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实践传承
作者:萧放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古老的农事节气,同时也是取代古老寒食习俗的重要的民俗节日。它是中国人自然时间观念与人文时间观念的融合,它在古代中国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清明依然地位突出,但我们如何传承清明文化值得认真思考。

  首先是清明文化的家庭传承。墓地祭扫是清明民俗的重要主题,对于清明祭扫传统的继承,是保持与传承中华礼俗的重要实践,是弘扬家风家训,培育道德与良知的重要途径。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我的父亲就扛着锄头、提着竹篮,带我们兄弟上祖父坟地祭扫。父亲的竹篮里面除了一叠叠黄表纸、一把红色的线香与一挂挂小鞭炮,还有一把砍刀。我没见过祖父,他在我出生前就已去世。我们虽然只是知道祖父的名字,但每年清明必须上墓祭扫,父亲带着我们清除杂草,修浚坟沟,擦拭墓碑,叩头祭拜。同时会给我们兄弟讲讲祖父为人处世的故事。在我的父亲去世之后,轮到我带着儿子上坟。儿子同样没有见过他的祖父,但他也跟着拜得有模有样。孝道伦理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相传。我们湖北老家有句俗话说:“屋檐滴水,点滴不移” ,它常常被用来规训人们,文化的惯习是一代一代复制的,善因即有善果。

  前些年我在台湾辅仁大学任客座教授,有机缘体验新竹客家人清明扫墓习俗。那天风雨交加,我跟随朋友去参加扫墓活动,我们到达山坡上她的外婆墓地时,看到一群身穿塑料雨衣的人正在挥刀砍伐墓园附近的荆棘,原来朋友家的亲戚已经提前来到。朋友介绍,他们家扫墓的日子永远定在清明前这天,不需事前约定,大家风雨不改。大家在聊天中,培好了墓土,压上金纸,摆上鲜花果品,跪拜致祭。大陆与台湾虽然风土不同,我们共享着同样的中华家庭文化传统,清明祭祀各尽其诚。

  其次,清明文化的社会传承。我们的清明家祭,随着历史的推移、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到当代社会的先贤祭祀与先烈纪念。记得上小学、中学时,我们学校后山坡就是革命烈士陵园。每到清明,学校就会组织祭扫,至今印象鲜明。进入21世纪以后,为了在新的环境下,传承清明文化,政府与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推动工作,各地结合清明开展祭祀先贤、纪念先烈的活动。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师生组织了高校清明文化联盟,致力推动校园清明文化传承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传统礼俗与岁时节日本科通识课程,每年结合春季学期课程,与民俗学社同学一道,组织开展清明祭祀陈垣老校长等先贤活动。我们让同学自己撰写祭文,自主安排礼仪程序与活动空间,在清明时节,以集体祭拜的方式,致敬先贤。这样的清明文化传承方式,既是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校园传承,也是提升大学精神文明,培育学生荣誉意识,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有力举措。

  第三,清明文化的网络传承。这种传承方式超越了家庭与一般社会概念,它以其跨越时空的方式营造了新型社会关系。当代社会是网络全覆盖的社会,伴随着科技发展的清明文化传播与实践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人们远离故乡,也能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体验与参与家乡的祭扫活动,或者是参与遥远的中华先贤的祭祀大典。还有一些网民为了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会在网上设立虚拟祭扫空间,点蜡烛、献花,摆放祭品,进行清明礼拜。以虚拟空间替代实地祭拜,虽然没有实地感觉真切,但它的情感表达同样是真诚的。它不仅极大地节约了物力与交通往来成本,还有超越时空的传播力度,让清明文化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海外华人来说,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更有助于增强他们与故乡的联系,共享清明节日文化。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