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霞正满天
——一位文联离休老同志的赤子情怀
栏目:文联人
作者:堃铧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听了86岁文联离休老党员李石剑上的一堂党课,徐州市文联机关的党员和工作人员无不感触良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本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句,这里的“尚”为尚可之意,意在鼓励人到老年,尚可作为;但一个“尚”字,若用在李石剑身上就感觉有些轻了——他犹然不倦地妙手织锦、丹心染霞,故而我将“尚”字改为了“正”字——为霞正满天,此句更能反映老先生绚烂的晚境。

  殚精竭虑,精编文艺史料

  李石剑是徐州资深的音乐家、词作家,且涉猎广泛,兼通诗歌、散文、书法、曲艺等多门类艺术,可谓文艺创作的多面手。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从事务繁杂的徐州市文联秘书长岗位上退下来后,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转向了本地区的文艺史与文联史料的研究、整理与编纂。他常说:“我们的工作不能像熊瞎子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昨天不是老死的历史,而是我们行为的现实动力。 ”他多次提醒文联同志:一定要注意积累资料,每项活动都应当认真回顾、梳理,形成文档,以便总结经验,利于以后的工作。他曾编纂《徐州市文联史料集(1949——1989) 》 , 20余万字,是第一部记载徐州市文联发展概况的史志性书籍。

  这些年来,李石剑主编的徐州地区文艺史料类图书不下十余种。如:2006年主持编纂了大型音乐文献《徐州民间音乐集成(民歌卷、民乐卷、琴书卷、柳琴·花鼓卷) 》 ,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为整理、抢救徐州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作出重大贡献。2008年,他为徐州市音协主持编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徐州优秀歌曲作品选集《彭城歌粹》 ,同年,又为徐州市曲协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徐州优秀曲艺作品选集《说唱文萃》 ,这两部作品梳理、积淀了徐州几代歌曲、曲艺作者们的佳作。

  2010年以来,他又先后担纲主编了大型文献图籍《履迹——徐州市文联60年》 (65万字、 750幅图片) 、反映徐州市文联60年历史的《史料新编》(35万字、 120余幅图片)以及《履迹续编》等。这些文艺史志类图书,每部都内容浩繁、工程浩大,整理、编纂起来极其困难,但李石剑甘之如饴。记得《履迹——徐州市文联60年》刚刚启动编纂时,一次他乘公交车上班,下车时被路边的障碍物绊倒跌伤了腿,虽幸无骨折,但疼痛可想而知,而他依旧坚持到编纂室,马上投入工作,一天也没有休息。

  为从漫长岁月里打捞出一些文联重大活动史实,他频频跟老文艺工作者约稿;为弄清一个事实,往往还要找人访谈,亲自写稿。大家戏称他是文联的“活字典” 。为出版《履迹——徐州市文联60年》 ,他还向社会筹款30余万元,使得该书顺利出版。

  由于长时间的伏案,用眼过度,他本就患黄斑变性的眼疾更趋严重,左眼近乎失明,右眼视力仅剩0 . 5;膝关节滑膜炎也越来越严重,走路已然离不开手杖。即便如此,他依然不知疲倦地领着大家编书校稿。几部大型文联史志推出后,不仅为文联工作提供了方便,更增强了大家对徐州文艺的自信。

  这期间,他还带领史料编辑组的同志,为徐州市文联的两位老领导佟苏丹、辛原分别编印了两本个人文艺生涯回忆录;为纪念徐州籍著名版画家王寄舟百年诞辰,编印《刀木风骨》纪念画册。为了画册的出版,他还精心创作了3幅书法作品,换来一些经费,以补充印刷资金的不足。

  建言献策,心系徐州文艺

  离职休养后,李石剑的心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文联。他时刻关注着文艺界的动向,思想之敏锐,连许多年轻人都自叹弗如。也正因此,徐州市文联的领导经常向他请益,一些协会的负责人也爱向他讨教。而他也从不推辞,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从事文联工作积累的经验智慧。

  徐州市文联依据形势、任务,经常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李石剑不顾年高、行动不便,只要接到邀请,每会必到,每到必讲。而大家也最爱听他的发言,因其绝非敷衍,他的发言有条理、有真货,满含真知灼见。虽然他平日待人处事非常随和幽默,可公事场合遇到原则问题,他毫不含糊,显露出刚直、率真的一面,颇有几分风骨。他时常在市文联征求意见会上,既充分肯定市文联的成绩,也对自己认为的一些差距与不足直言不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措施。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针对文艺界的薄弱环节,他呼吁文联要重视和加强文艺理论的研究与研讨,引导文艺工作者认真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文艺家的评论要敢于打破情面,不能只讲好话大话,不讲真话丑话,要力戒文人之间相互吹捧的庸俗浮夸之风……这时候,大家看到另外一个李石剑:他不再仅仅是一头“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了,而正如他的名字那样,有了石头的棱角、剑器的锋芒。

  大家都知道李石剑办法多,点子多,组织能力超群。他自己常说:是党培养了我,如果说自己还有点小能耐,就应当还给大社会,既然组织信任我,理应勉力干好。他那颗心是一直与时代共振的。退休后,仅全市的大型歌会,他就组织、策划了十余起,并亲自为之撰稿。比如“祖国万岁·庆祝共和国成立45周年”“爱祖国迎香港回归”“飞扬的国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信念火红”等。在徐州市文联召开第五次文代会期间,他主持了“雨润花红”文艺晚会的策划、组织及撰稿;徐州市文联喜庆成立65周年时,他策划、组织了徐州百名老文艺家成就展,并结集、编纂成《霜叶流霞·徐州市百名老文艺家成就集萃》书册。尤其今年夏秋,虽已86岁高龄,仍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接连帮助市文联组织、策划了“放歌新时代”歌会和“诗意中国”诗歌朗诵比赛会等,社会反响热烈。

  尽管为市文联编书修志、策划各种大型活动,花费了李石剑太多精力,他仍然挤出时间,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并频频获奖,连受好评,可以说离休之后又焕发了艺术生命的第二春。比如,他接连创作、出版了《流动的诗情》 《早开的迎春花》 《红叶碎影》 《彭城乐脉》四部个人作品专集及三部电视艺术片。在今年徐州市文联举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朗诵汇演中,他创作的抒情长诗描写淮海战役支前民工的《一车车大米》 ,感动了许多人。

  这就是李石剑,我粗略剪辑了这位文艺老兵的片段姿影。他依旧火热的青春般的激情,让我联想起著名诗人郭小川的诗句:“原无野老泪,常有少年狂。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