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艺术家
共答全媒体时代文艺之问
——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办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开幕式嘉宾及专家合影

  “我们曾生长于农业文明时代,感受到它的温厚与保守、纯朴与恒常,我们却也在现代化的浪涛之中拼搏奋斗,才在工业文明中有一席生存之地。然而在我们刚可以喘一口气的当下,资讯时代、网络社会、 AI世纪来临了。 ”台湾作家杨渡所感受的,是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全媒体时代的人的“通感”。

  在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8.29亿、手机网民接近8.17亿——“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扑面而来的当下, 6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文联、澳门基金会主办的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办,以“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与文学”为题,广邀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学者艺术家共答全媒体时代文艺之问。

  全媒体时代来得猝不及防。仿佛一夜之间,“传播”便不再是纸媒、广播和电视的专属行为。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让“媒体”的定义失去了边界,也使“传播”不再局限于单方面的资讯释放,而是提供了多种途径的互动式的交流。“全媒体给文学和艺术带来的必然是下移。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说。

  文学与全媒体的融合极为典型——如今,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能与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与韩国电视剧并称当今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以前我们这一代看韩剧、日本漫画,现在美国人也开始看我们的网络连载文学,因为载体不一样了:人人都有手机,小说上传到网络上一分钟,可能就有上万人能看到。 ”网络作家黄卫认为,“仓廪实而能看闲书” ,也是全媒体时代文艺生态剧变的物质基础。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多地,电子书、有声书、电子杂志等新媒介,已与已有的出版模式分庭抗礼,甚至成为华文地区出版业界新的红海。

  据中国作协会员、澳门文化工作者吕志鹏介绍,澳门于2013年开始推出的“澳门文学地区”系列结合了多种不同艺术形式:沙画、影像、音乐和文学朗读……组合成多媒体文学片《青洲旧梦》 ; 2017年,莲花卫视组织的“读澳门”活动在岗顶剧院等文化建筑中,通过朗诵、诗歌、散文、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集合音与画的美感,传播和展现澳门多元文化特质。澳门创作人、澳门笔会理事陆奥雷亦说,澳门笔会成员近十年多次举办摄影与诗歌相关的展览,作家寂然、李尔、李宇梁等小说改编为《月黑风高变虫记》 《异色童话》 《乱世童话》等舞台作品,陆奥雷、懿灵的诗作被引用到葡萄牙南方剧团《故事的旅行·澳门篇》中,为澳门文学在其他艺术形式上的利用与转化开拓了方向。

  文学借助其他艺术媒介得到生命的延续,而全媒体更使文学得到受众的拓展——喜马拉雅等音讯平台在全媒体时代凭借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渴望解放感官、低成本高效率、时时伴随等天然优势,在这个时代得到巨大发展。据喜马拉雅副总裁、总编辑周晓晗介绍,有70 %的用户会在平台上听有声书,“用户听书平均听书时间由每天2小时到3小时的时间突破,代表了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也就是读者对文学、艺术的获取渴望,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多么值得振奋人心。 ”她说。

  “全媒体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使交互没有界限,传播无处不在,交互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成为接受者和评论家。连环画与大众的关系极为紧密,也极容易建立和实现交互关系。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画家李晨从2010年开始做架上连环画。他认为,把连环画用架上的方式呈现,可以借助画幅上的优势,更加深入地传达出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解决艺术家用来表现物象的精神品格问题。“走进展厅的连环画不仅仅增强了传播的覆盖力度,也实现了全媒体时代伴随传播而来的交互体验。 ”李晨说。

  吕志鹏认为,全媒体时代可以说是由精英走向大众的时代,文艺难以避免碎片化。因而短小篇幅、语言的直白和生活化将是文学与艺术的一种趋势。“互联网与文学、艺术,是一对很有意思的朋友,文学艺术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便已出现,而互联网是人类科技极盛时期的产物,它们一个家学源长、历久弥新;一个初生牛犊、势如破竹。而在今天网络发展至4G,我们即将迈入5G时代的时候,我们看到它们密不可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样态。 ”周晓晗说。

  “我们无意识地参与文艺作品的欣赏过程时,大数据就会反馈上去,而读者/受众至上的可怕之处在于,缺少思考的人就会被操控——受众参与变成了被受众操控” ,当下许鞍华正在导演创作的电影《第一炉香》 ,因为男女主角的选角而被网友吐槽为“第一炉钢” ,许鞍华必须在拍摄过程中给演员做更多的心理指导——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以此为例说,当文艺工作者还没有完成作品的时候,可能网络群众就已经参与了创作的过程。

  何冀平在创作《天下第一楼》的时候,是“人找资讯” :她走遍北京东西南北城的大杂院去访问三教九流;在北京南城荒僻的小胡同里,她找到正宗挂炉烤鸭的第三代传人田文宽。田文宽把何冀平带进了全聚德烤鸭店,她便开始在后厨体验生活。烤炉前的“体验生活”为何冀平打开了一个迷人的新世界,为了听懂厨师间的“行话” ,她专门去学习烹饪,还考下了二级厨师证书。而在如今这个“资讯找人”的时代,创作《明月几时有》 ,她和许鞍华看了三米厚的资料,“很多人看到电影最后梁家辉那一段都很感动——当年的游击队多数不在了,留下的零星几个人是当年十来岁的‘小鬼队’ ,现在他们就是开的士、做商贩的普通人,住在香港拥挤的窄街旧楼里,当年出生入死,如今没名没姓,一点不埋怨,一句‘都得吃饭嘛! ’就是心态” ——资料太多,何冀平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物、被人物吸引,选取一些真实事件和人物,集中、变化、添加、突显,重组人物关系,重塑人物性格。“我创作的黄金时期,正是出版业蓬勃发展、绘本产业方兴未艾的时期,是全媒体到来之前的预热期。 ”李晨认为,在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艺术全球化、视觉艺术图像多元化时代,手绘连环画所涉及对现实主义的新认知,将传统连环画的创作精神融入对新的社会生活的切入和转换,使手绘连环画这一有着传统形态的画种,因为保留了天然、无法复制的手工塑痕而能够持续刷新视觉经验,进而保持鲜活温暖的艺术生命力。它来自于慢生活时代,也来自最真切的生活,所以在今天,仍然可以触碰到人们内心最温柔的角落,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在全媒体时代,文字的跨越传播已不是什么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影响的广度可以靠标题党式的哗众取宠轻易获得,然而创作的深度,最终决定作品的持久度。 ”中国作协会员、澳门笔会理事袁绍珊说。周晓晗认为,内容为王的时代,文艺工作者不必排斥、也不必惧怕互联网的到来,双方都需要“三心二意” :良心、匠心、敬畏心,以及诚意与善意。“或许艺术家在创作中越不考虑读者,才越有可能从历史上下来。 ”许子东说。

  “不断变动,是我们的恒常。漂泊流浪,是我们的居所。 ”杨渡说,因为生活于巨变的时代,我们得以比较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网络时代与传统文明的关系,我们得以感受那变迁时的疼痛与欢欣、孤独与喧哗、勇气与脆弱、人性与人心的幽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