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戏剧
作者:宋宝珍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回顾新时期戏剧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正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大潮,肃清了“文革”文艺“假、大、空”的遗毒,恢复了中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1978年9月23日宗福先编剧的4幕话剧《于无声处》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小剧场首演,在“四五运动”尚未平反之时,此剧将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欧阳平,当成正面形象塑造在舞台之上,“用文艺形式把‘四人帮’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说出了亿万人民心里要说的话,表达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强烈感情” (1978年《文艺汇报》全文刊登《于无声处》剧本时,由史中兴执笔的编者按语) 。

  改革开放之初,“文革”影响还在,现实困难重重,当人们不得不面对困境、思考人生时,话剧的思想启蒙和社会批判的价值迅速恢复,创作热潮开始涌动: 1979年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七场话剧《报春花》 (崔德志编剧,刘喜廷导演) , 1980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10场话剧《陈毅市长》 (沙叶新编剧,胡思庆导演) , 1981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5幕话剧《明月初照人》 (白峰溪编剧,陈颙导演) , 198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4幕话剧《红白喜事》 (魏敏、孟冰、李冬青、林朗编剧,林兆华导演) , 1985年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无场次话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刘树纲编剧,田成仁、吴晓江导演)等。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短暂的“话剧热”之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话剧观众锐减,剧场逐渐冷落,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危机” 。危机固然令人忧虑,但也意味着转机,话剧工作者开始探索艺术发展的新路,开放的、深化的现实主义戏剧—— “探索剧”开始出现——从艺术思维到表现形式的全面探索新路。以1980年出现的《屋外有热流》为标志,涌现出一批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的话剧,如《血,总是热的》(1981)、《车站》(1983)、《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1983)、《WM(我们)》(1985)、《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1985)、《野人》(1985)、《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1985)、《狗儿爷涅槃》(1986)、《中国梦》(1987)、《桑树坪纪事》(1988)、《天下第一楼》(1988)、《死水微澜》(1990)、 《鸟人》(1993)等,这些戏剧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上,具有双重探索意义。

  刘锦云编剧,林兆华、刁光覃导演的《狗儿爷涅槃》表现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深厚感情,对于富裕生活的本能渴望。但极“左”的农村政策,却使他的人生曲折多艰,心灵饱受重创,以致精神迷狂。狗儿爷身上既蕴含了传统农耕文明积淀的朴实与勤劳,也显现出农民无法走出历史困境的悲剧属性。

  陈子度、朱晓平、杨健编剧,徐晓钟、陈子度导演的《桑树坪纪事》把人们在“文革”时期极端贫困的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狭隘、自私、倾轧、狡猾等落后的国民性,放到现代戏剧的表现时空中,进行具象而深入的揭示。

  何冀平编剧、顾威导演的《天下第一楼》 、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剧中人所承受的心灵的、情感的、精神的隐痛。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话剧继续探索着民族性、现代性的艺术进程,围绕着变革时代出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进行人性反思,出现了立足当代、关注现实的一系列优秀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剧目,如李宝群的《父亲》 《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 《万世根本》等。戏剧刻画普通人真实、美好的人性,表达人民对人生美好的憧憬、追求、向往。

  2015年国家话剧院以“原创、艺术、人民、时代”为主题,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 。近年来,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以红色历史为素材的戏剧创作明显增多。主要有: 《谷文昌》《干字碑》 《热土》 《热泉》 《麻醉师》 《焦裕禄》 《共产党宣言》 《古田会议》 《从湘江到遵义》 《三湾那一夜》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现实主义戏剧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并出现了新的嬗变,现实主义的戏剧并没有过时,而是在吸纳各种现代艺术手法的同时,强化着自身的艺术生命力,正所谓“无边的现实主义”。

  (宋宝珍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