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后五年,文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部署和全面呈现古今交汇文化盛景总体目标,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担当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抒情抒怀;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打造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文艺杭军;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固根基、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努力打造新时代杭州文艺高地,为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贡献文艺界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保证文艺发展正确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文艺界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是文联工作的灵魂所在、使命所系。要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完善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文艺工作者的常态化培训制度和机制,突出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培训主题和重点,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和践行正确的历史观、人民观、审美观、创作观和职业观,把握时代脉搏,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同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结合在一起,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进一步管好文联所属意识形态阵地,发挥好杭州文艺网、“杭州文艺界”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团体会员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阵地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提升落实重大宣传教育任务和引导文艺界舆论的能力和水平,把思想引领、理论武装不断引向深入。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着力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度统一起来,发挥评论引导创作、引导观众、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二)紧密围绕发展新实践,汇聚现代化建设强大合力。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大局,是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在杭州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文艺要起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独特作用,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书时代华章、讲杭州故事、展生动实践。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提高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制定《杭州市文联文艺精品创作规划(2021年—2025年)》,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的规划引导、创作扶持、传播推广,提升主题性文艺创作的组织化水平。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资源,抓好文艺创作和活动,深刻反映百年来我们党、国家、民族及杭州的历史巨变,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奏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大合唱”。围绕党的二十大、杭州亚运会、“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节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重点规划和深入挖掘现实题材、新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传统文化题材,力争在文学、影视、书法、美术、摄影、民间工艺等领域推出一批具有传播度、辨识度、认可度的精品力作。围绕打造古今交汇的文化盛景,努力用文艺展现展示展演西湖文化、大运河文化、良渚文化、宋韵文化、钱塘江文化。加强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中国网络作家村等文艺创作新平台建设,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业界影响力的文艺内容创作研发平台,吸引更多人才汇聚杭州。进一步打造、提升品牌文艺活动,高质量办好亚洲艺术节相关活动、“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伯年国艺”——全国写意人物画作品展、高帆杯“行走中国”全国摄影大展系列活动、“贺知章杯” ——永恒的乡愁全国书法篆刻主题大展、中国民间艺人节等省级、国家级品牌活动,争取更多省级、国家级文艺活动落户杭州。推进杭州文艺走出去,加强杭州文艺的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杭州文化知名度。深入推进全市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和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创新志愿服务载体、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坚持“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文艺服务人民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精神力量。巩固提升现有品牌活动,指导推动区、县(市)文联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文艺活动。

  (三)努力打造数智新引擎,推进新时代文艺创新发展。数字化改革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引领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以数字化拓展文联发展新空间,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文联工作的“最大增量”,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建设数智文联,依托“数智杭宣”“数智群团”系统,建设数智文联“驾驶舱”和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数智+文艺”“数智+文联”“数智+协会”工作新模式,建成集会员数据管理、文艺精品传播、重大活动线上线下融合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工作平台,打造“网上文艺之家”。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支持体制内外文艺工作者进行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着力打造全国网络文学重镇,让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为文艺创新的新舞台。大力推进网络传播,综合运用各种网络媒体促进优秀文艺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注重互动性传播、链接性传播,将传统的现场文艺移植到网络平台,实现艺术魅力“云”传递,让新媒体平台更具圈粉力,让网络观展、观剧、观演等成为文艺传播服务的新常态。

  (四)着力推进人才新举措,壮大人才辈出的文艺杭军。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结合《杭州市文化人才发展规划》,用好《关于支持文化人才建设的政策意见》《杭州市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实施细则》等政策,扶持新人、造就名家、打造精品。持续实施“青年文艺人才发现计划” ,加大对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开展“名师带徒”方式,梯度推进文艺英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培养。积极向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和省特级专家、“万人计划”、“五个一批”等人才工程举荐人才。高水平举办全国性和省市级重大文艺品牌活动,支持各类文艺人才举办展览展演、作品研讨和宣传推介活动,促进文艺名家大放光彩、骨干人才各领风骚、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认真抓好文艺骨干培训,切实加强对文艺骨干的组织引导和创作指导。认真履行文艺高层次人才的认定职能,把好文艺人才认定关,促进文艺人才加快成长。加强对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导,努力把民间的、业余的、网络的文艺从业者、爱好者凝聚起来,在评奖、维权、培训等方面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艺术舞台和成长空间。

  (五)积极探索改革新路径,营造文艺发展良好环境。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与改进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聚焦文联新职能,增强文联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打造红色群团、实干群团、为民群团、数智群团、品牌群团,为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深化文联系统改革创新,着力在优化组织体系、文艺家协会建设、基层文联建设和网上文联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升文联组织的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延伸手臂,扩大覆盖,积极探索团结引领服务“文艺两新”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文艺两新”联合工会建设,推广“文艺两新”发展联盟和党建联盟,推进“文艺两新”工作繁荣发展。推动文联工作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着力发扬文联在深入生活、组织活动、推进创作、评奖评论等方面的优势,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努力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环境。推进文艺界行风建设,加强会员管理,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切实履行文艺维权职能,依法维护文艺工作者合法权益。

  (六)主动把握文艺新形势,加强党对文联工作的领导。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做人的工作”是核心职责。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切实履行文联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阵地、文艺评论、文艺评奖等管理。切实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把解决具体问题与普遍问题、解决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结合起来,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增强制度执行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对文联主管的协会和社会团体的联系和管理,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推动其规范运作、提升能力,做大做强做优文艺阵地,努力建设覆盖面广、凝聚力强、温馨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指导区县(市)文联建设,进一步构建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文联网络和行业文联建设,增强系统观念,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的文联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文联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