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与国际特展:
寻求与当代观众的共情
栏目:聚焦
作者:本报记者 张瀚允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共同的市场,产品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制作等,都不会仅仅停留在国家或地域的范围之内,而是能够在全球流动并被各国人民欣赏。这是全球化时代的特点,也是跨文化展览和国际特展产生的原因。近日,由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的2021 “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上,专家共论在时代背景下,如何生产、策划出符合当下文化的产品,这也是策展人长久以来关注探索的重要课题。

  “中国人比较习惯的展览形态是精品展,也就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或艺术品的汇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李军发现,精品展可以给艺术史研究学者提供第一手材料,但是对公众来说,它时常在策展层面有所欠缺。精品展之所以存在问题,在于展览展品没有被激活,精品在学者头脑里,但是并没有真正进入观众的头脑。对此,他提出了关键词“自主策展”:“自主策展尤其是跨文化领域的自主策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展品,展品也许是全球征集的,而不是只限于某馆馆藏,策展人需要将其重新包装。全球性展品的征集需要有被聚集的理由,在一个展览中,把历史上从来没有相聚过的展品放在一处,这时候要解决策展理念的问题。”李军说,展览的力量首先是展品,展品具有惊人的能量,展览的内核、秘密就在于怎样让展品运动起来。

  如何激活展品能量?李军将策展人比作电影导演,所谓导演就是调动场景的组织者,要学会用声、光、电影、空间方式将展览的展示从陈列变成叙事,去“讲一个故事”。

  在参与策划“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刘爽便考虑到“如何将碎片一样的文物及比较抽象的历史研究转化为公共性展览”,她选择借助作品图解、多媒体等人为设计,展现出“一部可视的艺术史”的空间逻辑。在具体展示中,策展团队不断借助文物和展厅中的文本提示向观众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当中会有一件中国瓷器?14世纪意大利绘画当中为什么会有东方模样的丝绸?此外,展览中的《马可·波罗游记》抄本是公众普及度比较高的展品,刘爽所在的团队借助这个历史故事制作了多媒体展示动画。“在展览当中,这种动态的影像更能够把公众代入到大航海时期的背景中。在这期间,我们和视频制作人员进行沟通,设计每个画面的旁白、背景音、切换方式等,最终呈现出完整的马可·波罗东方之行的视频。”刘爽说。策展人将学术转化为艺术,使展览能够同时对专家学者、普通观众有所助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刘希言将“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分为两种:“大故事”和“小故事”。“大故事”如刘爽参与策划的中国与意大利跨文化交流展,其体量更大,整体面貌更全面,能更直接地梳理出文化之间交流的路线方式,给公众提供比较好的参观体验。但是“大故事”展览因为涉及各个机构收藏的较多作品,在借展、运输、保险、经费、执行等许多方面都有难处。刘希言提出,青年策展人在短期内也许难以承担大项目,可以选择从“小故事”入手来讲述跨文化美术史中的侧面。“小故事”的优点是形式多样、操作性更强、经费较少,同时带来的劣势则是作品的来源较为局限。

  在2020年策划“闲步观妆——18、19世纪中国平板玻璃画展”时,刘希言原本计划做实体展览,但由于疫情改为线上虚拟展,这也在另一个层面给她带来了实现想法的机会:“18世纪洛可可风尚流行时,欧洲有中国房间,玻璃画销往欧洲之后被挂在房间中,不仅仅是独立物品,而是作为中式的元素和房间里其他物品一起构成整个房间。想在实体展中搭建中国房间需要很高经费,而虚拟展操作空间大,我们用建模技术还原了房间一角,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玻璃画在家中的装饰位置。”展览通过建模还原场景,刘希言以玻璃画的“小故事”阐释了跨文化交流展览的另一种面貌。

  上海明珠美术馆展览“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则通过设置专门展厅向中国观众讲述了大师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跨文化策展特别要注意在地性”,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李丹丹说,“雨果是为火烧圆明园发声的欧洲人,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陌生人’。他没有来过中国,但是一位中国文化迷。展厅中展示了雨果收藏的中国陶瓷,以及他通过观察这些瓷器和描述中国的文本,想象着遥远的东方文化而展开的蓬勃创作”。

  “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运用360度全景影像以及修复访谈视频等数字化呈现,给予中国观众身临其境的立体感受,同时也与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能与当代观众有共情”正是李军所认为的当代展览应该具备的特征:“历史是今天对过去的叙事,所以一定带有今天的立场。一切展览都是当代展览,展览与观众要有相通的情感,有共鸣,也就是能打动人心,才能达到共享。”

  2019年于希腊雅典展出的“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是在国际传播中找到同频对话的语境、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例之一。怎样让国际友人能够读懂中国画,以及中国文化背后所具有的深意?北京画院策划部主任王亚楠讲述了北京画院以齐白石为名片,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以及实操性提供的新思路与方法。“展厅中复原了中式书房,观众可以在此体会到挥毫的乐趣及中式书房的意境。展览闭幕式邀请到雅典音乐学院教授根据对齐白石绘画的感受专门谱曲,并用希腊传统乐器里拉琴演奏出来。一位参加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表演的希腊舞蹈家根据齐白石的画境创作出一支舞蹈,同样在闭幕式现场进行演出。”王亚楠表示,希腊人通过民族特有的音乐和舞蹈形式阐释齐白石画中意境,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仅仅是展览的深层次交流,更是中希两国更深层次的表达和交流。

  文化差异带来距离感的同时,艺术却没有国界,人们对美的感受和捕捉是相通的。为寻求情感的共鸣,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生招尹梓君认为,全面引进外国展览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项目,涉及到如何将外国策展人的理念调整成为更符合中国观众对于博物馆的认知。在“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展览中,一部时长4分钟的宣传片《逐画人》将欧洲古典油画与广州特色进行艺术融合,创作一个连贯的故事,达到跨文化深度交流的效果。策展团队还挑选了几幅作品,邀请外国演员在广州几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模仿拍摄,如在广州陈家祠拍摄小扬·勃鲁盖尔工作室创作的《味觉》,在广州市中心公园傍晚的湖边拍摄毕沙罗创作的《溪旁洗脚的女子》等。

  “而今,我们如何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非以事为基。展览如何与观众形成平等的对话、提升观众体验,是博物馆人需要进步的现实课题。”招尹梓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