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精神可视化
——谈陈大志的摄影
栏目:品味
作者:顾铮  来源:中国艺术报

藏地记忆 陈大志 摄

  初次被陈大志的摄影所吸引,是他的一系列作品中经过自己的研发所获得的独特的画面肌理效果。他研发的独特摄影技法被摄影评论家李树峰归纳为“反向区域曝光法” ,而且也得到陈大志本人所确认。从这个命名看,这显然是意识到了美国风景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名闻天下的“区域曝光法”而产生的极具针对性的一种摄影技法。一个“反”字,其“反”何在?从一系列的具体作品看,“反向区域曝光法”已经是与中国水墨画的气质与气韵如此般配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气息与特色的技法,内敛含蓄而又不失低调的奢华与丰富。由这一独特技法所呈现的富于特色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引发良好反响,赢得了来自各方的积极肯定。

  如果说中国水墨画所使用的笔法是来自于中国历代画家们对于中国山水景观从地域、气候至风土的精密观察与高度概括而加工提炼所得的话,那么陈大志的“反向区域曝光法”则是一种既有摄影影像效果又具水墨绘画效果的影像技法,是深思熟虑了摄影媒介的特质后所研发的再现自然风景的特殊表现技法。传统山水画中笔法(主要是一系列的皴法)被他的独特技法所体现出来的笔触所置换了。陈大志的“反向区域曝光法”技法,是基于摄影技术而成的概括自然风景的笔触性再现,既具有鲜明的摄影媒介的特色,又不损害他所要再现的对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陈大志的“反向区域曝光法” ,确实达成了如何把摄影这一西方科技的具体成果与中国文化的内在气质和谐结合并生产出独具特色的具中国文化气息的视觉效果的目标。

  陈大志所研发的这种摄影式的“笔墨”效果是如此吸引人,也吸引我,以至于我一度认为作为摄影家的陈大志,只是一个对于效果、画面的表面效果有兴趣而致力于研发摄影技法的摄影家。

  其实不然。

  诚如艺术评论家段君所言,“风光摄影是陈大志的起点,但不是陈大志的终点。 ”同样的,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说,研发摄影技法是陈大志的起点,但不是陈大志的终点。也就是说,在说到技法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只是一种手段?技法有没有可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陈大志,就是追求精神性表现这个目的?

  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在《时光褶皱》的展览标题下,具体分为“象外”“间隔”“平行之外”“寻觅”和“藏地记忆”五个部分。概括地说,是从自然景观、人的活动到精神世界三个方面展示陈大志通过摄影所要追求与想要呈现的东西。在陈大志本人看来,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他的现世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他通过摄影这一精神实践所逐渐了悟世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摄影可以说既是一个认识具体现实的不能再好的手段,也是一个既有可能成为阻碍实现某种精神超越的阻力最大的障碍,但也有可能因为其对于世界的透明的观照而成为实现精神升华的最佳契机。如果说人的活动与自然景观前两个方面在视觉上是可以从对于人的活动与自然的外部形态加以呈现来获得具体的印证的话,那么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具体化则是一个既仰仗客观现实的影像加以喻示却又要与内在主观取得某种妥协与获得某种认可的挑战。从根本上说,由五个部分所展示与展开的影像世界,就是在探讨作为精神媒介与手段的摄影的可能性何在。而这样的可能性的探索,则是以他的独特的摄影技法为支撑所保障的。任何技法,首先是人类精神的长考结果并最终体现于具体的媒材上,因此,它又具有披露人类精神的可能性。而研发能够表现精神状态与强度的技法,则只有既敏感于技法又不迁就于技法的人才可实现。

  《时光皱褶》这个标题,被赋予了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思考摄影以及精神视觉化的契机。陈大志通过对于过去一段时间里积累的作品的梳理,其根本努力,就是要打通“影像”“媒介”与“精神”三者之间的无论是由技术还是文化所产生的阻隔,将这三者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关系一元化,也同时通过将一个又一个单元中的现实影像的打开,呈现藏身于时光皱褶中的精神隐秘,从而将摄影家个人的内在精神与主观可视化。

  如果说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是借助科学理性,为了获得对于美国西部的坚硬峻峭的自然风景的丝丝入扣的描述的话,陈大志的“反向区域曝光法”则是对于孕育了中国文化的中国山水风光的具写意特质的温情赞歌。如果说,之前他的名为“反向区域曝光法”首先主要得自于对于他的风景影像的高度概括的话,那么,现在,这个技法有没有可能再扩展到其它领域的题材?也就是说,这个技法是不是一个具有对于再现对象与题材的普遍适用性的技法?事实证明,这次展览五个部分中的各个影像,都是以这个技法来最终成像,成功统摄了这些横亘了人、自然与精神的各个面向与题材却并无违和。显然,陈大志的“反向区域曝光法”经受了他所面对的世界对于这个技法所提出的复杂要求与严峻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向区域曝光法”的“反” ,不仅是对于已经成为了传统技法的“区域曝光法”的挑战,其实也是对于相比绘画来说并不算长的摄影传统的开拓。“反向区域曝光法” ,是由独特技法所实现的对于世界与精神的独特阐释的独特贡献,在未来也必将成为丰厚的摄影传统中的重要部分。

  在数码摄影大行其道的时代,摄影的可能性如何以及在哪里可以追究与体现出摄影家的精神品格?我们已经看见许多探索,也将看到更多的探索并且获得丰富的启示。在这当中,陈大志的探索对于我们思考摄影在当今的意义与价值,又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重要案例。

  (作者系中国摄协摄影理论委员会委员、策展人)

  新闻链接

陈大志摄影作品展现“时光褶皱”

  本报讯 5月24日至6月23日,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呈现“时光褶皱——陈大志作品展” 。本次展出的作品具体分为“象外”“间隔”“平行之外”“寻觅”和“藏地记忆”五个部分。从自然景观、人的活动到精神世界三个方面展示陈大志通过摄影所要追求与想要呈现的东西。

  陈大志2009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其独创的“反向区域曝光法”把中国水墨的笔法、墨法呈现于摄影技术中,从而在摄影作品中体现出具中国文化气息的视觉效果,把自郎静山一脉而起的中国画意摄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荣获第11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艺术创作类) 。在此之后,又充分利用这个创新技法积极探索扩展到各种题材,使其作品具有强烈个人语言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