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秀”之美
栏目:发现
作者:陈履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通过隧道眼前豁然开朗

  距离日本京都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美秀博物馆的美是多方面的,不一而足。每个走进它的人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可是对美的感受几乎是相似的,只是美在每个人面前的表现不一样而已。

  美秀博物馆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著名作品,而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它的美在于其独特性。对于绝大多数博物馆来说,它们的结构方式和呈现样态大致是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而美秀博物馆处于深山之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一片寂静的土地上独立存在着。沿着崎岖的山路到达终点,下车后并没有看到博物馆,而是到达游客中心,这里卖门票和纪念品,也是餐厅,还是博物馆摆渡车上车点。从这里出发,不管是乘车还是步行,到达博物馆都要依次经过隧道和桥。

  美秀之美在于建筑。与之关联的隧道和桥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它们共同串联起了美秀博物馆的美。虽然,世界上与桥相连的博物馆并不只有美秀博物馆,比如美国威斯康星的威尔沃基美术馆前就有一座专门与馆入口相连的桥,但既有隧道又有桥梁相连的博物馆可能不太多。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博物馆的时候是如此认真地对待隧道和桥,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连接博物馆的交通。

  桥头和博物馆的大门并不是正对着,而是有一点偏,符合风水的基本理论,因此隧道也不是笔直的,其设计体现了贝聿铭建筑思想中的很多方面。他不仅吸收了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把他家乡苏州园林中的景致以及观赏的方式带到了这里。走到桥上看看两侧的风景,那种惬意的感觉,那种远离艺术而达到自然的境界,可以想象陶渊明当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情境。

  通往美秀博物馆的隧道是美丽的。通常山里的隧道样子简陋而且几乎没有装饰,而贝聿铭先生的设计将博物馆与山与自然紧密相连,其对材质的运用改变了建筑基础材料直接呈现的方式,因此,外表材料的反光及其路线的蜿蜒,都体现了苏州园林那种曲直、幽深以及神秘变化的特点。而那种间接的美在隧道之中,因为空间高大,给人以一种宏大的气势。实际上这也在空间上与博物馆的空间拉开了距离,但精致的呈现是一致的。

  通过几个自然流畅的弧形弯道之后,游客眼前一亮,看到远处的洞口——一扇苏州园林中经常出现的圆形门。当到达隧道口的时候,当这扇圆形门越来越近的时候,人们会看到洞外的风景在逐渐离开框定之后的自然,心情随之豁然开朗、心旷神怡。这是陶渊明所说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但接下来看到的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而是空旷的山色,并无车马喧。

  按理说,我去美秀博物馆的季节正是山中樱花盛开的时候,可是这里没有一点樱花的色彩。毫无疑问,即使没有樱花,美秀博物馆也有一份独特的美,尤其是隧道口两旁的树木,那种灰色调,那种枝条编织的朦胧,是很多艺术家所追求的,也是日本人喜好的那种灰色调情感之本源。隧道的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完全契合,构成了贝聿铭先生美学的基本思想。初春的绿夹杂在初春的灰色调之中,共同谱写了一曲绿和灰的交响曲,构成了一个没有樱花而独立存在的世界。显然,山中没有樱花的红正是它的另一个特色。对于美秀博物馆而言,有樱花的时候,它很美;没有樱花的时候,也很美。而作为旅游,不期而遇是一种美;如果期望没有实现,偶遇其它依然是一种幸运。

  行走在这美妙的隧道中,人们往往会一步三回头,回头看看逝去的风景现在如何。当回首看到美秀博物馆低调的主建筑入口时,依然可以通过这个隧道看到与之关联的部分。或许,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这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的山,就是美秀博物馆。美秀博物馆就是如同桃花源一样的天堂。

  这些美,共同构成了美秀博物馆的独特性。实际上,博物馆建设的具体要求有很多方面,美秀博物馆的际遇就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种种契合,成全了一座伟大而精致的博物馆。

  显然,在欣赏博物馆整体的时候,如果还有与之关联的内容是不可错过的,但人们往往会错过。博物馆之旅的丰富性可能还在建筑师给我们预留的部分,这些预留部分正是博物馆之旅中需要特别留意的内容。对于每一位观众来说,来到美秀博物馆,如果仅仅是乘电瓶车路过,那可能是一个遗憾。有意味的观光之旅,往往需要用自己的步履慢慢丈量美学的长度,在美秀博物馆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