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提案掷地有声,
捧出一颗赤忱之心
栏目:两会专访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三个提案掷地有声,捧出一颗赤忱之心

  ——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

  “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每个个体都深切地感受到,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我们同属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起来,守望相助,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首先谈到这个话题。在这场比预判要复杂得多的抗疫战中,中国政府体现的大国担当、国体优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也触动了她的深入思考: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人和中国音乐文化海外传播者,如何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音乐海外传播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的建议

  刘月宁结合她主要负责的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负责的海外音乐孔子学院的教学运转和管理工作谈道,2020年3月31日,在中国疫情刚进入平稳期,音乐孔子学院联合美国、丹麦、德国、乌克兰等6国青年音乐家,“云合乐”原创全球抗疫主题MV 《风和日丽》温暖全网,带领全球青年音乐创作人、演奏家和外国师生,用中国乐器和中文,演奏、演唱出心中共同的歌,同时在创作、录制和制作过程中,也把中国抗疫故事讲给了这些国家的青年音乐人。据不完全统计,这首《风和日丽》MV在全球驻外使馆网站和中外各大网站的点击量达到1.4亿人次。去年9月到11月,还联合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策划举办了“汉语桥·五洲乐:中国音乐文化线上国际夏令营”活动,吸引了全球68个国家的243名外籍中文学习者和中国音乐爱好者参加,在学习交流和互动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当代艺术创作。在疫情防控造成全世界线下交流不畅的情况下,通过充分的线上交流学习的方式,探索了一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音乐海外传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对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中国音乐海外传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刘月宁提出了她的一些思考和建议:第一,针对中国音乐海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传播问题,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增强海外传播,建设由国家层面牵头的传播平台,同时体制内外互动,形成多元性传播路径,不仅有利于规范、管理、共享各大学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同时将各家的成果形成集聚效应。第二,针对中国音乐海外传播线上传播的必要技术支持问题,建议各大音乐艺术院校学习和参考中央音乐学院探索开发的“央音·互联”APP,通过运用5G技术,为中外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构建线上学习、分享、互动的必要技术支持平台。第三,建议教育部、文旅部等部门创设支持中国音乐海外传播的相关项目,鼓励和扶持有意愿从事这一事业的相关音乐院校和团体,充分发掘和开拓自身资源和优势,创作形式多样、让海外关注和爱好中国音乐的群体喜闻乐见的交流项目以及立意高远的各类文艺作品。

  >>艺术类大学就地收编濒危艺术院团的建议

  作为在专业艺术院校从事了30余年教学和表演的一线工作者,刘月宁忧心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艺术院团生存状态的举步维艰,清楚地知道,作为专业艺术工作者或专业艺术院团,如果自身的生存状况发生了问题,艺术创作的品质很难保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全国艺术院团发展模式多为:国家差额拨款+票房收入。尽管在国家院团体制改革倒逼下,全国艺术院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创新,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生存能力,但是刘月宁也了解到,目前只有北、上、广等身处一线城市为数不多的院团,培植出了相对稳定的观众基础,靠自身演出票房可实现微盈利,大多数院团尤其是传统戏曲等地方院团目前仍面临生存困境,尤其是去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演出场所关闭,对这些院团的生存状况更是雪上加霜,也给这些院团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亟待国家相关方面给予扶持。

  刘月宁以为,目前演出市场短期内无法恢复正常化的情况下,建议国家从持续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角度,通过由艺术院团所在地的艺术类大学就地收编濒危传统艺术院团的方式,让中国的基层艺术创作力量,通过重新整合、盘活,保存住现有的艺术生产力存量,从而使得中国艺术创作生力军向好发展。她建议:由文旅部和教育部通过部际联席会议,框定亟待扶持的地方性濒危艺术院团名单,并通过所在地或所在省艺术类高校收编的方式,纳入高校统一管理。收编后的艺术院团,可作为高校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艺术实践基地及高校的产学研艺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心,充分发挥来自一线的新老艺术家实践经验,带动在校的教师和艺术类学生,拥抱市场,创作市场化的演艺作品,从而起到盘活高等艺术教育创作活力,提升在校学生舞台经验,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人员收编问题,可采用部分纳编和合同聘用双轨制的劳动用人关系,这也是目前艺术类专业团体和高等艺术院校通行的劳务用人模式。在具体聘用中,可按照高校的教师上岗资质,专业艺术剧团的老艺术家可聘为研究生导师,带专业研究生,带专业课题项目;年轻艺术工作者可带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和学生的实践类活动。

  >>呼唤完善美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议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万人,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我国美育教育取得可喜的进展。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一直关注相关领域的刘月宁认为,与新时代美育承担的功能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在评价体系方面尤为明显。

  她认为,首先,顶层设计尚待完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部分省市开始试点将音乐、美术等纳入中考,利用中考指挥棒“倒逼”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但艺术测评究竟考什么?是目前部分省市试点的将音乐和美术学科纳入中考,还是要将舞蹈、戏剧、戏曲都纳入中考?纳入美育学科的范围不同,作为考试的指挥棒意义、导向意义也不同,评价机制顶层设计有待完善,迫切需要凝聚共识。其次,教育鸿沟较难跨越。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沿海发达城市博士毕业生进中学任教已成常态,而西部偏远地区基本教师缺口都在扩大,更不要说增设艺术类课程。她在调研中发现,即便是北京,舞蹈、戏剧专业的艺术学科教师缺口也不小。如果没有做好城乡艺术教育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的基础工作,而仓促推出艺术测评,是否会加剧教育不均的鸿沟?再次,具体实施细则仍待明确。自2015年国办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后,由于各地重视程度不同、美育教学条件差异大等原因,多数省市短时间内拿不出艺术素质科学测评的具体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调研发现,目前舞蹈、戏曲课程的国家标准未出台,书法只出了指导纲要,纳入中考难度大。仓促推考,如何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

  刘月宁对此强调,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能一考了之。“艺术测评的目标就是给孩子艺术和美育教育,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应树立正确导向,完善评价机制,切实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为此她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顶层设计。鉴于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评价考核不能全国一刀切,应遵循美育特点,构建适应各地情况、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评价体系,发挥“指挥棒”作用,避免培训机构功利化炒作,因地制宜、分类、分层地将艺术测评纳入具备测评条件的省市,开展试点。二是强化保障,建强师资队伍。建立美育经费保障机制,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改善学校美育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加大“国培计划” “省培计划”力度;进一步完善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建设一批高质量美育慕课,扩大优质课程覆盖面。三是以考促教,注重美育过程。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要通过艺术测评考试形式的多样性,提升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建议推广江苏南京的模式,将艺术素质测评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通过以测促效、以测促教、以测促学和以测促研,最大化撬动艺术教育资源,来达到以教化育,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与表达能力以及艺术探索、合作等综合能力的目标,同时也化解考试内容变化可能带给家庭的压力,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真正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