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生与死的对话
作者:万建中  来源:中国艺术报

绵山挂祥铃民俗 本报记者 张志勇 摄

  在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的春季,最受民间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清明时节是“生”的季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可人们却想到了“死” ,想到了死去的亲人。所以,清明是将生和死结合在一起的节日。意识到死亡的存在,思念死去的亲人,人们才会更好地生,生得更加努力和充实。同时,通过到墓地祭拜祖先和死去的亲人,祈求亡灵保佑当年能够获得好收成。而扫墓本身就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行为,是张扬生命力的活动,洋溢着珍爱生命的意味。

  扫墓这一习俗本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中国的满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兄弟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有一些少数民族清明节过得比汉族更隆重、更有味道。壮族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届时要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等到祖坟去上供,行拜礼。土家族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家里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

  清明节的一个重要节俗是扫墓祭祖,追怀祖先。而这一节俗和中国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相连。如今,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四海为家”的情况增多是人们对清明节的观念日渐淡漠的主要原因;同时,清明节包含的“崇孝敬祖,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观也将失去一个重要的传播平台。政府顺应民心,改变了节日放假制度,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期,使得身居外地的儿孙有时间回老家扫墓。面对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可以提升清明节日的现代意义,让一代一代的人自觉接受这些传统节日中渗透的文化精髓,从而使清明节日所承载的传统道德观念得以延续。

  前几年,笔者曾经参观北京昌平区的一个陵园,看到一个墓群,竖着四五块墓碑,但只有一块墓碑刻有名字,其他的都是空白。问墓地管理人员,才知道这是一家人买下的,每个家庭成员甚至包括小孩都有百年之后的安身之所。每年清明节这一天,大人都会带着小孩到陵园为自己擦拭墓碑。可以想见,这家人会过好每一天的,因为他们能够时常意识到生命之短促。中国人谈“死”色变,平时也不愿意去光顾墓地。其实,有空应该去墓地走走,缅怀逝去的亲人,在生与死的对话中,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

  清明节起初并没有祭祀先人的习俗,但后来它逐渐与前一、二天的寒食节交汇融合。寒食节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后来与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相附会,寒食节扫墓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两个民俗节日交融后,禁烟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明节是一个阴郁的“欲断魂”的节日,总是和扫墓、上坟等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其实,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其起源还是在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它都不是一个只带给人们无尽的追思和伤感的时节。这个节日与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一样,蕴育着中国民众的和谐观念。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包括今人与前人之间的沟通。扫墓、上坟等祭祀活动实现的自然是今人与前人之间的沟通;清明之时,同祖共宗的亲友借祭祀之机相会,共叙亲情,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在大地回春,万物勃发的清明,人们走出家门,到户外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其实是人与大自然的沟通。在传统社会的清明时节,人们去踏青,玩蹴鞠,放风筝,还有荡秋千,而因为清明时节处处荡秋千,有些地方甚至将“清明节”也叫做“秋千节” 。

  虽然近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风俗正被人们渐渐淡忘,但是,清明节荡秋千的情景还历历于很多现代人的记忆。那时,一到清明节,男女老少都开始兴奋起来,壮小伙们都等不及,个个跃跃欲试,准备亮出绝活,一显身手,而大姑娘小媳妇们看起来更高兴,她们穿着花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的甩着一条大辫子,系着红头绳,还插上鲜艳的花朵……在村里的空地上,早已支上了秋千,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经过漫长而寂寞的冬季,整个村庄都仿佛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一下子活跃、热闹起来。

  (万建中 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