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的那件小事
——评电影《旺扎的雨靴》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张雪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旺扎的雨靴》剧照

  电影《旺扎的雨靴》是青年导演拉华加的处女作, 2018年2月,该片入围第六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并在柏林首映,同年获得第十二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导演奖及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国际展映单元最受注目编剧奖等奖项,充分体现了业内专家对这位青年导演的肯定和鼓励。此后,影片历时两年有余,终于在今年影院复工初期正式上映。

  这是一部典型的以儿童为表现主体的儿童电影,主题简单纯粹,故事围绕藏族男孩旺扎的“雨靴梦”进行讲述,呈现了男孩从对雨靴求而不得,到拥有雨靴后求雨不得的心路历程,前后两种戏剧情境的塑造为平淡的叙事增添了一丝趣味,典型人物的塑造(温柔慈爱的母亲、严厉深沉的父亲、单纯内敛的儿童)尽量简化了成人元素,削减了现实生活的复杂多义。影片巧妙运用影像语言,实现了高质量的电影化表达,同时也凸显了青年导演自觉的美学追求。

  电影化的表达

  电影通过影像讲述故事,视听是它的基本属性,导演要完成的,是对文学剧本的电影化表达。本片根据作家才朗东主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小说作品的文学性如何转化为电影性是基本的考验,却也是充分体现导演巧思和能力的部分。在现代电影理论的视野内,所谓电影性就是电影的叙事因素与影像因素的完美结合,对于本片而言,导演在叙事与影像的表达中,更希望它“是一部很安静并且观众也能安静地看完的影片” 。因此,对于这样一部单纯的儿童电影,尽管摄影机选取了契合儿童的低角度拍摄,可它并没有刻意选取儿童视角,让观众无限带入角色,而是始终运用一些大景别、框式构图及长镜头等表现方式形成旁观者视角,平静地叙述这件看似简单的童年小事。这种影像风格凸显了平凡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同时,导演对音乐克制、恰当的使用成为很好的点缀,如旺扎在小摊上发现雨靴时跑回家的段落,轻盈点缀的音乐凸显出男孩内心涌现出来的激动和澎湃,以及旺扎拥有雨靴后精心护理清洁时短暂响起的音乐,令观众感受到一种并不张扬的欢愉。此外,导演拉华加作为本片的编剧,巧思了很多具象的情节将主人公内心世界进行外化——电视上颇具互文意味的动画片、把塑料袋绑到脚上到树坑里踩水、拥有雨靴后将其放在枕头下面……这些外化的情节和动作,将一个男孩细腻又无法言说的内心情感呈现在银幕上,实现了电影性的表达。

  自觉的美学追求

  本片常被媒体拿来与伊朗电影《小鞋子》做对比,因为类型和关键道具的高度类似,这样的对比是《旺扎的雨靴》绕不过去的话题。而导演并不避讳这样的对比,拉华加在采访中曾坦言在学习电影过程中曾受过电影《小鞋子》及阿巴斯电影的影响,但不同于《小鞋子》 , 《旺扎的雨靴》鲜少使用特写镜头。 《小鞋子》中摄影机常常对准主角的面部,将他们的眼睛作为呈现的焦点,特写镜头中,那双眼睛中的渴望和无奈、温情与悲伤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些特写镜头,迅速拉近了观众与故事、人物的距离。而《旺扎的雨靴》在呈现人物时,相对更加平静和疏离,鲜少的特写镜头都放在了核心道具——靴子上。

  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带有宗教、信仰色彩的人生追寻,抑或是基于各种元素之下的身份认定和迷失,而《旺扎的雨靴》则选定儿童作为表现主体,将戏剧冲突聚焦于儿童的内心与现实,在主题上不做过多延伸和探讨,用一种返璞归真的信念让观众打开那个久违了的童年世界,重温了一个独属于儿童时代的梦想。在成年人的眼中,这种梦想也许轻得像羽毛,轻轻一吹就可以消失在风中,可压在童年里,就变成了千斤重担。就像本片的主题,虽然简单,却也不乏令人重新体味童年真谛的深意。作为一名新生代青年导演,拉华加非常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及其追求的美学风格,在影像和叙事上做到了统一,他懂得坚持创作初心,更难得的是他有坚定执行的勇气和信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影片在追求清新和简单的同时,也必然舍弃了极致的冲突情境和浓烈的情感表达。影片《小鞋子》中兄妹两人因为丢鞋和不敢告知父母而不得不轮换穿鞋上学,兄妹俩的互相扶持和情感与无奈的现实发生强烈碰撞,男孩为了给妹妹买鞋奋力奔跑以及得知获得冠军错失季军才有的运动鞋时的悲伤,都为观众留下了充分的情感空间;又如同类型电影阿巴斯导演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男孩心系课堂上被老师训哭的同桌,顶着强大的压力悄悄踏上了为朋友送作业本的路途,这种不掺杂任何功利元素、一心为人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无视形成强烈碰撞。而《旺扎的雨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准确形象地呈现男孩的小心思,以及前后两种不同情境的对比和反差上,在情感关系中,小男孩有帮助他的姐姐和理解他的母亲,看似严厉的父亲也蒙上了一层深沉底色之下的温情。在成人视角中,男孩“追梦之路” (在下雨天穿上雨靴)上的情感挤压稍显不足,缺乏百折不挠般主动争取的行动,在共情上稍逊于类似《小鞋子》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这样的影片,也许这也是《旺扎的雨靴》上映后热度和票房都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文人们常常追求的一种境界,尤其讲究余味。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善用画面给观众带来意境和余味,这份余味,是《小鞋子》结尾处水池里安慰般聚拢过来的小鱼,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最后一个画面中夹在作业本里的那朵小黄花,也是《旺扎的雨靴》中肆意奔跑在雷电天空下的那对赤诚儿童。导演用开放性的结局和绿意盎然的画面,让观众在欣赏完这部安静的电影之后,可以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