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言摘登三
  来源:中国艺术报

  谢嘉幸  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音乐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一样,都对城市有一种表达,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比如上世纪50年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 60年代的《北京的金山上》 、70年代的《我爱北京天安门》 《北京颂歌》 ,再到90年代的《北京的桥》 、 2008年的《北京欢迎你》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音乐对于城市想象的表达。

从话语上来讲,北京有特殊的定位,所以首都的想象是围绕政治话语展开的,但是在音乐形式上面是有变化的,既有传统音乐,也有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由此建构了城市想象的三种话语,既政治话语、传统话语和西方话语。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概念—— “声音景观” ,这是加拿大作曲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个体或社会所感知和理解的声音环境,我们谈文艺创作与城市想象,就是要把个人的体验和城市关系结合起来,城市想象连接着一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而声音景观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胡薇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

  戏剧创作能够折射反映社会现实,其作品所展现的水准、思想高度,往往最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化和精神面貌,呈现出国家文化的立体剖面。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城市故事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戏剧舞台上中国故事的重要代表之一,比如《枣树》 《人间烟火》 《红马甲》 《名优之死》 《玩家》等等。总体而言,用戏剧写事很容易,写人很难,写出味儿就更难了,如何写出京味和意韵实际上是京味戏追求的一个最高境界,但是当下的京味戏更多的只是表达了精神的故事戏,更多是写在京的事和在京的人,还没有深入下去进入人物的心灵。

我认为,京味戏剧的创作者不应该只关注对主题和题材的选取,更应重视戏剧文学和二度创作的合力配合和具体表达,注重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立足于内在的真实、人物情感的真实,从生活本质出发,不断拓展戏剧观念、丰富表现手段、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戏剧作品在内容和思想表达上的精神力不足。

  吴新苗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很多剧种在北京生存过,最后真正留下来到今天的只有5个: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诞生的曲剧。戏曲为北京历史地理空间充实了具体内容,丰富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艺术创作和都市想象的关系,从戏曲艺术角度来讲其实有三重形象,第一是不断现代化的大都市,大都市里集聚着一流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剧目,流光溢彩,丰富了北京人的文化生活;第二是文化中心,泱泱大国的首都,全国各地的戏曲艺术争奇斗艳的舞台,彰显出北京文化中心的地位;第三是一种政治的象征,突显出国家意志的强势化。

在三个形象当中我觉得文化交流中心和国家意志话语的象征意义显得比较清晰,但是在大都市里戏曲和北京现代化都市之间的关系显得比较薄弱。期盼北京的戏曲,尤其是北京本地戏曲能够诞生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特别能够代表北京精神、反映北京气象的大作品。

  于洋  北京评协美术书法摄影专委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城市的作品很多,同时在山水画上也出现了一种转向,如传统文人形态之下的表现转向新中国建设、城市工地建设等主题。1996年,在广州一个研讨会上,一些学者提出水墨艺术只有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出发反映现代生活和当代生活,以适应新的社会时代要求才能展现出它独有的当代价值。于是,新世纪以来突破传统城市的限制,在更为宏阔、自由的创作空间里寻找水墨媒介的多种可能性,成为当代水墨艺术家们共同的选择,“笔墨当随时代”这个词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

  然而,当下追求视觉冲击力以及瞬间视触觉快感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像的泛滥,其中也包括以中国画为媒介手段表现都市和城市的主题。对于复归笔墨传统的反思,民国以后对于中国画现代走向的问题就曾经有很多大家提出过很多的方案,回到今天都市题材的语境之下我们如何面对这个主题,如何表现都市,这也成为中国画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