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写好作品评论
作者:毛时安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写好作品评论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何为“好的作品” ?人民需要怎样的艺术?如何成为评论家?如何写好作品评论?我认为,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做到以下几点:

  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有崇高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评论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要深刻认识时代使命,正如北宋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评论家首先要有准确的价值定位,“为天地立心” ,用今天的视角和眼光去解读天地、宇宙和自然;“为生民立命” ,敢于为老百姓讲话,为文艺工作者讲话,要讲真话,讲家常话;“为往圣继绝学” ,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不断创新; “为万世开太平” ,拥有政治家的视野和抱负。从事文艺评论不仅要有能力、意志力和耐力,还要有才情、有运气、有力量,借助内因外力做出成效。

  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坚守文化立场,确保文化在场。在极速发展、前进的新时代,要用评论来表达对文艺发展的观点和思考,回应时代和人民的内在精神诉求。文艺评论家要有基本的文化立场,一是要有价值观,将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二是要有方法论,文艺评论要有形式逻辑、辩证逻辑,避免绝对化和片面化;三是理论和批评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基础理论修养,做到鲁迅先生所言“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同时要讲在点子上,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想法;四是不赞成、不认同过度的市场化;五是强调文艺最本质的属性即精神性,要作用于人类的心理、精神世界和灵魂,如老子所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代评论中的学院派注重理性、学术深度和言出有据,但要有现场感,对现场的文艺作品要有穿透力的把握;社会派评论鲜活生动,接地气,但要加强学院理论教育修养。不要强行拆分学院派和社会派,而宜辩证看待蹭热点、时评应景的话题,并且了解自然科学的最新动态,帮助在品评作品和认知世界时产生强大的穿透力。

  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转换话语方式,实现青春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中华民族是青春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青春的国家,始终葆有青春的力量。这个时代和受众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戏剧、美术、曲艺、舞蹈、杂技等艺术面对的是新一代的观众和群体,必须转换话语方式。现在不少评论的讲话方式、语汇概念还是老式的,脱离了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评论要有青春的表达。

  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从“高原”迈向“高峰” 。我从事文艺评论已经四十年了,和无数文艺工作者一样,这一路走来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努力。一代接着一代,像黄浦江的潮水,一浪接着一浪,生生不息地向着艺术高峰做无畏的攀登。在“几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为什么你可以成为评论家?如何成为优秀的评论家?当下文艺评论界与创作界同样面临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写好作品评论,一是眼光要准,辨别选题能否精准把握;二是准备要足,要有准确的思想,写文章之前要先在心里琢磨,或者和朋友交流,反反复复推敲,最后形成观点;三是评论要新,敢于挑战自我,每篇文章都努力写出新意,防止套路化、程式化;四是下手要狠,评论也是创作,要有文学性,旗帜要鲜明,观点要明确,讲得要有针对性,要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当下正是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需要文化繁荣发展,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思想准备,付出努力,都可望成为合格的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