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家文化”中的“变”与“不变”
——从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谈起
栏目:观察
作者:李华裔 仲呈祥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剧照

  《装台》之热犹未散去,张嘉益携其主演的新作《对你的爱很美》再度占领暑期荧屏高地。观罢全剧,未见复杂的人物设定,也无套嵌的故事情节,剧的开端便以戏剧化的方式使矛盾昭然若揭:随着一段尘封二十余年的往事重启,两个家庭原本宁静的日子顿生波澜,养父王大山与生父柯雷围绕“认女”展开了一场充满戏剧化的“博弈”。

  “想做好一碗面,先要做好你自己”,这是主人公王大山传授给女儿王小咪的做事之道,也是王大山的为人信条。以卖牛肉面为营生的主人公王大山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男人,经商恪守诚信,做事坚守底线,对妻女更是疼爱有加,一家人和美的生活羡煞旁人。然而,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家庭中却隐藏着一个只有夫妻二人你知我知的秘密——女儿非王大山亲生!前尘往事浮出水面,一连串颇具戏剧性的故事也就此展开。面对生活突如其来抛掷的巨大难题,“养父”王大山并没有转身逃避,而是选择对生活“报之以歌”,用理解和包容维护家庭的和谐;曾经玩世不恭的“生父”柯雷在这段亲情关系中重新审视自我,逐渐接纳并尝试付出,最终收获了爱与幸福。

  编戏有如裁衣,“减头绪、密针线”方能凑成剧情结构的集中与严密。《对你的爱很美》开篇集中矛盾,一线到底,叙事环环相扣,直奔高潮。该剧跳脱了以往家庭题材影视剧传统的风格定式,既没有在鸡飞狗跳的家庭争斗中博人眼球,也没有在苦大仇深的悲情叙事中赚取眼泪,而是以轻喜剧的艺术调性、明快的叙事氛围,寓庄于谐地呈现出两个“非典型”家庭之间的恩怨情仇,颇具喜感的表演方式以及后现代风格的影像表达为作品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其可贵的艺术探索与审美创新使之在同类题材同质化大潮中独具特色。《对你的爱很美》中,以王大山为代表的剧中人面对生活的“痛吻”,或不卑不亢、坦然接受,或历经心灵转化、实现精神成长,他们在重建的亲情关系中寻找到了各自的心灵栖息地,最终,以爱和良善抚平硝烟、化解干戈,与本不完美的生活“握手言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一个个充盈着爱的小家,才能构建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在人生这场逆旅中,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惟如《对你的爱很美》中的“王大山们”一样,在前行路上用爱做彼此的光亮,终将照见幸福的未来。

  故事看似充满了意料之外的荒诞性,但随着叙事的稳步推进,张嘉益、沙溢、刘敏涛、宋丹丹等饰演的王大山、柯雷、罗晴、罗玉凤等形象,逐渐化作有血有肉的“身边人”走进观众心中,他们通过精湛的演绎弥合了真实生活的情理,为该剧着色不少。尽管这些典型性人物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荧屏上“这一个”隶属于时代的典型人物,则可以折射当今社会中不计其数的凡人个体,剧中人努力守护彼此的脉脉温情以及向善、向美的人性底色,嵌入在艺术的独特表达中,化身审美对象更加深刻、更有力量地照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滋养现实人心,这也是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独特且宝贵的审美价值。从古至今,真、善、美的统一是文艺创作不变的美学追求,东汉王充常将美善并举,他曾在《论衡》中提到,“真美”之作必“善”,其中真是基础,善为目的,美则是结果。其实,在中华古典美学向现代转化中冲在前头的梁启超首推的“趣味美学”在《对你的爱很美》中也有体现。“趣味美学”之“美”充满了有格调的“趣”和有意境的“味”。我以为,这也是《对你的爱很美》的剧名中之所以谓“美”而非其他的缘由之一。当然,该剧距离“美”的终极目标,仍存在一定的现实距离,例如,某些剧情桥段过于追求戏剧性而失去生活的“真”,个别演员对于喜剧表演的分寸感拿捏不准……诸如以上在审美创作中“度”的把握,相信通过电视剧创作者们同心合力、精心打磨,终能迎刃而解。

  回眸改革开放的四十余年,中国电视剧走过青涩,迈出低谷,迎来了如今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通过不同的风格样式广泛反映历史与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方寸荧屏中生动演绎时代芳华,观众在多样化题材中“各取所需”地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其中,描写“家长里短、世道人心”的家庭生活剧最能引发观众的关注与共鸣。有别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家庭生活剧建立在普通人为主体的价值立场之上,聚焦中国家庭文化,通过“世俗生活叙事”展现寻常百姓的人伦之情,凸显“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美学意蕴,因此也成为最具民间性与群众性的电视剧题材之一。新世纪以来,家庭题材电视剧创作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纭景观,涌现出如《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婚姻保卫战》《父母爱情》《小欢喜》以及近日热播的《对你的爱很美》等大批优秀电视剧。作为连结小家个体与国家社会的情感纽带,这些作品从题材立意、内容形式、美学形态方方面面都因应时代、变革发展。然而,在常新的时代中恒固不变的,是中国家庭重亲情、重孝道、重团圆、重和睦等根深蒂固的传统“家文化”基因,以及崇尚和谐、求真向美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追求。

  辩证把握个中蕴含的“变”与“不变”,对于进一步打造当代家庭生活剧的美学格调有着重要意义。珍视这些传统中国“家文化”中不变的精神内涵并在创作中予以审美观照,这也是文艺作品迈向高峰的希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