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莫扎特在,也许他也会忍不住试一下”
栏目:创作谈
作者:本报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部剧、一个观众, 15分钟“私人定制”体验,虚拟现实作品《捌》的导演、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现身说法——

“即使莫扎特在,也许他也会忍不住试一下”

  应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与歌唱家兼作曲家凯特·米勒-海德克携手带来的颠覆性虚拟现实作品《捌》连日来在京热演,并以独特、前卫的气质,给人留下科技味十足的视听新感受。日前,围绕音乐与科技、艺术与未来等话题,该剧导演米歇尔·范德阿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盘托出。

  米歇尔·范德阿在音乐创作中一直都走在现代科技的最前沿。在3年前举办的第19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的3 D歌剧《湮灭》第一次向北京观众展现了当代音乐的新潮流。如今,他的《捌》作为一部虚拟现实(VR)音乐体验剧,更是与众不同:每场演出只有15分钟,只容纳一位观众欣赏,真可谓是一种“私人定制”的音乐体验。对此,米歇尔·范德阿坦言,该剧的主题源自他和舞美设计的构思,想表现的是一种

  无限循环的思考。“而‘无极’和‘无限’究竟该如何表达,平实的舞台技术显然是力所不及的,于是最终落到了虚拟现实(VR)技术上。同时,这部作品更需要观众走进具有交互性的现场,手触碰到一些地方便会引发剧情的推进。 ”米歇尔·范德阿认为,“虚拟现实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有着创造高度个性化体验的潜力。我们使用游戏引擎构建《捌》的操作系统,以便我们对观众的动作和位置做出反应。观众可以更多地融入演出空间,并且成为演出空间的一部分。观众在《捌》中扮演的是一个积极的角色,在虚拟现实(VR)世界中行走,并与演出空间中的墙壁和物体互动。因此,这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并非每个人都会看到同样的场景。 ”

  “我的身份首先是一个作曲家,虽然我的确是一个‘技术控’ ,是个对技术痴心的‘男孩’ ,但我清晰自己的定位,这也是我艺术创作的排序:情感第一、音乐表达第二,技术虽然看起来是最炫目的,但在排序上一定是最后一位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作品可以在与我本人并不相同的文化国度里得以传播推广。因为作品本身的主题是共通的,全世界的情感是相通的。 ”米歇尔·范德阿表示,高新科技辅佐他的创作,但事实上他更喜欢特别“老的” 、似乎是“过时的”科技,“我会用16毫米的胶片来拍,甚至会用索尼最早的卡带机器来录制。技术无所谓新旧,它们都是辅佐创作的。也许十几、二十年后,回头再看今天的《捌》 ,那个时候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可笑,觉得这种技术太低端,但我相信即便将来技术过时了,看《捌》仍有感动,那才是最重要的。 ”

  米歇尔·范德阿是《捌》的作曲,也是编剧和导演。“作曲家和导演的身份需要平衡艺术和技术,我要做到的是让观众带走情感,而不单纯是被技术震撼。一部作品到底需不需要新技术?是用四重奏就能演,还是非得采用虚拟现实(VR)的四重奏?我想我会选择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我是一个艺术家,需要做本真的自己,不让科技架空艺术。因此,我并不希望大家觉得这是个先进的技术,这仅仅是我们作为创作者的一种探索、尝试和努力。我相信即使莫扎特在,也许他也会忍不住试一下。 ”米歇尔·范德阿幽默地说。

  “现实是怎样?虚拟是怎样?未来会怎样?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创作,通过我的作品带来一种思考。 ”米歇尔·范德阿认为,我们习惯了把虚拟现实(VR)作为游戏、作为娱乐的方式,其实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它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艺术创作,甚至艺术理念和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