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创新实践文艺发展的吴中模式
作者:本报记者 蒲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是一个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我们要争做优等生、勇当排头兵,奋力绘就吴中文艺高质量发展最美画卷。 ” ——这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老中青三代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共同的感受和心愿。

  近年来,从“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到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强大的文艺力量,吴中文艺不断放飞想象的翅膀,不断谋求观念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突破,推动文联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吴中文艺在全国的知名度得到大踏步提升。

  1、挖掘自身优势,做好发展规划

  吴中区文联形成了一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极其有效的工作模式—— “驻一线体验、到一线调研、听一线声音、交一线朋友、解一线难题” 。

  都说“山水苏州,人文吴中” ,吴地的名贤、名胜、名产、民俗、文物、工艺和诗文等,脍炙人口,浩如烟海。要将这无数散落的珍宝聚集起来,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大工程” 。

  然而,为了全面促进全区文艺事业和文艺产业有基底地蓬勃发展,吴中区文联这支“文艺轻骑兵”集合若干力量,将之变成现实:包括20种门类、共24册图书、近400万字的《吴中文库》于2015年出版,而后,文库所有内容电子化,不仅在“苏州吴中”网、豆瓣读书、喜马拉雅APP等各个互联网平台上推广传播,还与凤凰出版社合作在淘宝推出网上商店。读者可以通过手机二维码扫描、网络搜索等方式,对文库内容在线阅读、章节选读、影像观看、网上购买等。

  当时新上任的吴中区文联主席查伟峰通过编纂《吴中文库》 ,对吴中优秀传统文化和文艺事业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以“经营文联”的思路开始带领团队,挖掘吴中文艺优势,做好发展规划,做靓特色。这期间,既要眼力、脑力,又要脚力、笔力,既要用功、用力,又要用心、用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投入到“文化强区”建设的伟大实践。

  走起来!

  从全员发动,一次次实地走访调研,到自加压力,全力忘我地开展“五个一线”调研,吴中区文联形成了一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极其有效的工作模式—— “驻一线体验、到一线调研、听一线声音、交一线朋友、解一线难题” 。

  在走访、调研、倾听、交流中,文艺家们推心置腹,吴中区文联集全员之力,整理问题,或者系统解决问题,或者零敲碎打各个击破,从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重拳出击战胜每一个重点难题。由此,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制定和确立吴中文艺高质量发展的“五个一批”指标体系——

  创作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 、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师;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培育一批将优秀的文艺作品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现代文化企业;推出一批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如此,从自身组织建设到协会会员团结,再到吴中文艺相关的每一位勤勉的文艺家,大家为着共同的梦想团结如“一家人” ,为创作出越来越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吴中文艺作品,为让吴地文化更具内涵、更富有传播力,集思广益、交流学习、攻关克难,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大胆拓新,让吴中文艺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找支点,全方位打造文艺品牌

  吴中区文联以项目化管理为杠杆,对文艺创作项目、交流学习项目、展览展示项目等开展不同形式的扶持,促进文艺精品创作。

  有梦想,有目标,有热情,还需要有抓手。

  小文联如何撬动吴中文艺大格局?吴中区文联以项目化管理为杠杆,对文艺创作项目、交流学习项目、展览展示项目等开展不同形式的扶持,促进文艺精品创作。

  苏作砚雕艺术馆建设、吴中区少年文学院品牌运营等都成为项目化管理的列表项目,吴中区文联参与督查和中期验收,对按要求完成进度的项目,按规定比例拨付扶持经费。吴中区美协全国美展创作辅导暨动员大会、 2019第六届紫金奖文创综合赛苏州吴中区宣讲会、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江苏省申报作品研讨会等活动在吴中落地举办,拓宽了本地文艺家的眼界。此外,积极扶持各文艺家协会开展采风、展览等活动。不但拓宽了文艺家的视野,也进一步调动了文艺家创作精品的积极性。

  为做靓精品文艺展示窗口,吴中区文联以区艺术展览中心为精品展示的基本阵地,加强与专业办展公司的合作,引进高层次、高水准、有影响的高端展览,举办更多接地气、反映时代主题的艺术展,探索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综合展。除了吴中区艺术展览中心外,由中国美协多次指导、吴中区文联多年努力培育、扶持、合作的尹山湖美术馆,以及高风堂美术馆等民间美术馆都成为吴中区文联推广展示文艺精品、推动吴门书画发展的场所。“太湖农业杯”乡村振兴摄影作品展、运河之光——中国书法名城苏州大运河主题书法作品展等,以及邵文君、张炎龙、沈默、宋玉明、吴学才、王心元、王伟林、姚新峰等名家作品展,引起各方关注,让吴中文艺聚合成一股强劲的软实力。

  引导引领,向上合作。吴中区文联引导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制定发展目标,推进高层次笔会、展览、巡演,推动各协会对接省、市文联各协会,融入市文联各协会与国家级、省级文艺家协会的合作方阵,积极参与第11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第13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第7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2020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 、“梦圆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摄影展、“大美民间小康颂歌”全国农民画双年展、“得意之作”当代隶书名家作品邀请展、“美好·苏州”全国摄影大展、“梦之声”合唱比赛等国家、省、市级重大活动,促进协会有序健康发展。

  一件件文艺精品走向了全国各类大奖:钟秀琴雕刻的核雕作品获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陆小琴、姚思颖核雕作品《美丽中国——好人故事》获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府向红刺绣作品《花影物语·苏绣女袍褂》被评为“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入围作品;高建春行书册页《世说新语七则》 、顾雪峰刻字作品《庐山谣》入展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吴中文艺园地百花争妍,“走出去”成为一种必然。吴中区文联创造性地将“送文艺下乡”转变为一系列“送文艺进城”活动。吴中区民协10余位工艺大师参与的“指尖上的吴中”先后亮相中国美术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超的技艺赢得中外旅客赞誉。“太湖春秋”中国书画之乡——胥口书画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开启新时代江苏省乡镇书画作品走进省美术馆的先河,充分展示了胥口的文化精髓、人文精神和吴中区乡镇文联的文化软实力。蒯惠中山水画展、陆小琴核雕艺术作品展纷纷走进省美术馆展出,取得良好的业界效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建中国“文学之乡”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两个“国“字号特色品牌的过程中,相关文艺资源在质和量上都大幅提升。2019年,吴中区文联联合中华文学基金会举办“首届东吴文学奖”评选活动,面向全国评选奖励了一批有关江南地域特色、吴地文化的作家和文学作品,这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第一个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文学奖项。2020年7月,举办吴中少年文学院挂牌活动,探索“文学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发展、文学新人从青少年抓起的吴中模式。

  在基层文联建设中,文化品牌建设更成为非常重要且有力的抓手。吴中区各乡镇文联成立后,努力形成“一镇一品”、一镇多品”的文艺特色,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旅游资源、特色文化,积极举办开展文艺活动,形成了“太湖开捕节”、“碧螺春”茶文化艺术节、临湖原乡园艺文化旅游节、“木渎青歌赛”、“香雪海全国诗会”、东山乡贤文化、甪直文化艺术节、舟山核雕技艺大赛等知名文艺品牌,促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3、以精准举措打造高层次吴中文艺军团

  吴中区文联优化推进路径,以精准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支人数众多、门类分布相对均衡的高层次吴中文艺军团。

  文联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吴中区文联优化推进路径,以精准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支人数众多、门类分布相对均衡的高层次吴中文艺军团。

  近两年,吴中区文联先后参与出台《东吴文化人才专项扶持办法》和《东吴文化人才专项扶持实施细则(试行) 》 ,专项扶持办法的出台,晋升国家级、省级会员奖励由原来2000元、 1000元,提升为20000元、 10000元,获国家级会员可享受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保险的生活待遇;新获国家级、省级各艺术门类最高奖项或在省级以上权威期刊发表作品,授奖部门有资金奖励的,再给予奖励金额2倍额度的奖励;获评吴中区重大文化项目、特色文化项目最高可获得100万元、 50万元、 20万元不等的项目支持等等。政策扶持力度空前,文艺队伍欣欣向荣、创作成果显著。

  5年来,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累计为文艺家提供各类扶持、奖励、活动资金1000余万元;通过协会、专委会等开展指导工作,引导会员开展精品创作,完成精品上万件,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入展省级以上展览就达800余件……这些靓丽的数字背后都饱含着吴中区文联全体成员和吴中文艺家的付出和艰辛。

  在这些作品中,蔡云娣砚雕《人生三忆》 、陆小琴核雕《二十四孝》 、马洪伟玉雕《象尊》 、许忠英核雕《十二花神》 、钱建春《可移动砖雕门楼》 、施冬妹团队红木雕刻《姑苏繁华图》 、钟秀琴和广东文艺家胡堂山联合创作的核雕《深圳之窗》 7件作品获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姜兴龙作曲的《春雨江南》获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朱汉举《魅影》 《精灵》《舞动的心》系列摄影作品获评中国摄影金像奖,张建珍获评中国曲艺牡丹奖。

  部分获奖文艺家原本只是在自己的领域沉潜,从未想过有一天还将成为一名学生,进京学习。然而,意外的赴京“优培” ——参加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苏州吴中高层次文艺人才研修班培训,让他们在跨界学习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产生了新颖的构想和灵感的火花。该研修班开创了全国区县文联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合作办班为基层培养高层次文艺人才的先河。

  11月初,在北京的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的“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苏州吴中高层次文艺人才研修班学员晋京作品汇报展”正是3年培训的成果展。3年来,吴中区各类文艺人才150人次参加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为主题的培训,参加晋京汇报展的41名学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江苏县(区)级文艺作品首次抱团走进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

  在区内建立自主培养模式、常规培训后备人才。在培养文艺新生力量方面,通过吴中区文联和各协会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优秀年轻会员开展各类技法培训、作品赏析、创作交流、形势教育等培训活动,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后备力量得到有效增强,人才梯队建设更加合理。支持文艺骨干出省、出国开展艺术交流,向同行学习。

  大力开展人才推荐和会员升级优培。比如,钟锦德获“江苏大工匠”称号;朱汉举获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称号,并与陆小琴同获“第五届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8位民间艺术家入选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人才” ;许忠英工作室等9个工作室被省人社厅评选为首批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有12名、 25名工艺家获“东吴杰出匠师”“东吴匠师新秀”荣誉称号。

  4、文联工作向专业化方向纵深发展

  吴中区文联将党建与文艺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同落实,推出了“艺心向党”党建品牌,把党建工作和文艺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随着文联工作的延伸拓展,文联组织的管理建设与机关队伍的服务水平也面临着改革和挑战。近年来,吴中区文联系统不断向工作专业化方向深化和努力。

  吴中区文联牢固树立“抓党建不离业务工作,抓业务不离党建工作”的理念,将党建与文艺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同落实,推出了“艺心向党”党建品牌,把党建工作和文艺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通过“一引二育三推(落实一批政策、办好两个培训、实施三项举措)助推文艺人才优育精培。

  根据上级和区委宣传部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吴中区文联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按照制定下发的《吴中区文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 ,通过举办“解放思想求突破繁荣文艺谋新篇”吴中区文艺界解放思想专题读书班、赴湖南长沙开展红色采风,赴昆山和太仓开展“走基地、看变化、聚力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文艺家和文联机关干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吴中区文联大力开展“文联+”活动,推动文艺工作社会化,夯实全区文艺发展基础。比如,通过“文联+部门”夯实政策基础;通过“文联+乡镇”夯实组织架构基础;通过“文联+社会”夯实群众基础。

  5、推进“五个深度融合” ,引导树立“样本”意识

  在努力推动文学艺术与经济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上,吴中区文联充分运用吴中民间工艺的优势,发掘、培育一批优质文化企业,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吴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区内旅游景观大多就是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的精品。木渎、甪直、临湖、东山、西山、光福等景区,除了自然景观的毓秀美丽之外,更有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临湖镇的柳舍、黄墅,东山镇的陆巷、杨湾、三山(岛) ,西山镇的明月湾、东村、堂里,光福镇的香雪海、窑上、渔港村,越溪街道的旺山等乡村都在积极开发乡村旅游。

  吴中区文联一直在努力推动文学艺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助推吴中旅游后“5A”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努力推动文学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为特色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开辟乡村特色旅游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吴中区文联2015年选送优秀干部作为区首批“第一书记”到薄弱村杨湾村参与村级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利用文艺资源注入乡村旅游建设、民宿提档升级,协助“智慧杨湾”项目建设,通过电视端、微信端等现代化工具,方便村民网上办事,杨湾村经济稳步提升、文化凝聚民心,于2017年底顺利脱贫,同时西巷青蛙村被成功打造成为长三角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吴中区文联创新“文联+”工作模式,主动与区级机关相关部门合作开展采风、摄影、写生等活动,讲好吴中故事、表现人民大众、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在努力推动文学艺术与经济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上,吴中区文联充分运用吴中民间工艺的优势,发掘、培育一批优质文化企业,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比如,组织文艺骨干赴南京参加文化经纪人高级研修班,并为今后组建文化经纪人协会打好基础;引进文化交易所,为艺术的金融化、证券化作准备,活跃艺术品资本市场,最终为艺术品的上市以及文化企业上市打下基础。

  此外,还努力推动文学艺术与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修养提升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为时代进步、全民素质提升提供精神食粮;努力助推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深度融合,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吴中、反映时代、反映人民的优秀作品。“舞台艺术进社区”“评弹名家乡村行”“书画名家进基层、进社区、走进百姓家”等系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吴中文艺讲堂等更具有亲民性,潜移默化提升了吴中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

  未来,吴中区文联还要继续奋力创造吴中特色的经验和样本——

  一是民间文艺、工艺美术要率先成为全国行业“全能型”标杆,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要在现有的高原上培育高峰,不断集聚高端人才,引领全省乃至全国行业发展。要继续推进五个“深度融合” ,推动硬件载体建设,使民间文艺、工艺美术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形成新亮点,转换成生产力,促进地方税收增收。

  二是推动其他文艺门类和乡镇文联的“两创” ,引导大家树立“样本”意识,争做标杆,做好发展规划,挖掘自身优势,做大特色,实现上下联动,做好文艺下乡和进城活动,并加强与相关产业、载体平台和新文艺群体的联系,推动文学作品搬上舞台荧幕,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展览演出,争取在冲击全国各文艺门类最高奖项上取得新突破,在全区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