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及策略
栏目:艺术教育
作者:郑卫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树立并牢固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保障。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和重点任务。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各民族情感信仰的表达和生活风俗的体现,在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能够突破各民族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差异实现情感共鸣,因而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能够进一步实现中华各民族间情感交流和包容理解。而高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文化思想交流传播的重要场所,一直承担着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对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而言也意义深远。

  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高校及高校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一方面,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发展、高素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和载体,能够引导社会思想舆论,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未来态势。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态度决定了整个社会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态度。利用高校音乐教育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培养更多优秀民族音乐人才和具有正确政治观和文化艺术观的青年人才,还能借助高校教育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全社会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另一方面,高校音乐教育承担着大学美育、德育、智育,为国家培养健全人格和艺术素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民族音乐文化所具备的珍贵艺术文化价值决定了它必须被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范畴。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纳入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大学生全面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塑造大学生完整的音乐文化概念体系和正确的民族文化观,提高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度,进而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往往会受到地域、时间、资源等条件限制,而一般的社会宣传也无法达到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相较之下,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上能够有效克服诸多客观限制,达到更理想化的教育宣传成果。一方面,高校音乐教育具有广泛且高质量的教学对象、集中的教育场所和教学时间、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健全的教学设备和有力的资源支持。首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全面深入渗透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更大范围传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其次,集中的教学时间和固定教学场所、高校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民族音乐文化在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在多样的实践教学保障下,在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氛围中得到更高效的传承发展。最后,学校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宝库,先进完备的音乐教学设备,便捷的教学平台和其他教育资源,能够大大提高民族音乐传承的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作为时代优秀先进文化思想的聚集地和活跃地,具有极高的文化兼容性,为民族音乐文化之间以及民族音乐与其他各类型音乐之间的融合创造了平台,有利于实现各种民族音乐文化间相互交流交融和共同繁荣。

  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更新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教学观念思想。目前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还没有全面融入国内各大综合类高校音乐教育中,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深远价值。因此,更新高校音乐民族音乐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首先,全体高校包括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都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全面纳入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承担起高校教育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崇高使命,在政策和资金设备上给予这一工作以充分支持。其次,加强高校音乐课程教职工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和专业能力培训。高校要努力做到让全体音乐教师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对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和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高校音乐教育对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使命责任所在,从而积极主动地将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中。最后,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宣传力度,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再仅仅局限于音乐相关专业学生,而是成为所有高校学生共同的兴趣追求和时代使命。

  创新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点工作就是更新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制,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机融入高校音乐教育全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优化民族音乐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上,要开设基础民族音乐文化课程,让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普及全体高校学生。在授课教材上,要积极开发和引用优秀民族音乐校本教材,以便教学内容更加专业精准。在课堂教学方式手段上,一方面要积极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以音频和视频形式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加强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在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评价中也要重视民族文化部分的考核,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师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同时,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还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引导。因此高校要着重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定期进行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为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学习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

  积极推进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实践教学。高校民族音乐理论教学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和前提,而丰富的实践教学则是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保障和关键。民族音乐文化诞生于各民族生活生产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学必须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布置课堂课下实践学习任务,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民族音乐表演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民族音乐相关地区进行实地采风学习,探访民间专业人士进行经验分享和技能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为民族音乐实践教学提供便捷平台和充足资源支持。包括定期举办民族音乐主题文艺晚会,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入校为学生进行艺术表演;设置专门的民族音乐文化演奏学习室;聘请专业人士来校任教授课;建设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社团,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自发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实践活动。最后,学生自身也要积极主动参与民族音乐文化实践,在亲身参与和操作中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魅力,提升自身文化艺术修养。

  在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高校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高校及其音乐课程教师都必须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纳入工作重心,让学生在了解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中看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兼收并蓄,看到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源头,深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而以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