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为“默默者”造相存真的赞歌
——浅谈曲艺音乐剧《永远的歌》剧本创作
作者:韩树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每每看到这几个字眼,耳畔就会立刻回响起那段激情澎湃的旋律。这首由曹火星创作于抗战时期烽火硝烟之中的歌曲,伴随着人民军队进军的步伐,伴随着民族解放的前进号角,传遍大江南北,响彻中华大地。曹火星也成为中国文艺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近期,由天津曲协陈欣创作,讲述曹火星革命人生的曲艺音乐剧《永远的歌》剧本已创作完成。

  在红色文艺的经典谱系中,不乏动人心魄的宏大叙事。 《红岩》 《红旗谱》 《创业史》 《林海雪原》等众多红色经典凝奠了红色文艺特有的艺术基因。 《永远的歌》继承了红色文艺激昂雄浑的精神特质,同时作者别出心裁,选取了文艺战线这个特殊的战斗领域,从个体生命成长史的微观视角,去烛照革命历史的磅礴与伟力。

  该剧以曹火星加入青年抗日救国会“铁血剧社”宣传发动群众为背景,以曹火星的个人成长历程为叙事主线,讲述了他从一个立志上阵杀敌的儿童团团长,成长为用文艺形式传播革命精神火种的革命文艺家的故事。在《永远的歌》第一幕中,有一段曹火星刚被招进剧团时的独白,“当演员没出息,没有那当兵强,我的理想是,杀小鬼子拿起刀和枪。如果说当了兵,却不能上战场,还怎么消灭敌人血债血偿!共产党,红军战士个个都是榜样,我得服从安排,听从党的主张! ”短短一段唱词,就将曹火星不能上前线杀敌的那份失落、对剧团工作的迟疑、作为红军战士一定要听从党的指挥,从而下定决心在剧团也要干出个样儿来的几种情绪相互交织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此时的曹火星只是一个有革命热情,一心杀敌的农村小伙,并不能真正理解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所在。随着剧情的深入,曹火星在革命的历练中不断成长。 《永远的歌》第二幕中,当二娃子、栓子、王村长、民兵连长和曹火星的父亲等一众西南岗村的父老乡亲被日本鬼子杀害后,曹火星说,“一颗子弹,只能杀死一个鬼子,我们要让全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都拿起枪,一起杀鬼子!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战斗!哪怕身陷囹圄,壮烈牺牲,也要把我党的抗日精神,传遍华夏大地! ”从此,他积极投身文艺创作,进行革命宣传,开展对敌斗争,此时的曹火星早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清楚地认识到,人世间有两种武器,一种是利剑,一种是信仰。真正强大的,不是利剑,而是信仰。“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最终曹火星于狱中创作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伟大作品,全剧也至此达到高潮,展现了文艺战士的风骨与信念,彰显了共产党人作为民族脊梁的光辉形象。微观视角与宏大主题较好地融合,使作品真实亲切、感人至深,体现了作者自觉的审美追求与艺术探索。

  诗人牛汉有一句名言:“默默者存”,《永远的歌》就是一首为“默默者”造相存真的赞歌。众所周知,革命文艺家是革命事业的宣传者、奋斗历程的书写者、时代风气的鼓吹者。他们既勇立在时代的潮头,用生花妙笔点燃革命激情,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又处在舞台的边缘,默默地耕耘在幕后,很少有作品直接表现他们的功绩和风采。 《永远的歌》塑造了曹火星这位文艺战士的形象,让革命文艺家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让说书人成为了剧中人,不仅为红色题材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序列,为英雄书写打开了一个崭新视角,也描画出革命历史的一个独特侧影。

  《永远的歌》是重振曲艺剧的一次有益尝试。曲艺剧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衰落,近年来显露出复苏的迹象。重振曲艺剧是当代曲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天津作为曲艺之乡既有优势,又责无旁贷。天津曾在曲艺剧发展与定型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天津曲艺工作者创作的《恶霸袁文会》 《检举》 《新事新办》 《家庭问题》等一大批曲艺剧,直接推动了这个新生剧种的繁荣。陈欣出生于天津曲艺世家,他创作的这部《永远的歌》承继了天津曲艺剧创作的艺术风格。该剧运用曲艺剧吸收“拆唱八角鼓” “彩扮莲花落”的表现手法,采用了京韵大鼓、北京琴书、单弦等十余种曲牌,不只平面展现了曲艺百花园的奇葩异卉,更反映了曲艺戏剧化的潜力和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天津时调、天津快板等天津地方曲艺形式的运用,在严肃的主题之下,结合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的需要,增添了诙谐、明快的色彩,丰富了戏剧的节奏,增强了全剧的艺术效果,同时洋溢着浓郁的津味。这样一部兼具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曲艺音乐剧,是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优秀作品,也是新时代曲艺剧振兴的又一力作。

  谈起《永远的歌》的创作初衷,陈欣说,明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座里程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理应珍惜和把握好这难得的与历史碰面的机会,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去记录这个重要时刻,去回顾百年沧桑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