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焕发生机的出路在哪里?
栏目:视点
作者:郑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陕西皮影

  “我今年78岁了,我的搭档也74岁了,如果我们走了,这个技艺没有年轻人会了。 ”在“文化之美·影戏人间”陕西皮影座谈会上,陕西省省级非遗项目同朝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王进法大声疾呼。近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在西安美术馆召开陕西皮影座谈会,来自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西安美术馆、陕西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陕西一线皮影从业者们,一同畅谈陕西皮影的困境与机遇,探讨陕西皮影活态传承的方法。

  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成立于2017年,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与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雪花秀品牌协议设立,致力于支持中国非遗手工技艺的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过去两年,基金分别以山西漆器髹饰技艺和云南金属工艺为保护对象,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培训、展示和推广工作,在社会中反响极大。今年,基金走进陕西,聚焦历史悠久的皮影技艺,以“文化之美·影戏人间”为年度主题,联合陕西省知名皮影雕镂、皮影唱腔非遗传人,力求以新颖的、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陕西皮影,以广泛的媒体渠道宣传陕西皮影,以强大的艺术教育资源助力陕西皮影文化的发展。

  皮影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集合雕刻、操作和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陕西皮影作为影戏的发源地,以及我国三大区域性流派之西部皮影的代表,在中国皮影戏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今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极具代表性。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陕西皮影面临的困境与现实对策”“非遗活态传承的方法与探索”和“非遗与时尚品牌的合作经验与当代价值”展开探讨。

  一线皮影艺人以亲身经历谈到自己对陕西皮影发展的忧虑与做出的努力。陕西省皮影协会主席汪天稳介绍,电脑雕刻皮影挤压了以手工雕刻为生的匠人的生存空间,迫于经济压力,很多匠人只能转行。“少数匠人和我一样幸运,得到了与院校专家合作的机会,能够在造型上有所创新,并走出国门,但毕竟是少数。 ”他说。一线皮影雕刻匠人、华县皮影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汪天喜感叹现在牛皮的质量远不如以前,同时“染色工艺的复杂性、耗时性导致很多匠人没办法坚持原有的细致工艺” 。

  渭南市皮影协会主席李天社直言:“政府对皮影艺术做了很多保护性工作,但是由于皮影艺术的特殊性,在传承层面的效果并不理想。 ”王进法认为,政府层面对非遗的扶持政策与艺人的真正需要尚未完美契合,“以唱腔为例,目前的从业者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后继无人,传承非常困难” 。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薛宏权说:“皮影无论是制作,还是唱腔表演,都在走向没落,这是现实的问题。作为从业者,在皮影创新领域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探索,比如多人操纵单个皮影的新型表演方式、皮影文创产品开发,以及皮影与少华山旅游相结合等,但是这些探索还是局限在个人,并没有形成气候。 ”专攻皮影操作的魏金全,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传承中,皮影戏的造型、唱腔是否要原汁原味保留?如果是,则市场接受程度低;如果不是,这项非遗最核心的东西是否就丢失了?这是两难。 ”

  针对一线皮影从业者的问题,与会专家根据自己以往在非遗保护领域的研究与经验,提出了对陕西皮影活态传承的见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指出,皮影戏是传统工艺与戏曲、说唱的结合,就非遗保护而言,后者比前者更难保护。皮影戏是古代大众娱乐形式,电影是现代大众娱乐形式。电影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皮影戏制作无法与耗资巨大的动画片相比。皮影戏在当代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可以与旅游和研学相结合,遴选最经典的剧目,重现最经典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传说,在反复锤炼、反复表演的同时,结合地域历史,从经典形象和经典故事中挖掘地方文化IP,制作衍生品和网红产品,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低成本的新媒体手段广泛传播。

  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原副主任修建桥对今天皮影雕刻的“快餐化”表示担忧,他认为,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有助于皮影雕刻技艺在当下的发展。“不继承传统,就要先发展文化”“只学会了雕刻皮影的皮毛,就觉得自己传承了文化”等现象在业内常有之,但却是不可持续、没有出路的。如何引导从业者理解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皮影雕刻的创新工作,是皮影雕刻技艺传承的重点。

  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认为,要客观看待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衰落,同时也要对传统艺术的内在生命力保持信心。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现代艺术的结合是皮影焕发生机的唯一出路。同时,非遗传承要发动更多的民间力量来做,比如企业、高校与传承人紧密合作,为非遗活化寻找机会,而不能只靠政府力量来完成。

  非遗如何与时尚品牌相结合?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中国总裁高祥钦表示,时尚品牌都非常有意愿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高校、传承人相比,时尚品牌掌握着更宽广的宣传渠道,同时也有与非遗结合进行产品创新的需求。因此,利用相关资源帮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不仅与时尚品牌对“美”的关注相契合,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所在。

  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管委会主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认为,今天的艺术创作对复合性的要求很强,不能完全依赖某一个时代制式的美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讨论,更要敢于实践。就像丁肇中先生说的那样,“理论否定不了实验,但实验有可能颠覆理论” ,对于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而言,文本的研究部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尽全力推动非遗活化领域的实践,这是最艰难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要面对所有不确定的环境和问题,颠覆以往的观念,合理嫁接所有的外部资源。这是一个挑战,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对皮影一线从业者们提出的问题做出实质性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