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濑直美:触碰、接触,是我们内心渴望的东西
栏目:名家
作者:本报记者 张璐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澄沙之味》剧照

  “现在大家仍然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电影院还是开放状态,我本人几乎一直被困在家里,主要是以远程办公的形式展开电影方面的工作。 ” 7月28日,日本著名导演、编剧、监制河濑直美以现场连线的方式参与到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以及疫情期间的生活。

  “和全世界的观众连线交流,让大家都‘在一起’ ”

  1969年,河濑直美出生于日本的历史名城奈良, 18岁至20岁在日本大阪视觉艺术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她意识到自己非常喜欢光,“在拿起摄像机拍摄电影之前我就看到很多光,由衷觉得美丽和感动。奈良是日本最早接触中国文化的古都,有着优美的建筑、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很多世界遗产。童年在奈良的生长环境当中,我经常能够发现天空的美丽,发现绿色的美丽,发现跳跃在树叶上的光芒的美丽,以及阳光投射在地上的阴影的美丽。 ”由此,在日后的创作当中,河濑直美将许多“光”植入到自己的电影里,自然光、逆光,用细腻的视觉推动故事的发展,用光影的投射反映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并逐渐成为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疫情期间,河濑直美受到Netflix的邀请,拍摄反映疫情生活的短片《最后一条信息》 ,“他们当时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邀请全世界20位导演使用自己手头现有的设备来拍摄疫情之下的生活。当时的困境是既没有演员,也没有摄影师,有的只是自己和手头的设备,工作的状态也都是远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和传递的内容是一个新的挑战。 ”河濑直美坦言,疫情之下,全世界都处于封闭的状态,而通过运用身边的技术设备去拍摄、在线上和全世界的观众连线交流,能够打破孤独的状态,让大家都“在一起” 。

  短片《最后一条信息》的开头,河濑直美运用了其代表性的镜头拍摄:伸出手触碰窗户,同样的镜头在她早期的短片《拥抱》 《蜗牛》当中也有,谈及这个镜头的意义,河濑直美说,潜意识当中想触摸屏幕对面的世界,“1994年拍摄的《蜗牛》 ,描绘的是26年前的世界,但即便在今天我仍然想去伸手感知、去了解过去的世界。在多部作品的镜头里我都会表现门、窗,这些都是分割我们与外界的隔断物。正如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们与世界相隔离,但触碰、接触,却是我们内心渴望的东西。 ”

  “纪录片更能产生‘真实’感”

  因为不想从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拍摄剧情片,所以河濑直美的电影职业生涯是从拍纪录片开始的。这段拍纪录片的经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后来的剧情片创作。1997年,河濑直美执导个人第一部剧情长片《萌之朱雀》 ,即获得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成为该奖最年轻的得主。

  《萌之朱雀》让河濑直美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究其成功的原因,河濑直美认为是因为在剧情片拍摄当中运用了纪录片的创作特色。“剧情片的剧作大多是虚构的,拍摄的过程也都是按照计划安排好的,我总觉得这样有一些不够满意的地方,让人不知道结果是什么的创作或许更能让我感动,纪录片的拍摄更加自由,带着某种未知性,这也是加入纪录片的手法去拍摄更能够达到的艺术效果。 ”河濑直美说,当时在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选景在她的故乡奈良村庄,演员和工作人员过着集体住宿的生活,剧组在这里一共坚持了2个月。拍摄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部片子能够在戛纳电影节获奖,在全日本也没有人觉得这部片子可以获奖,但当时只有28岁的河濑直美做到了。

  由《萌之朱雀》开始,河濑直美先后拍摄了《沙罗双树》 《殡之森》 《澄沙之味》等享誉日本国内外的作品,最近几年,河濑直美开始积极参加国际纪录片的活动,谈及拍摄剧情片和纪录片相互之间的影响,河濑直美说,世界上专门针对纪录片举办的电影节很少,但纪录片能让人们更多地把视角聚焦在现实的展现上,能通过镜头对现实的客观反映提供给观众特别的观点。“通过对纪录片和剧情片两种不同类型电影的拍摄,在剧情片中融入纪录片的‘现实的感觉’ ,更能产生‘真实’感,让我追求到一种‘真实’的态度。 ”

  在拍摄时,河濑直美多番强调演员的生命力,强调表演来源于生活和生活里真实的感受力,“我的片子当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有一半都是演员即兴创作的结果。如果把背台词放在首要位置,演员的心可能不在这里,那就很难打动观众。 ”为了让演员表现得更好,河濑直美说,她所有影片的拍摄都是按照剧本顺场拍,这样所有演员在戏里的情绪、感情变化是不需要跳跃的,“我从来不排练,只留摄影师在现场,自己藏起来,把最好的环境留给演员。 ”

  “奈良是主题,是主角,是永恒的缪斯”

  故乡奈良不仅是河濑直美电影里的主要场景,更是主题、主角,乃至永恒的缪斯,是奈良将河濑直美塑造成一个擅长用视觉讲故事、能拍出迷人的“光”的导演。正是出于对故乡和电影的热爱, 2000年,河濑直美创办了奈良国际电影节,这个电影节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展示和评价电影的舞台,更是邀请其他地方的人来发现和拍摄奈良的窗口。为此,奈良国际电影节搭建了一个新人培育机制,由河濑直美本人为电影节获奖导演担任新片监制,并使新片在下一届电影节展出。

  “我们采取了周期循环式的创作模式,头一年获得奈良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导演将获得我的支持拍摄一部新片,拍摄的新片将在第二年奈良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如此周期已经循环了很多次,最新合作的对象就是中国年轻的导演鹏飞。 ”河濑直美说。中国青年导演鹏飞的《米花之味》入围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首届平遥国际电影节、奈良国际电影节和FIRST青年影展等,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官方入选片——由鹏飞导演并编剧的《又见奈良》 ,便是由河濑直美和贾樟柯监制的。

  中国演员白百何作为此次“电影学堂”活动的特邀嘉宾,在现场与河濑直美展开了线上交流。白百何最关注的是河濑直美对女性题材、女性权益等方面的看法。河濑直美坦言,女性电影人依然是电影事业里的少数派,但她不想从性别方面突出自己。“70年前,日本女性电影人几乎不存在,那个时候如果哪位女性做了导演,可能意味着将放弃结婚,放弃生子,可能会孤独终生。但是现在日本更多的女性加入了影视创作的行列当中,站在男性的视角上来看,女性的电影创作通常是充满了新意的,也意味着新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