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无声却情重
——评校园话剧《雪落无声》
作者:陶永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无论从剧本主旨立意、情怀表达、情节设计,还是从舞台语言之美、细节的精雕细琢等方面看,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担纲原创的校园话剧《雪落无声》都可以称得上是现实主义题材话剧中的诚意之作。这种诚意不仅体现在深度思考生命的价值追求和精心打磨的艺术态度上,还体现在创作者们对于时代精神和艺术教育变迁的不懈探讨中。

  这是一部“戏中戏”的戏,是一部由现代话剧《家》引发的跨越百年、几代人关于爱和国家与个人命运思考的戏。 《雪落无声》以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某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变迁和几代艺术人的感情纠葛、价值追求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群大四表演专业的学生和即将退休的老师张健博教授共同排戏的故事。

  张健博教授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主动投身于时代洪流,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下乡支教,也正是在那里开始了他一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初恋。他的初恋情人是一位美丽、质朴、大方的林场姑娘——秀秀。那个飘雪的冬天,当恢复高考的大门打开的时候,秀秀是第一个也是最坚定支持张健博参加高考的人。张健博的身上呈现了“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命题。但是,他和秀秀的爱情也在时代滚滚的洪流中被“冲散” ,“雪落虽无声,人间有真爱” 。秀秀为了不耽误张健博上大学,毅然地拒绝了他的求婚,从此二人天各一方,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剧中,该校戏剧影视学院表演专业大四的学生们和即将退休的老师张健博进行毕业大戏《家》的创作。在排练过程中,师生之间既有艺术认知上的分歧,也有人生感悟的碰撞,其间还穿插着张健博心中那段尘封已久的爱情故事。在朝夕相伴中,张健博在专业教学和艺术熏陶中用自己的爱和包容,启迪、引导学生们深度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人间真爱的伟岸,最终让孩子们在成长的“烦恼与喜悦”中领悟到作为新时代的骄子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

  该剧以通俗易懂的叙事策略构架生活事件和人伦关系,从观众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窥探世态、彰显价值。这些特色主要集中在该剧塑造的众多人物身上。张教授一直没有成家,但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校园和学生,他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永葆青春,骨子里是一个倾其所有追慕“真、善、美”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恰好与优秀传统剧目《家》中主人公的性格暗合。张教授和秀秀的女儿赵紫薇不仅继承了父辈心怀大爱、精心呵护心灵家园的优秀传统,而且展现了独立思考、执著追求、个性鲜明的新芳华、新风采。该剧的首席编剧廉海平说:“我想用这样一种方式思考生命与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尊严与秀美” 。该剧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或明或暗,但都聚焦为一条主线:个体的生命必须融入时代前进的洪流之中才能定好位、谋发展,才能绽放异彩。

  剧本故事背后依托的是宏大的历史背景,个体命运同步于时代的变迁之下,呈现出价值观的碰撞、理念的革新和人生的选择。 《雪落无声》展示的曲折剧情虽属个案,但折射出了邓小平同志决定恢复高考决策时所展示的以“大人格、大气魄”为主要表征的“改革精神” ,更探讨了艺术教育在改革的洪流中应该守住民族的根基。艺术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教育,“学以成人” ,塑造成一个合格的艺术人才。这也是本剧传达给观者的值得回味的悠长思考。剧中现代师生部分,充满大学校园浓郁的生活气息;在闪回部分,又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纯美的往事。写实与写意交相呼应,舞台时间和空间转换自然,体现了作品朴实的诗意。这些对剧情的设计、舞台语言的打磨和诗意风格的凝练,让观者看到了创作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