,他们又集体来到树下,把这片烈士们留下的松树林命名为“信念树”……这些感人的情节和细节,都是这部剧在艺术上的精彩之处、动人之处,也是使该剧在主题上的升华之处。

  巧妙的叙事、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的情节和丰富的细节,引人入胜,增强了作品的故事性和悬念性。

  作品的叙事手法,是始终围绕着人物命运的发展和情节悬念来展开。华钦才的下落,始终是梅娘一家人要探寻的究竟,多年未解。一直到华红军来到北京当兵,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时,巧遇了当年的老红军谢老伯,这才揭开了历史的真相,这一幕,在作品中被描绘和渲染得相当细腻和感人。它不但解开了梅娘一家人几十年心中的悬念,同时又再一次呈现出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和红军战士们理想信念的坚定。另外,故事中的许多细节运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华钦才的笛子、梅娘做的绣着梅花的草鞋、梅娘新婚时盖过的被子……通过这些细小的道具,让剧情显得更加细腻而丰富。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