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复兴
作者:李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震(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在这里讨论根与魂的问题、艺术精神与民族复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复兴,不是复古。复兴是融合的结果,而不是单向选择的结果。

  从大的历史背景来讲,一个半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如果站在中国的视域来看,中西文化的关系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阶段。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经历了19世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民族本位的立场,此为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全盘西化的过程,此为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中西文化走完了正与反的二元对立阶段,到现在已经进入了“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融合便成为主题。现在的情形是,东方人还在学习西方文化,而西方人开始学习东方文化了。西方人学习东方文化并不是仅仅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学汉语。西方的精英人士早就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因此,这种融合绝对不是单方面的我们想融合,而是双向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融合的时代,不是对抗的时代,不是非此即彼二元选择的时代。

  这种融合既延续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又出现了媒介之间的融合、学科之间的融合等多个层面。最近教育部出台的有关新工科、新文科的培养计划,这个“新”就是融合,就是传统学科与新技术学科、新信息科学,特别是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之间的融合。过去学术界研究的大都是单一学科,隔行如隔山,现在必须打通,特别是自然科学、理工科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必须融合在一起。

  文化的融合当然是最根本的融合。这方面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融合更为重要。我们现在所讲的文化其实就是过去。正是过去的一切沉淀成了文化。而我们的目的地则在未来。如何将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与我们的过去在今天相互融合,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我们过去太看重了线性的简单进化论的观念。事实上,人类文明的发展完全不会是一条线,不会是一往无前的流淌,而有可能是一种滚动。这样的话,未来和过去,常常会在今天的某一点是相遇,而且构成推动历史的张力。这就是我从文化的意义上讲的复兴是一种融合,是未来和过去的相遇,是另一种融合意义上的创造。所谓的发展进步,其实是多种文化元素的汇聚,而不是某一个文化元素最后取得了胜利。

  我们今天在西安的土地上讲复兴,可谓天时地利。天时是指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地利是指西安这个地方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孕育之地。公元前1046年西周王朝在这里建立,周公旦制礼作乐,开始推行礼乐制度。所谓乐者,天地之合也,礼者,天地之别也,礼乐平衡发展,构成了当时的治理结构。这套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敬德保民的思想。从后稷开始一直到周文王、周公旦,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故事大多在讲“德” ,亦直指孔子后来命名的“仁” ,这是我们民族的魂。另一个根基是“保民” 。周公以民为至上,“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这种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历史证明,我们今天讲的立德树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治国理政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完全顺应了我们祖先的意愿。

  由此可见,培根铸魂应该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又不能因为吸收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去拒绝别的文化,而是要让多种优秀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要让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只有融合,才会为民族复兴带来契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