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唐宫夜宴》的“出圈”秘籍
栏目:观察
作者:武艳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舞蹈作品《唐宫夜宴》剧照 姚世敬 摄

  如果说每年春晚是老百姓的“年夜饭”,那之后热议春晚则是百姓们的餐后“甜品”。在茶前饭后的回味品评中,百姓们总能选出自己最喜爱的舞台作品。牛年春晚,河南卫视播出的舞蹈作品《唐宫夜宴》点爆热搜,“出了圈”“上了榜”。甚至,舞蹈中的唐宫小姐姐们,从除夕一直火到元宵节,持续不退的热度,成为今年春节百姓们追捧的网络形象。

  《唐宫夜宴》原名《唐俑》,是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的参赛作品,虽进了决赛,遗憾未能获奖。中国舞蹈荷花奖是中国舞蹈界的国家级专业奖项,《唐宫夜宴》能从170余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终赛,可见其专业水平的不凡。该作品没有夺金摘银,令人意外的是,却凭借河南卫视的春晚舞台,出其不意地火到“王炸”。截至农历正月十五,《唐宫夜宴》的微博总阅读量超过20亿。一个舞蹈作品,频频被刷热搜。到底是什么让其具有如此魔力?

  《唐宫夜宴》是只有几分钟的女子群舞,讲述唐宫夜宴前,乐师们从出门到整装,再到演奏的过程。千余年前,在唐朝宫廷中,如此的夜宴也许常常发生,这只是平常之夜。作品没有所谓宏大的内容主题,结构采用了起承转合的传统发展模式。编导勾勒出“唐俑复活”“途中嬉闹”“水边整妆”“夜宴演奏”四个场景,并将少女们俏皮、乖巧、温婉、端庄、雅致等性格,巧妙地嵌入上述场景中,并在曲终将一场唐朝的宫廷乐舞盛宴呈现给观众。

  从参赛到登上电视晚会,《唐宫夜宴》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刻意的改动。作品从7分05秒缩减到5分56秒,编导没有删减某个场景,而是将每个舞段都适度压缩了一定时长。如果不仔细观赏,很难发现这种改变。由此可见, 《唐宫夜宴》的成功“出圈” ,除了作品自身的优秀基因外,电视编导的再创造,尤其是将“5G+AR”技术的融入,应该是其被“加温”的重要因素之一。河南卫视的春晚导演陈雷介绍了该作品的制作过程,整个作品分别在两个场景中录制了两次。一次是在蓝色的背景中,为后期“抠像”处理做准备;另一次是在舞台上录制,作为画面的基调,舞蹈作品成为电视多媒体画面中的“元素”之一,被叠置镶嵌入AR虚幻影像中。现代技术重组后的舞蹈作品,其时空观呈现出颠覆性的改变。于是,突破传统舞蹈语言的新形式顺势而生。

  舞蹈《唐宫夜宴》最醒目的形象,就是那14位身材丰腴、活泼灵动的少女。她们是从历史中复活的陶俑,姑娘们面部“斜红”的妆容,身着唐装的服装搭配,让我们一眼就能认出她们是来自唐朝的小姐姐。在舞台表演中,姑娘们穿越历史,将时隔千年的唐宫夜宴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观众在对历史的仰望中,欣赏着传统文化的精美。然而,经过AR技术再创作后的《唐宫夜宴》,原有舞蹈的“线性时空”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女舞者们的流动,荧屏上浮现出《簪花仕女图》《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备骑出行图》以及唐三彩等国宝级历史文物,它们来自从夏商到隋唐的历朝历代。女乐师们凭借虚幻影像,翻越了唐宫围墙,走入了一幅穿越时空的历史画卷。不少网友称,这个舞蹈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她们从唐朝走来,特意邀请我们一起去饱览这些传世之宝。观众随镜头的移动,不仅跨越了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物理空间,视角从远观转换为浸入式的视角。而且,随着舞者们“角色”的转变,观众和舞蹈之间的心理感也更加亲和。在荧屏上,观众们看到的不只是唐朝宫廷中乐师的表演,更是跟随这群可爱的姑娘,从唐朝走向华夏文明,从宫廷走向中原沃土,尽情地欣赏着河南悠悠文化中,一颗颗闪烁的璀璨明珠。作品时空场域的改变,既扩展了作品的表达空间,也提升了作品意象的寓意深度。

  当然,“新国潮”近年作为一种新的流行文化,也为《唐宫夜宴》的“出圈”现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当代年轻人在追求时尚感的生活中,不再一味地偏好西方元素,中国元素也日趋成为时尚的主流。这说明,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渴望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受传统的审美文化,这也映射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不可否认,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对艺术的发展和推进功不可没。未来,科技能否替代人进行艺术创作,我们还不得而知。聚焦《唐宫夜宴》,舞蹈作品的艺术性也是其“出圈”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唐宫夜宴》是当代创作的中国古典舞作品之一。中国古典舞自创建以来,始终坚守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优良传统。上世纪,在面对西方现代艺术冲击时,中国古典舞曾承载着代表中国“国舞”的集体期待。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结束后,中国舞协立即召集我国古典舞教、编、研方面的专家,对中国古典舞阶段性的发展进行了学术讨论。面对当下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成果,专家们一致认为“守正创新”仍然是古典舞发展的核心路线。当然,如何平衡“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尺度,让观众既感受到历史的精髓,又能吻合当代人的现代视角,则是艺术家们各显神通的独特演绎。在浩瀚的历史和多变的现代审美中,编舞家们都在努力寻找那一个心中完美的契合点。无疑,编舞家陈琳在《唐宫夜宴》中找到了,她一反古典舞总是唯美惊艳的气质,选择了诙谐幽默的方式,将唐朝宫廷乐师的形象搬上舞台,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

  作品起始,一群在深宫中习乐演奏的乐师,正匆匆赶往演奏现场。她们底头含胸走路的步态,显示出毕恭毕敬的工作状态;垫步扭腰的体态,显露出女子内藏俏皮可爱的性格;她们一边行走,一边嬉戏打闹,不少网友调侃,这群女孩是在排队打卡上班吗?在这个时代,有多少年轻人,都是远离家人在外打工。这群上班途中的唐代小姐姐,立刻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在古典舞创作图谱中,根据唐朝女子形象创作的舞蹈作品不在少数,但多数选取贵族女子形象,如《丽人行》;或具有高超舞蹈技艺的女乐,如《唐印》等作为创作对象。《唐宫夜宴》营造了一种不同类型的美,编导选取了“乐师”而非“舞人”的形象。用舞蹈来刻画“乐师”,看似有些错位,实则增加了舞蹈语言的表现空间。作品都选择了清新活泼、具有生活化体态的动作贯穿始终,在有机统一的风格语汇中,更具亲和力而非遥不可及。演员们口含棉花、身着胖服,体态憨厚可掬,再现唐人“以胖为美”的审美理想。观众们惊呼,原来胖也可以这样美,无数苦于迎合现代骨感美的妹子们,在看完节目后也如释重负。可见,艺术与观众产生真正的共情,作品才能真实地实现其价值与意义。

  今年春节,不仅《唐宫夜宴》出了圈。舞蹈艺术也开始扭转乾坤,大步走出圈子,改变往常只有圈内人看舞蹈的现状。央视春晚舞台上的《朱鹮》 《茉莉》《我爱你中国》等舞蹈作品,也深受观众们赞叹。这些舞蹈作品在热闹欢腾的节目中,更像一股清流,沁人心脾。舞蹈艺术也突破了多年来“歌伴舞”的荧屏形象,向着更加专业的精品方向发展。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