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苗寨起 歌从大地来
作者:李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苗寨的故事》大型交响叙事组歌一经上演,叫好一片。演出震撼人心,值得品味,经得起推敲,是难得的既有高雅艺术品格又不失大众审美情趣的听觉视觉盛宴。

  风自苗寨起,歌从大地来。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在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具有“地标”性意义。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昔日偏远闭塞的深度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苗寨焕发出崭新风采。有感于十八洞村通过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动人故事,词作家金沙和作曲家孟勇合作创作出了我国第一部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大型交响叙事组歌《苗寨的故事》 。演出组歌由“云雾深处”“春风吹来”“太阳升起” 3个乐章、 17首歌曲组成,是湖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交响组歌音乐会,共有400余名演员上台表演。

  把根扎在民间,把心扑向大地的创作姿态,来自对人民的诚挚热爱,对时代的由衷感怀,也体现出创作者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而文艺创作的成功要靠不断的打磨提升,一定意义上说,文艺创作需要艺术的积淀,也需要时间的沉淀。组歌创作始于2017年12月,完稿于2020年5月,历时近3年。为了创作组歌,词作者金沙先后16次、 81天,曲作者孟勇4次、 25天专程深入湘西十八洞村等苗寨体验生活,几乎跑遍了花垣县所有乡镇。向生活深处挖掘艺术宝藏,从人民中间探寻创作源泉,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是作品成功的保证。

  湘西苗寨新时代的新景象,苗族人民新生活的新风貌,让创作者感到惊叹兴奋,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由此激发。在对现实资源和素材的艺术加工处理上,创作者没有浮于表层急于表现苗寨的新变化,而是对湘西苗寨的发展巨变倾注了理性的观照和思索。叙事组歌不仅是对现实苗寨的记录呈现,也有对历史苗寨的思考探索,更有对未来苗寨的期待向往,作品讲述的既是十八洞村的故事,又不仅仅是十八洞村的故事,是全国苗寨乃至整个中国农村沧桑巨变的历史缩影。深沉的历史格调和鲜活的时代风貌融汇一体,使作品兼具艺术的灵动性和厚重感。

  组歌创作彰显了文艺家追求大美气象的艺术情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作品讴歌了新时代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精神,主题宏大,气势恢宏,彰显了文艺家自觉的时代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整部作品构思精巧,结构精妙,词作生动形象、质朴自然、真切感人,曲作形式多样、表现丰富、变化多姿,组歌作品整体呈现出扎实的文艺充实之美,从而成就了作品光辉的大气派。

  组歌作品的充实之美渗透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呈现于歌词曲谱、音乐旋律、歌唱演绎和作品的情感境界上。

  组歌歌词以简洁精炼、生动鲜活、具有浓郁地方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歌曲语言实现了小细节透视大变化的张力美。词作家金沙采取细节化、生活化、形象化的创作原则,在深入体验、广泛挖掘的基础上,筛选提炼出最能表现湘西苗寨历史巨变的元素符号,艺术化、生动化地表现出苗寨的生活场景和风俗风情。弯弯的石板路摇曳着苗寨过往的沧桑,连接着苗寨未来的辉煌;千年苗鼓敲出了苗族人民的执着信仰,敲出了苗族人民的拼搏不屈;快乐的花喜鹊唱响新苗寨的新景象,唱响苗家人的新生活。修路号子砸开致富大道,打工人回来酿造甜蜜生活,黄桃花开果香满山,游人如织欢笑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描写都展现出苗寨新时代的伟大巨变。歌词中其它意象,如火塘、桐子花、老青藤、木板房、小阿妹等,都是极具湘西苗族特色的符号。简单日常的事物、情景、现象被文艺家发现挖掘,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提炼加工成艺术中的“这一个” ,简单的意象便彰显出丰富的蕴涵和情致。组歌以“云雾”“春风”“太阳”三个关键词结构篇章,意寓云雾深处藏在深山人不识的古老苗寨在改革春风吹拂下,在新时代精准扶贫政策的阳光照耀下,正向着太阳走在致富大道上。“洁白的云雾”象征着苗寨的圣洁神秘、美丽自在,也意寓着云雾深处的偏远闭塞。“弯弯”的石板小路、“弯弯”地走的女人和汉子极致地描绘出过去苗寨的落后贫穷和苗寨人民的艰辛酸苦。“缠树的老青藤”像是贫穷的魔咒,缠住了苗寨人民致富的腿脚,缠住他们脱贫致富的渴望。精准扶贫给苗寨人民送来了打开穷锁链打开新家园的“金钥匙” ,“外婆的木板房”既是苗寨新变化的表现,也是展现苗寨变化的一个窗口。以细节展现广阔的生活景象,使得叙事歌曲既有故事性又有艺术性,让宏大主题的主旋律作品呈现温润心灵的生动之美。

  在组歌曲作上,作曲家孟勇将湘西苗族原生态的音乐元素和形式与现代交响乐完美糅合,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契合、立体多面、复合完整的旋律艺术体系,使组歌旋律既有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情,又有高雅的西方艺术美感,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音乐复合美。这部作品音乐旋律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湘西苗族音乐元素的充分挖掘和运用。苗族高腔、平腔、巴代等独特的音乐结构和节奏的运用,使音乐旋律充满鲜明的湘西苗族风格与个性。湘西苗歌传统的“嗨咿哦”“呜哦咿”“呜哦嗨”等衬词以及从湘西苗语中发现挖掘出来的表现喜鹊叫的“啊嘎嘎炯嘎嘎”拟声衬词的使用,鲜活地表现出苗族人民的生活气息和情趣。组歌每个乐章由极具湘西苗族特色的围着火塘唱苗歌做引子,表现了苗族人民把生活过成歌,以歌来唱生活的民族风情,加强了观众对湘西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沉浸式感受。组歌所用演奏乐器,除了交响乐团传统的管弦乐器之外,还将苗鼓、苗锣、竹柝、银铃等湘西苗族特有的乐器搬上舞台,增强了音乐的原生态效果,让艺术欣赏产生出具有冲击力的惊喜感。

  《苗寨的故事》大型交响叙事组歌的创作者怀着对文艺的敬畏之心、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对时代的自豪之感,把文艺创作之根深深扎在坚实的大地,为人民谱写,为时代放歌,创作出了集时代性、民族性、交响性、艺术性、群众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