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一分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新时代文艺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与会专家围绕“机遇与挑战”的话题,既分析问题,也提出建议;既有回顾,也有前瞻,分享了很多启发性的观点。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认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又将成为影响中国当代文化未来方向的一次深度探索。大湾区多元的文化背景既是实现融会碰撞、创新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资源要素流动上的挑战。要以文化根脉为基础、以法定性联盟机制为平台、以创新为原则、以特色发展为导向,探索建立大湾区文艺创作“共同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表示,在经济与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在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及都市化潮流的融合中,中国现代审美文化展现出都市化、时尚化、快餐化、碎片化、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场景化九大态势。大湾区在全球化议题中,面对新科技融合发展与新消费业态生发,围绕新基础设施与数字场景建构,要建立与培育同其战略发展目标及定位相适配的审美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在分析粤港澳电影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湾区电影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四条建议:政策支持、找准定位、打造文艺片基地的同时拓展“新主流大片”的创作、打造旗舰型电影企业。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梁江强调,广东的改革开放实践积淀形成了开放兼容、创新求变、平和务实、人际和谐、讲求信用的大湾区新的文化精神,大湾区要超越地域概念,转化为艺术概念,设想这是一个创新空间、审美空间和艺术空间,当好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朱寿桐认为,从历史维度看,近现代粤港澳地区已形成了中国文学中非常富有特色与优势的涉外题材写作与相应的流浪文学,并且贡献出了时代性的杰作,构成了大湾区文学的可靠资源。大湾区文学艺术厚度和发展可能性还体现在粤语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这种以显示本地人生风采和语言魅力为主的粤语文化,在全国乃至汉语文化世界都树立了一种卓然独立的文化形象。

 

  第二分论坛:创新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实践与理论建构

  与会专家从自身作为文艺创作一线的参与者、执行者、观察者出发,对文艺实践与理论建构进行历史观照和现实反思,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与科技融创中心主任肖向荣结合自身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活动等历次重大文艺创作的经历,分享了“谁的故事谁来讲”的创作理念,提出四个回归:回归群众、回归真情、回归素朴、回归精神。在历史的大潮中,中国文艺守正创新、拒绝僵化、不断演进,当前的文艺评论、创作、大众传播应当合力成为一把利器,为传播经典文化、为党和国家的形象塑造充分发挥效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平成(上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赖莎分享了有关文旅开发的案例,提出了四点建议:文化得有魂、传统要保真、形式创新很重要、坚持系统发展,认为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的加持,传统文化需要时代的表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仝妍从岭南舞蹈和大湾区舞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了区域舞蹈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列举了岭南地区传统舞蹈的实践、书写与研究,阐明了大湾区舞蹈的文脉与根基,提出在“区域-中心”的全局视野中认识当代中国舞蹈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实践与学理思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香港影评人协会荣誉会长何威认为,重振中国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是整合建立未来大湾区文化品牌的关键所在。纪录片是文化认同的最好媒介,在记录历史、人类社会思想和充分认识世界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引导纪录片制作在民间的发展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文化推广乃至争取世界话语权方面发挥巨大的潜在功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一果表示,要再造港式影视和流行歌曲的繁荣,就必须将它们重新嵌入大湾区这样的新区域主义空间中加以建构,思考区域视角下的文化联盟、多元视角下的文化整合、本土视角下的文化保育、国家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和全球视角下的文化竞争。这是再造香港影视文化繁荣的必经之路。

 

  第三分论坛:传承与重塑:区域文化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保持自身特征优势的同时,突破局限、更好地延续下去,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东省剧协副主席,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认为,传统文化复兴,不仅是对辉煌过去的回望,更重要的是在当代怎么去发展,怎么把传统文化往前推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传承人,要以弘扬粤剧艺术为己任,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做好对粤剧的传承与保护、传播与发展,可以在跨界、破圈中寻找新的机遇。当今粤剧正青春,也正是大发展的时候。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罗丽提出,在粤剧的存在空间里,它最重要的是具有传承与重塑传统文化的功能,当今粤剧作为艺术的魅力依然存在,作为文化的价值也在不断彰显和提升。传播途径在变、观演空间在变、媒介形态在变,艺术的内在本体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粤剧传播的新变,并没有消解原来的舞台,而是吸引新的观众进入传统的演出领域。广东省佛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凡周表示,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新的时代如果还想生存、还想为人们接受、还想发展,就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一定要学习借鉴其他艺术的优点。传统艺术价值提升的一个途径是文人艺术家的介入,以提升作品的思想内涵、境界层次和艺术表达。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吴慧平强调,书法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纽带,成为促进文化认同、人心回归的有效润滑剂。它不仅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深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在立德树人、促进个人人格养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书法教育,推动粤港澳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促进三地文化的融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羊城晚报社编委、文化副刊部主任陈桥生提出,近两千年前的佛教著作《理惑论》可以作为解码岭南精神的钥匙,其以北方儒者与牟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论说,既是本土儒道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一次对话,也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次对话操练,更是岭南文化的一次自证。其中“书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之方”,而是“合义者从,愈病者良”的观点可以在岭南文化的渊源上找到理论根据,体现出岭南文化的兼容多元、交融圆通、简易务实等本质特征。

 

  第四分论坛:基于新媒体融合矩阵的文艺新传播探索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艺创作、评论与传播都出现了新样态,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那么,如何借力媒介融合推进文艺创新传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楠表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图像成为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现实的构建中,都产生了巨大作用。摄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媒介和手段、一种关注现实的方法、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与广东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出现了多元身份,内含了创新基因,对大湾区乃至中国摄影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像在当下并不是稍纵即逝,当回顾历史的时候就由大量的图片拼凑成记忆的整体,越是重要历史节点,影像就越成为铭记的手段。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冯应谦认为,要利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内容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平台的扶持,加强对自媒体创作的研究,推动中国的好故事、好生活、好样貌在大湾区以至世界范围内传播。软件方面,我们所讲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神话故事,优秀的先锋艺术家、形象健康的明星、年轻创业家都可以成为故事的对象。硬件方面,数字平台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媒介,更是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好平台。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院长贾毅提出,文艺评论对新的文化产品要肩负起引领作用,新兴文艺业态应该成为文艺评论的新阵地。他以开发《跟着博士读电影》节目为例,认为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还需要专业的审美人士加以引导,而不仅仅是以快餐式文化产品迎合市场。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系主任、副教授侯李游美认为,从“书于竹帛”到“铸以代刻”,再到今天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加上新媒体的融合,我们的文本在发生着某种流变,它的载体、内容、形式、特征、受众等都出现了变化,但不管怎样流变,一切文艺作品都关涉人,要坚持人的主体性,要让技术“走心”“知心”,厘清人文性与技术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滕威表示,融媒体时代呼唤“赛博”批评家,要求文艺批评家加速完成自身的数码转型,能够结合平台特质及时调整批评策略与输出方式,沉浸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多渠道与多环节,不断提升自身媒介自觉与跨媒介创作与批评的能力,为新的技术与社会变革提供有效的人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