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只有0.1厘米
——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表演创作谈
栏目:创作谈
作者:赵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中,演员赵波饰刘少奇(右)

  作为“80后”演员,能够有机会在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中饰演24岁到63岁的少奇同志,在少奇同志“承九死而后生,赴戎马而鞠躬尽瘁”的革命生涯里走一遭、拼一回,我觉得很荣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全景式展现少奇同志革命生涯的电视剧。可以说,从接到拍摄任务的那天起,每一天我都感觉使命在肩,为了演好这一角色,无论从内心还是外形,都要做好全面准备。

  首先,就是要演一个“人” ,演一个站在地上的、“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被供在神坛上的“国家主席” 。怎样才能把这个想法落到实处呢?我觉得,就是要把握好具体的人物关系:在娘面前,他就是“满崽” ;在宝珍面前,他是木匠大哥;在工友面前,他是刘代表;在毛主席和周总理面前,他是最亲密的战友;而在孩子们面前,他又是充满愧疚的父亲,等等。人物关系具体化,人物性格才能多面化,有血有肉。而在具体表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真情实感,演员自己不动情,观众是不可能被感动的。

  1000多场戏、 200多张通告单和全国多地的转场拍摄,为了塑造这一角色,我总共花费9个多月时间,包括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和后期配音。在北京, 6轮定妆, 7个头套,每个头套的完成至少需要10个小时以上;两个月的时间,我减掉20多斤,体重从143斤降到118斤,我要减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因为我与少奇同志的肌肉质感不同,我常年健身,他长期伏案。与此同时,我看了十几本与少奇同志相关的文献、著作,我给自己找到的最特别的一份资料是一套伟人扑克牌,里面印着108张少奇同志的照片,这是我所能找到的最全的少奇同志的照片集。因为历史的原因,少奇同志留给我们的影像和图片资料非常少,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发现和了解他的习惯动作和生活细节,例如少奇同志吸烟的动作,这个细节我就是在翻看扑克牌时注意到的。

  在我心里有一幅地图,里面装着少奇同志走过的22个省市。我还画了20多张位置关系图,帮助记忆台词。这部戏跨度将近40年,大部分情节都源于史实,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好几百位,这些人物的年龄、各个时期的职务,与少奇同志的亲疏远近等等都要搞清楚。另外,少奇同志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戏里也有很多表现。什么时期生的什么病,胃病还是肺病,病到什么程度,也都要搞清楚。由于拍摄的任务紧、场次多、年代跨度大,因而台词量巨大,这就要求我必须把案头工作做得极为详细,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库,把少奇同志每一个阶段的状态像骨牌一样,标好序号放进去。拍摄的时候,需要哪一张牌,就把它拿出来,准确地放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平均每天都要进行十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拍摄下;在一天当中, ABC三个组来回倒妆,多个年龄阶段混拍、“一天就是一辈子”的情况下,做到相对“准确” 。

  其次,拍摄这部戏有几大难点。第一,这段历史离我们很近,观众比较熟悉少奇同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一千个人心中未必有一千个刘少奇。这就要求演员首先要“像” ,等于给演员画了一个框。如果你出框太多,观众就会觉得这不是刘少奇;但如果完全在框里,观众又会觉得刻板、脸谱化。所以,什么时候必须在框里,什么时候又要突破这个框,给人物增添一抹亮色,让人物更加性格化,需要在塑造的过程中悉心把握。第二,年代跨度大。这就要求演员在把握角色的时候,要让人物从初出茅庐的青涩,逐渐过渡到老成持重的沉稳。要有清晰的人物发展过程,要让观众看到一个在实际斗争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少奇同志。

  那么,贯穿始终的是什么呢?我想到了两个词——一个是“干净” ,另一个是“爱” 。少奇同志的内心是极其干净的,只有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够写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那样的文章;才敢于在1930年的莫斯科,去指出共产国际的错误。要知道在当时的苏联,冒犯共产国际是有生命危险的。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一顶顶扣过来的“大帽子”面前,仍然敢于坚持真理。少奇同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悲悯之心” ,我把它称之为“爱” 。他有对国家民族的爱、有对劳苦大众的爱、有对亲人战友的爱,也有对党的事业的爱。以这两个词为支点,人物才有可能鲜明化、性格化,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有机地融入真情实感,而不只是戴上人物的头套、披上角色的衣服,却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讲当年的话。

  再有,就是台词量巨大,为了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感觉枯燥、乏味,首先要把能够加快的语速尽量加快,而更重要的是,要在意识形态上去接近少奇同志。很多台词,用现代人的眼光、直观字面意思,很像“新闻通稿” ,但作为那一代人,他们所讲出来的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面临国将不国的匹夫之责,更是他们的光明理想与坚强意志!所以,演员必须要读懂他们的信仰来源,回到那个时代,明晰他们心中的伟大信仰。剧中所提到的那些被捕、牺牲的同志、烈士,绝不是一个个冰冷的名字,而是昨天还有可能坐在我们身边,今天却天人两隔的战友、爱人。每一次的永别,都是扎在心上的深深一刀,血流不止、泪流成河。演员只有读懂了这些,才可能做到以情动人,观众才会跟着剧中人物走、跟着剧情走,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我所做的一切准备和努力,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接近我心中的少奇同志。我希望,我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只有0.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