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之间:杨凯生镜头中的人情物理
栏目:视点
作者:幅城  来源:中国艺术报

背柴的青年 杨凯生 摄

  小伙子姓卢,因七月农忙,从打工的城市赶回了老家。他长了一张天生就能吸引镜头的脸,古铜色皮肤像做了最时髦的“美黑”。随便换一身衣服,就能登上城市的广告招贴画。此刻他穿着便于干农活的坎肩,露出了一身刺青。看着不显江湖气,反倒有种远古图腾的沉稳。

  一个人无论走出去多远,他的模样里,总会有最初的根。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中国金融摄协名誉主席杨凯生念小学时,便在一次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命题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获得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作奖品。当时杨凯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这是杨凯生与文艺结缘的故事。杨凯生作品集《镜头中的人情物理》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用摄影与文学相结合的方式又一次续写了他的“文艺故事”。

  《镜头中的人情物理》选用了杨凯生近八九年拍摄的111幅作品。拍摄时间不一、地点不同,共同的特点是每张图片都配上了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介绍他在拍摄时或拍摄后的一些感悟与思考。在摄影界,更多的人愿意花上大把时间奔波在世界各地拍摄,愿意或热爱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每一张作品的意蕴与内涵的人却并不多,杨凯生就是这并不多的人中的一位。从作品集《浮生二十四小时》到《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一如既往地用他的光影与文字将观者带到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场景中展开一次次与己、与他、与世界息息相关的思考。

  人情物理,简单的四个字却包罗万象。杨凯生将自己描述为一个热衷于“扫街”的摄影人。他在一次次“扫街”中感受按下快门捕捉瞬间的“快感”,也在“扫街”中及“扫街”后花上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慢想”,写下一二百字的文字。《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既是他用镜头捕捉到的人情物理,也是通过影像与文字所抒发的他所感悟到的人情物理。在其中, 111幅作品被分成了“人”“情”“物”“理”四辑,“明暗之间,纸上光阴”“顶上星空,足下黄尘”“天地之间,必有灵也”“一饮一啄,皆有来因”正是他对每一辑主题的理解。

  于是,我们从中看到,大凉山里的两个孩子坐在山坡顶上聊天,让他想到“这是最适合孩子们讲悄悄话的地方”;塞尔维亚一位母亲在阳台上洗刷晾晒全家人的衣服,让他感慨“在这座城市里,能有一间安宁向阳的房子,纵使没有闲情照料那些花盆里行将枯萎的绿植,也算是不坏的日子”;青海的一群中华对角羚徜徉在暮色里,让他感触“人类正在越来越知道应该怎样敬畏大自然”;黑山科托尔古城划着白色小艇的少年,让他联想“因为总有新的生命,鲜活地,执着地,破浪而来。只要还有拿着桨的双手,就有停不下来的历史长河” 。

  在《镜头中的人情物理》自序中,杨凯生坦言,他会争取与拍摄对象进行交流,把拍摄到的画面给被拍摄者看看,这既表示了拍摄者的礼貌,也能通过简短的沟通了解到拍摄对象更多的情况。与此同时,他还会留意对有关拍摄环境作更深入的了解,“因为当地的历史背景、人文故事都可以从不同侧面赋予自己所拍摄的画面以更深的底蕴”。于是,我们在作品集中看到,每一幅作品的配文与作品在左右两页并置,左边是人文的、历史的、哲理的、富有情感的文字,右边是他的摄影作品及精确到分的拍摄时间(包括北京时间与当地时间)和准确的拍摄地点。这也又一次体现出“感性”与“理性”在他的作品中相互作用产生的奇妙效果。正如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序言中写道:“影像易碎,即便无法修补,也要保持高贵的光彩。凯生先生能做的,也许就是化作一枚有着文化光彩的碎片,陈之于市井街巷,纵然被人踢来踢去,也能把持住思考的方位,平静、优雅地释放那一抹洁净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