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交流发言(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建党百年 民族文艺再出发

杜国景(中国评协理事、贵州民族大学教授)

  20世纪最早介绍和使用“少数民族”这一概念的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的民族文艺理论与政策日渐成熟,最重要的是强调民族平等和各民族有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力。对此,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论新阶段》中就有全面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进入全局性实施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三项工作的推进:一是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三是民族识别。因此,各艺术门类出现了大批影响深远的民族题材作品,有不少歌剧等舞台剧和电影等直到今天也堪称经典。如果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民族文艺的总体特色是表达翻身的喜悦,是对党和国家的认同,那么上世纪80年代后,民族文艺创作的主题则更多立足于民族与国家、时代的关系,强调对现代性、现代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所有这一切,不仅在历史上,在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的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和创作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民族文学在党的领导下成长

纳张元(中国评协理事、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

  从1921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战争的硝烟屏蔽了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意识,各民族作家一起把目光聚焦在战场,全心全意地赞美和歌颂革命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作家仍然专注于展示战争的历史画卷,更多的作家在尽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新社会。这个时期的作品虽然在创作背景上保持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内容构思和人物塑造也都含有明显的政治宣传意图,但作家们凭着对少数民族农村生活的丰厚经验和美好感情,在文学创作的各个层面上或强或弱地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从而使作品保持了动人的创作情感和活泼的艺术魅力。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作家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不再是地球的主宰,人类也是自然之子,是大自然的杰作,也要遵循生物伦理,与大自然同存共荣,和谐共处。少数民族文学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在新中国的摇篮里得到迅速发展。视角上从向内看到向外看,从关注本民族到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眼界和格局不断提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民族传统思想和民间生态智慧。

 

用先进文化引领少数民族影视剧创作

李洪涛(中国评协会员、二级编剧)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影视评论必须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先进文化,去观照历史和现实、观照中国民族影视剧创作。少数民族影视剧创作既是难点,也是热点。前些年受西方人类学影响,出现了许多缺少历史发展眼光和人物性格成长的民族影视剧作品,使有些民族影视剧脱离了当代主流文化,脱离了现代观众。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是中国民族影视剧长久不变的主题。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学价值观,使民族影视剧实现“主流价值+主流市场”的双主流、双丰收。影视评论必须当好繁荣中国民族影视剧的先行军。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实践

邹赞(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保持同步,对新疆各民族文艺生产、传播与消费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在归纳并分析既有文献的基础时会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地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俞秀松、杜重远、林基路、张仲实、茅盾、赵丹等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在新疆的文艺活动;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在新疆的文艺实践;《反帝战线》《新芒》《新疆妇女》《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等报纸杂志在新疆的文艺宣传等。

  新疆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为新疆红色文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新疆地区文艺能够坚守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要正确面对复杂形势,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为遵循,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贡献更多的文艺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