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敬老求寿习俗的历史渊源与重要位置
栏目:发言摘登
作者:黄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考察重阳节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可知,敬老求寿自古以来就是重阳节的根本而核心的习俗之一。关于重阳节的起因与形成年代有多种说法,更具科学性、更为确凿的说法是“辟邪说” ,其形成年代为东汉时期。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这是关于重阳节的最早文字记载。另有文献记载,汉末已有朝廷九月九日赐宴于公卿近臣的做法,说明此时九月九已是较为显著的节日。其实,重阳节的来历与文化内涵更多地体现在我国古人的数字观念,在于对“九九”相重的文化认知。按古人阴阳观念,奇数为阳数,九九相重,故为重阳,又称“重九” 。古人认为,“三、五、七、九”这些阳数为灾厄之数。“九”为阳数之极,九九相重,就更是灾厄数字之最,令人恐惧,认为此日易生灾祸,必须采取若干方式避祸消灾,这些方式就成为节日习俗,于是重阳节就产生了。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都可以用辟邪来解释。食用菊花、插茱萸皆可祓除不祥、辟除恶气;登高可以避祸,因为高处是神仙所居,可以给人们以护佑;吃五色重阳糕可以辟邪,因为五色彩纹为邪祟所畏惧。

  辟邪防祸的另一面就是趋吉求祥。时逢九月九,人们在避祸的同时,也自然采取一定方式求吉。“九”在术数观念里虽为灾厄之数,但按谐音民俗,“九”又与“久”谐音,是吉利之数。所以,民众也从求吉的角度,将“九九”理解为“久久” ,这种从吉利谐音角度做的解释恰恰可以解除对“九”为不吉利数的忌惮。后世,随着巫术术数观念的淡化,“九九”为灾厄之数的观念也逐渐消失,而“九九”为表示“长久长寿”意义的吉利数字的观念逐渐增强。重阳节巫术避祸习俗逐渐淡化以至趋于消失,而敬老祈寿习俗逐渐强化乃至成为最显著的主题,直到近年来重阳节基本成为敬老节。

  由以上查考可知,自古以来,敬老求寿就是重阳节核心根本的习俗,是重阳节的题中之义。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秋季敬老也是我国传承久远的习俗。东汉重阳节兴起之后,我国各个时期在九月九日前后都有隆重的敬老活动。重阳节传承到后世,除了敬老求寿的主题,也有丰富多彩的其它习俗:登高秋游、赏用菊花、配饰茱萸、吃重阳糕、射箭狩猎、放风筝等,各地还有许多特色习俗,如山西、河北、四川的一些地方在重阳节礼敬老师,陕西黄陵县祭祀轩辕黄帝,湖南株洲祭祀神农炎帝,福建莆仙一带祭祖,浙江德清县则在重阳节举办祭奠“忠勇之神”樊哙的盛大庙会“舞阳侯会” 。东南沿海地区及台湾则传说重阳节是妈祖升天成仙的日子,祭拜妈祖。

  当今社会,敬老孝亲仍是国人特别重视的传统美德。重阳时节,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举办系列敬老尊老活动,在全社会宣扬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并倡导、支持、繁荣各种重阳习俗活动,将重阳节重建为名副其实的我国六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黄涛 温州大学教授、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