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看北京”既是品牌也是担当
栏目:视线
作者:邱方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北京市委提出建设“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以此带动提升全市文化艺术创作生产质量,这既是北京立足首都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跨越的时代任务,也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以首善标准自我要求勇担使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大戏看北京”作为一张文化名片,重点有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突出整体性。所谓“大戏”,就不是指某一个艺术品类,而是指重点包括舞台艺术在内的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大戏”也不是指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某一个环节,而是包括从无到有,从剧本创意到舞台呈现的全过程,是能够为观众直接享有和消费的艺术成果和精神食粮。另外,“看北京”,也不仅指在北京生产制作、在北京表演展演,甚至也不完全是北京出品、北京题材。北京的大戏到上海展演,也是“大戏看北京”,北京的院团挖掘表现了新疆的故事题材,也是“大戏看北京”,北京的主创参与了国家舞台艺术重大主题创作,仍然是“大戏看北京”。5个字,反映的是整体格局。二是突出引领性。“大戏看北京”,仅仅依赖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是不够的,根本还是要靠作品质量说话,喊出这个口号,就意味着作品量多质优,既有首都舞台艺术类型多样、雅俗共赏、繁荣兴盛的总体局面,又有艺术经典、扛鼎之作、史诗级精品。这个定位基本符合北京舞台艺术实际情况,北京有极其宽广厚实的艺术高原,也有很多获得过国家重大奖项的高峰之作,特别是北京创作力量的荟萃集聚,奠定了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最根本的基础,也是持续发挥示范引领的根本所在。三是突出功能性。“大戏看北京”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文化功能,往大了说是为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往小了说,也是加强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文化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产品需求的务实举措。

  北京亮出“大戏看北京”这张名片,一方面说明对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强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功能,以优质文化产品助力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的文化担当。这种责任担当和务求实效的工作导向,从北京推进“大戏看北京”工作方案(36条)的制订出台可窥一斑。在这个方案中,明确了北京市委高位统筹调度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事关大戏生产、发布、表演、布局、宣推等关键环节的具体任务,匹配了相应的工作力量和保障机制,形成了比较周延的工作逻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宣示了文化担当,展现了新的文化气象,蕴育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变革性实践和突破性进展。

  一是将推进全市文化艺术特别是精品文艺创作生产纳入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框架,在市委层面议事协调、统筹调度。这意味着一些事关“大戏看北京”的体制机制障碍、政策资源条件约束,都将可能在这个框架下迎刃而解。毕竟那些涉及中轴线申遗、文物腾退和历史遗留的难啃骨头,在短短一两年都可以通过这个框架机制得到有效解决,更何况我们要为市民群众提供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这是一个各方诉求和利益高度协调一致的文化工程,几乎不存在制度性困境,也不会有难以逾越的山头关隘。

  二是最大限度整合集成运用各类政策、平台和资金。过去这些年,北京创新积累了很多文化文艺方面的政策措施,有些是针对创作的,有些是面向人才的,还有些是着眼于空间布局的,同时还有各渠道扶持性、保障性、奖励性资金,各类展演巡演的平台载体,特别是近年来优秀文化公司和互联网企业,参与文化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和调动,下一步这些资源都将聚焦“大戏看北京”这个统一的品牌,都将以大戏好戏为导向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将进一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推大戏的制度优势,可以想见中央在京文化单位、市区各部门、社会力量、民间资本齐动手,“大戏看北京”将获得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是一体化推进标准化剧场和新型演出空间建设。这是解决大戏在哪儿演的问题,剧场与演出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如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与《音乐之声》、马林斯基剧院与《天鹅湖》,也如首都剧场与《茶馆》。建设一批高水平、具有独特国家文化历史魅力的功能性剧场,以及打造一批富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演艺新空间,对于诞生伟大作品、现象级作品,具有特别的孵化催化作用。而一部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对于它的诞生地、首演剧场来说,毫无疑问也是最亮的名片、最佳的广告。北京市已建成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吉祥戏院等,未来几年里还将新建或原址重建包括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京南艺术中心、中杂艺术中心、北京歌舞剧院、城市副中心剧院等一批综合性剧院,这将为大戏的生产表演提供最有利的环境设施。同时,还将重点打造形成王府井、天桥、隆福寺、三里屯、会馆旧址等演艺群落和台湖演艺小镇,并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演艺功能区。我们期待未来有新的伟大作品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和世界。

  四是充分践行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产业赋能的理念。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文化必须借助科技力量、旅游市场这两翼,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最近一段时间,类似《唐宫夜宴》 《洛神赋》等出圈的文艺节目,无一不是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又一次尝试。同样,从早年《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到前些年推出的《长恨歌》 《又见平遥》等实景演出,无一不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北京既是科技创新中心,又是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应当在“文化+科技” 、“文化+旅游”方面大胆探索尝试,力争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驻场演出、实景演出品牌,这也是此次方案(36条)的“压轴命题” 。

  五是着力提高院团剧场运营管理能力和大戏好戏走市场、求回报能力。院团、剧场、大戏,这是方案(36条)中的3个关键词,虽然不在一个维度、各有所指,但无一例外都需要管理运营,都需要面向观众、走向市场。然而舞台艺术生产制作、巡回演出、营销推广、票务平台、IP交易、衍生品开发等市场化程度不高,一度都是我们的短板。这次方案(36条)把提高市场经营能力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可谓抓住了关键、聚焦了问题。院团作为剧场和大戏的运营管理主体,首先要解放思想,要在坚持正确方向导向基础上,善于把剧场作为工厂来经营管理,善于把大戏作为核心产品来开发营销,既然是大戏好戏,就应该按照市场逻辑和价值规律去占领市场、赢得票房,这丝毫不代表世俗庸俗和追求低级趣味,恰恰是传播正确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发挥大戏好戏教育引导、涵养滋养精神的最佳途径、不二法门。懂经营、会管理、走市场,还必须补上重视和善于宣传推广这门必修课,特别是今天面对互联网信息快速迭代升级,更要深刻理解“移动优先”的商业逻辑,推动文艺院团、剧场设施、大戏好戏充分运用新媒体移动端,宣传推广名家名角、新锐新秀、剧场文化历史、传统经典、精品剧目,要有意识地培养戏曲戏剧网红,拓展戏迷圈,持续推动优秀戏曲文化、民族艺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在推进“大戏看北京”这项工作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教育引导下一代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戏曲戏剧文化的情感认同。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