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梦想,打工子弟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
栏目:视线
作者:易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睢县蓝博学校交响乐团成立现场,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开心。

  交响乐团成立这一天,睢县蓝博学校的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快乐。男孩子们拿着萨克斯、铜管,学着电视上的样子,比划着各种姿势;女孩子们则羞涩地坐着,小心翼翼地摸着闪着诱人光泽的小提琴;从外地打工回来的爸爸妈妈们,在家守着这帮孩子的爷爷奶奶们,笑得合不拢嘴,急忙拉过孩子,迫不及待地来个合照,分享到朋友圈……

  蓝博学校是位于豫东商丘市睢县的一所普通中小学,规模不小,有1000多学生,以打工子弟为主。农村的家长多在外地工作,爷爷奶奶精力有限,很多家庭就选择将孩子送到县城的学校。虽然县城教学条件远好于农村,但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打工子弟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竟会组建一支西洋管弦乐队,乐器费用全免,学习费用全免,而且,在乐队的成立仪式上,还有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滕爱民到场为他们表演,为他们鼓劲。

  放飞孩子们艺术梦想的,是河南省青年音乐人杨坤。他从蓝博学校的孩子中,根据音高、音准、身高、比例,一一挑选乐队成员,再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组建乐团。

  杨坤老家开封,离商丘很近。他在开封出生、求学,后来到湖北、上海等地学习音乐,目前在莫斯科大学就读艺术理论研究生。2015年,他与商丘市实验小学合作,在当地组建了第一支中小学生西洋管弦乐团。“这样的队伍,文化底蕴深厚的开封没有,商丘也是第一个。”杨坤坦言,做西洋交响乐团特别难,因为很多家长没接触过,不支持。“我当时选了一批孩子,选完之后给家长开会,做家长的工作。有人说管乐吹得太难听了,有人说这样的乐团在当地水土不服,孩子学习钢琴、古筝可以,小号、大号、中音提琴,这些从来没听说过,没用”。

  为了推动工作,杨坤把乐器免费给孩子们学习。有的家长说,乐器坏了丢了怎么办?杨坤回答,只要爱惜就行。当年,他把价值将近50万的乐器发给孩子,组建了100多人的团队,又从湖北音乐学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河南大学等机构请来音乐师资。一年下来,投入100多万。时光流转,这么多年过去,交响乐团成员有流动,有坚守,现在已经形成了5个团,总计七八百个孩子。乐团已能基本维持运转。这些年来,乐团参加河南省内外的演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弥补了商丘地区音乐教育的空白。

  从地级市到县城,杨坤又大胆迈出了一步。杨坤说,在中国中小学中,管乐团不少,但西洋管弦乐团组成的交响乐团,凤毛麟角,因为教学难度太大。管弦乐团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孩子的认知能力要求都很高,比如整个乐团的配合,声部不同,音乐不同,乐器不同,要完整地把乐团、乐器调整到一个频率上,同时演奏一个曲目,什么时候演奏什么声部,什么时候合奏,孩子们要清楚乐器的音色,明白什么时间进,什么时间结束,能看懂指挥,对团队意识、协作能力,都有要求。办好不容易,但杨坤说他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因为他从小喜欢音乐,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仍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学钢琴学艺术,甚至借钱帮他实现梦想。他说,在农村,也有很多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可是他们的父母对艺术都不懂,没人能为他们谋划发展。也许他今天的一个决定,就能带给农村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谈起成立乐团的初衷,蓝博学校校长刘辉说,第一,希望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平台,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高雅艺术,当应试教育走不通时,孩子可以多一条考学的出路;第二,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很难辐射到乡镇。蓝博学校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接触艺术教育的机会很少。杨坤这几年在商丘市的中小学进行交响乐团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他希望这个模式也可以在县城中学复制,给乡村的孩子带来高雅艺术的熏陶。

  “艺术启蒙很重要。不管是从建设家乡的角度,还是从艺术苗子的选拔考虑,这个做法都值得鼓励。我就是县城出来的。很多大艺术家也是从乡村出来的,这些人朴实、能干、有韧性。”参加蓝博学校西洋交响乐团的成立仪式,舞蹈家滕爱民感触很深。滕爱民说,他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学习很好,但戴着厚厚的眼镜,很多孩子因为长期背着双肩包,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看到这些现象,滕爱民很着急:“孩子的外形、气质和学习一样重要。我们不仅要看分数,还要有精气神。成立乐团,感受舞台表演,从小教孩子们上台、下台、站姿、坐姿,表演过程就是美育教育,对个人的素质培养非常重要。”滕爱民说,开拓美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让孩子们进入高雅艺术的深度体验,这正是他们开展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