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同志就是这个样子
——观花鼓戏《耀邦回乡》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刘正初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62年11月,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带职下放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浏阳。这是胡耀邦同志14岁参加革命之后的首次回乡。“故园三十二年前” ,会产生什么样的戏剧冲突?留下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大型花鼓戏《耀邦回乡》 ,通过“呷食堂” “借古书”“看大戏” “拒礼物” “回老屋”几件小事,再现了五十多年前的感人细节,讴歌了耀邦同志坚持党的原则、不搞特权、关心群众疾苦的崇高品德。

  革命领袖题材的戏曲作品,容易将伟人形象“脸谱化”“符号化” ,落入“高大全”的窠臼。花鼓戏《耀邦回乡》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以情动人,让舞台上的耀邦同志与生活中的耀邦同志完全一致。他谢绝大鱼大肉,到食堂排队打饭;他调研农贸市场,帮助农民推土车;他买票看戏并且与群众舞起了板凳龙……主演王亦文准确地把握住了耀邦同志的喜怒哀乐,娴熟地运用了花鼓戏艺术的表现形式,用丰富、鲜活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和口头表达,塑造了耀邦同志坚持原则而又亲切随和、不徇私情又情深义重的光辉形象,完整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良心” 。剧中的耀邦同志,戴着草帽,穿着灰色的中山装,衣领上的扣子是解开的,一副风尘仆仆、朝气蓬勃的形象。浏阳当年见过耀邦的干部群众都说: “耀邦同志就是这个样子! ”

  《耀邦回乡》不仅成功塑造了主人公耀邦同志,而且演好、演活了几个小角色,让整个舞台丰富多彩、摇曳多姿,令人回味和共鸣。

  比如县委机关食堂的事务长米仁义。他工作认真,善于思考,但是不通人情世故,爱书成癖,有几分书呆子气。当耀邦同志向他借书的时候,他犹豫再三,为耀邦出考题,答对了才肯借;同意借书之后,他一再嘱托要珍惜爱护,并且要打借条……耀邦同志心胸广阔,不计小节,慧眼识才,安排他下乡锻炼,而他认为是耀邦同志打击报复。在耀邦同志的关心培养下,他克服毛病,不断进步,终于得到了提拔重用。

  当“绿叶”的还有耀邦同志在家乡的亲人。福爹、福嫂是耀邦同志的兄嫂,耀邦同志参加革命曾经得到兄嫂的大力支持。刚刚从三年困难时期走过来,胡家老屋透风漏雨。在乡亲们的奉承下,福爹、福嫂对耀邦回乡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戏剧冲突就在这里产生。耀邦同志严词拒绝了公社出钱修建胡家老屋的提议,兄弟、叔嫂之间一时间产生了矛盾。耀邦同志掏心窝、讲道理、叙亲情: “此去征途千万里,百战之身回故乡。党把重担交给我,不是为一家一户享安康……”最终春风化雨,兄弟、叔嫂握手言欢。乡情、亲情、家国情……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耀邦同志对自己、对亲人似乎不近人情,但是这是历史的真实,也是艺术的真实。米仁义和福爹、福嫂等人,都是剧中的“绿叶” ,他们把“红花”衬托得格外鲜艳。在现实生活中,福爹、福嫂和米仁义他们,又何尝不是做着“绿叶”呢?剧中最后的唱词是这样的: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共产党人的良心,心心念念都在人民身上! ”面对《耀邦回乡》这台戏,面对耀邦同志,高山仰止之情油然而生。这台戏确实是开展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该剧的音乐、舞美、服装、道具、灯光都可圈可点。让浏阳观众十分感激的是,山歌、豆豉、蒸菜、板凳龙、土车子、花鼓戏这些浏阳元素都被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了剧情当中。当然,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笔者认为该剧在剧情上似乎还略显平淡了一点。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