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丰富多样 国风国潮成时尚
——2021年文化行业热点盘点
栏目:聚焦
作者:李士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觉醒年代》海报

  2021年,对整个文化行业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沐浴百年荣光、展现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文艺战线寄予深情期许,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这一年,我们饱受疫情局部散点多发困扰,行业整体处于恢复性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说,经过一年的沉淀,行业对未来向何处去,有了更清晰的思索和更为坚定的脚步。摒除浮躁,沉下心来,苦练内功,或许阵痛和困难在所难免,但定会展现出更加铿锵有力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新主流引人关注。新主流是传统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新时代不断自我演进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形态,是国家宏大叙事的一种创新表达。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以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为代表,我国重大主题影视创作蔚然成势并集大成,高度契合建党百年重要时间节点需要,将国家意志与人民需求紧密结合,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面貌。相比以往主旋律作品,“新主流”多聚焦宏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大故事、大人物的小故事,用更加符合电影工业美学的手法,以更加时代化、年轻化的表现方式,设置戏剧冲突、引发情感共鸣、营造视听体验,成功实现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融合,很好解决了将主旋律题材创作成艺术品而非宣传品的难题,在当前行业整体发展背景下,提振了信心、达成了各界预期。未来,新主流的丰富多样和可持续发展,对影视发展格局,包括对其他非重大题材类型影视创作将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2.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新变。2021年,疫情防控常态化成为文化行业发展的整体底色,整个行业处于恢复性发展过程当中。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目前国家文化产业9大分类中,“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类别受冲击较大,是两年来唯一负增长的领域,今年以来增长35%、两年平均下降9.9%(内容创作生产类别今年以来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11.1%)。2021年,文化行业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随着文化消费品质升级,聚焦专业优质内容、深耕细分领域以及打破文化圈层,是目前整个行业持续发力的方向。二是随着线下文化活动得以恢复,业内对一度不得已而为之的云直播、云演艺很快便失去了热情热度。从长期来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文化行业未来总体趋势,但并不是文化演出市场的各个要素、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适合在网上呈现。三是文化新业态持续高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文化新业态16个小类(包括动漫、游戏、数字出版、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 2020年营业收入由2019年19868亿元增长至31425亿元,增长58%。今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1%;两年平均增长24%,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4个百分点。

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舞台照

  3.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和中国古典舞“破圈”。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以及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节日”系列《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少林功夫》等火爆全网,目前节目全网点击量突破300亿,成为爆款的文化传播现象。有分析认为,河南卫视节目之所以出圈,其实不是“中国节日”系列火了,而是小众的舞蹈语汇火了,其背后是国风国潮文化新时尚以及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河南卫视的成功就在于敏锐捕捉这一时代脉动,准确选择了古典舞这种形式,迅速落地执行,恰逢其时地推出了系列文化产品。当然,这其间,内容的创新表达(通过有趣味性的、符合当代年轻人喜好的方式进行展示)、新的科技亮点(包括水下拍摄,AR、XR等科技手段),在视觉冲击、美感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来都在,只是需要用时代的眼光发现更多打开的方式。

  4.“饭圈”整治。2021年,随着吴亦凡、郑爽等流量明星被报出违法失德问题,国家多个部委和行业协会相继出台措施重拳整治“饭圈文化” ,出台多项规定要求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取消明星艺人榜单、清理违规群组板块、规范应援集资行为、从严整治艺人违法失德、严防违法失德艺人曲线复出等举措,治理效果显著。分析认为,近年来,平台资本、流量明星、“饭圈文化”在资本主导下形成完整利益链条,流量明星不靠唱功演技、不靠拿得出手的作品,仅凭长相、有的还是整容,就可以获得巨大经济回报,与弘扬奋斗等社会主流价值背道而驰,甚至出现耽美、娘炮等畸形审美,对青少年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教育产生恶劣影响。治理“饭圈文化” ,重点是要认真研究把握“饭圈文化”背后的“偶像养成”心理逻辑,以平台规范整治为重点,推动治理形成长效机制、取得长远效果。

  5.IP复合化。2021年,以IP为核心,动漫、游戏、影视、演艺、短视频甚至餐饮、商业、景区等多业态复合化趋势明显,出现了如“影视剧+剧本杀”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步步惊心》;“网文+影视”的《全职高手》《亲爱的热爱的》;“影视+舞台剧”的音乐剧《伪装者》,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隐秘的角落》;“文学+舞台剧”的话剧《狂人日记》《尘埃落定》《活动变人形》;“游戏+演艺”的音乐剧《摘星辰》(游戏王者荣耀IP);“动漫+景区+演艺”的《狐妖小红娘》;“影视、演艺+盲盒”的《乡村爱情》《唐宫夜宴》盲盒等。据数据显示,2021年与IP内核密切相关的二次元、游戏、体验式、数字出版中知识付费等领域,增长显著。形象IP中的盲盒、虚拟偶像市场规模2021年分别增长36%、66%。内容IP中的游戏、知识付费以及衍生的沉浸式文化剧本杀、密室逃脱市场规模也有大幅增长。分析认为,IP利用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起到加持效果,用不好则会起到反噬效果。从今年各类IP改编的舞台剧作品来看,实际效果还有待检验。

  6. “沉浸+”。近年来在政策和技术推动下,各类沉浸式项目不断涌现。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各地出现多个红色教育沉浸体验项目;借助AR/VR等新技术,围绕吃住游购娱等需求,各地开展沉浸式体验,新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比如华侨城集团在成都推出《今日今时安仁》大型公馆实境体验剧项目,开心麻花进驻酒吧、饭店、商业综合体上演沉浸式戏剧《芳心之醉》《疯狂理发店》《里弄1992》等,上话推出户外沉浸式戏剧《武康路19号》,北京、上海推出沉浸式展览《遇见敦煌》《遇见古埃及》《蔚蓝共生》等。一时间“万物皆可沉浸”,“沉浸+”成为行业发展新潮。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沉浸式项目总体上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根本谈不上沉浸,玩的仅是概念。未来沉浸式项目发展,重点是要用好声光电等数字技术手段,在内容品质和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对项目运营和创作者来说,还需要经历一个市场自然淘洗和艺术思考沉淀的过程。

  7.短视频知识化。当前,国内短视频行业已经走过收割用户的第一个发展阶段。面对泛娱乐产能过剩下的审美疲劳,面对趋严的监管环境,面对增加用户粘性、丰富短视频多元内容供给的现实考量,2021年,用短视频来学习的知识类短视频成为B站、快手、抖音等视频网站和平台布局重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推动互联网内容从娱乐化走向知识化,随身课堂、学习网站成为短视频网站和平台新标签。2021年B站举办第一届纪录片发布会,上线《舞台上的中国》《我是你的瓷儿》《决胜荒野3》等21部不同类型纪录片新作。据B站董事长陈睿透露,泛知识类内容已占到B站全平台视频总播放量的45%,科普类内容播放量增长15倍以上。抖音、西瓜视频上线“知识创作人激励计划”,投入百亿流量打造100位知识创作者。抖音还专门推出艺术史类短视频。截至2020年,艺术类视频累计播放量超2.1万亿,点赞量超66亿,分享量超17亿,评论量超43亿,粉丝数量过万的创作者超过20万。相比文字或静态图片等传统知识呈现形式,短视频更加鲜活生动,互动性强,对互联网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来说,优势明显。

  8.元宇宙“爆发”。元宇宙是什么?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超越宇宙)”和“Avatar(化身)”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是元宇宙。今年引发广泛关注,缘于美国社交媒体脸书宣布更名为“Meta”。根据《清华大学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概念和理念,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术,如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强调虚实相融。元宇宙对文化行业有什么影响?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未来将成为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届时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有一个化身。人们戴上VR等可穿戴装备,就可以化身进入真实的虚拟商场,随身试穿衣物,并结算购买;在家铺上垫子,就可以进入瑜伽教室,瑜伽老师和学员们仿佛就在你身边,相互交流,教你调整气息和动作;看演唱会,不用再到现场,戴上装备就可以直接进入虚拟剧场的指定座位,兴许在剧场还会偶遇多年不见好友的化身,大家边看边聊,挥舞着虚拟的荧光棒,完全沉浸演出当中。演出结束相互道别,摘下装备发现自己其实身在家中。到那时,现在的电影院线、票务平台或已经完全消失,或已经发展出新的形态,虚拟技术对文化等各行业生态影响巨大,未来行业比较清晰的发展样式目前还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