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来源:中国艺术报

    “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既有面对听众的声情并茂、音像结合的立体宣讲,又有宣讲团与当地文艺工作者的互动座谈。与会者也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向艺术家提问,而艺术家们就基层文艺创作、文联工作等具体问题做出了细致认真回答。这些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或许在某个侧面反映了全国文艺界尤其是基层文艺界的声音。

姜昆

    姜昆答问

    问:如何能发现接地气的创作视角?答:创作要把身子投进去,扎得足够深。比如曲艺,曲艺还是要找准受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曲艺形式要深入地、精准地服务好自己的目标对象,不要盲目求大、求全,现在说中华文化走出去,能走出去当然是好事,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我们的艺术特点,有的语言艺术走出去,人家根本看不懂,文化折扣太大,那么走出去的意义就远远不如服务好自己的文化受众。同时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像手机广播APP有很多听众在听,艺术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些新平台。

  问:中国文联开展的此类宣讲,和之前参加过的曲艺类的主题培训班都让人受益匪浅,能不能让此类活动更多一些?

  答:相关活动中国文联一直都在做,但地方文联也可以发挥能动性,积极组织相关类似活动,让更多基层文艺工作者受益。

吴为山 

  吴为山答问

  问:很多地方都有红色文化的根基,如何挖掘这些素材?

  答:近10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个时段,不能把红色文化和历史区分开来。历史让所有伟大的人、思想、理想情怀汇聚在一起,在红色文化里有集中的体现。我们要多去了解、感受大背景之下深刻的历史阶段,进行提炼创作。表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要只作表面的、场景的描述,既要考虑到历史现实,更要考虑包含在现实和历史场景里的人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意志,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更深刻。要挖掘红色题材的精神价值,要用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来区别于前人的创作。不要光追求“大” ,在表现“大”的时候要注重关注细节,学会从小处着手,打造真正有温度的作品。融入情感,不仅仅是个人情感,还有中国共产党集体的情感和信念。

岳红

  岳红答问

  问:您是怎么塑造接地气的角色的?

  答:改革开放40年了,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但是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人们是需要这些精神食粮的,需要我们走到他们当中去。我们每天在剧组拍戏,其实生活的范围很小,作为一个创作者、一个文艺工作者,你需要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美好,你才可能塑造出大家喜欢的角色,才可能塑造出接地气的角色。

黄豆豆 

  黄豆豆答问

  问:您是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的?

  答:舞蹈是一门不能作假的艺术。我1995年18岁进上海歌舞团。刚进团时,是年纪最小的,后来一起练功的人越来越少,有一天发现只有我一个人。我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这还有两个人,你看镜子里还有一个人。有一次和少年宫的孩子一起跳《闪闪的红星》 ,有人说你看这个孩子像谁?我才想起,她爸爸是我在上海歌舞团带的第一批演员。那天晚上孩子爸爸作为退役的舞者发朋友圈说:“20年前老王陪你跳, 20年后小王陪你跳,而且还都是同一个节目。 ”团员在下面留言:“潘冬子还是原来的潘冬子,可‘红军战士’已经是‘第二代’了。 ”我内心既有一种喜悦,同时也有一种责任感。一个舞蹈演员只要在未来的日程本上还有一场演出,就必须要坚持一周六天的训练,因为只有坚持严格训练才能保证舞蹈的质量。必须得吃得起这份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舞者。

吴元新

  吴元新答问

  问:非遗传承人怎么应对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制作?

  答:对于非遗项目,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但一项民间技艺,真正去研究、传承的话,仅仅依靠国家给予的经费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不断创新,吸收传统技艺,推出文创产品,融入现代生活,适合老百姓需要,这样才能深入到千家万户,只有老百姓喜欢,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传承者要到民间去,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市场需求大了,制作生产的现代化是必然的趋势。机器生产实现了低廉的价格、大量的销售,但今天,很多人依然会重视纯手工制作,当大量的产品都由机器批量生产之后,很多人会回过头来寻找民族的根和魂,寻找传承人用手工技艺、融入情感制作的有温度的作品。所以传承人一方面要坚守、传递这种工匠精神,感召大家一起珍爱、保护我们的手工技艺;另一方面,要为后代留下手工技艺的遗存。

居杨

  居杨答问

  问:如何看待纪实摄影在拍摄理念和拍摄方式上发生的变化?

  答:传统的纪实摄影更忠实于对事实的记录,现在有一些现代的方式,不是仅仅记录事实,还以影像表达记录事件给人的感受,比如一场海啸过后,传统的纪实摄影可能会拍摄灾难的惨状,现代的纪实摄影会在影像中表达人的内心对自然的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孤寂感等等。好作品的判断标准在于照片是不是有吸引力、震撼力,让人们看了产生回味,引发某种思考。

  好的纪实摄影是有时代印记的,像改革开放初期拍摄的农村,记录了当地的贫困,很多摄影家现在还那样拍,其实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的农村可能是广场舞的农村、小汽车的农村,摄影人应该拍摄这个时代的农村。

奚志农

  奚志农答问

  问:拍摄野生动物是一项艰苦的事业,是什么让您能够坚持这么久?在拍摄野生动物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说到底,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热爱,伴随热爱的是责任,随着了解的深入,更加责无旁贷地继续这项事业。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15年来开堂第一课特别强调的,就是在照片和野生动物的安全之间,必须把野生动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家也有所耳闻,早年有一个地方长了一棵很好的树,有的摄影师拍完以后觉得“我的作品应该是绝版” ,就把树给砍了。在鸟类拍摄方面,我们也总能听到不好的消息,为了拍到一个好的画面,在鸟类繁殖期,干扰鸟类的繁殖,把鸟巢附近的树叶、树枝剪得干干净净。这些人自以为拍到了温馨的画面,全然不顾失去隐蔽的幼鸟可能面临的危机。更有甚者把小鸟抓来,用胶水把小鸟的脚粘在树枝上。永远要把野生动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的初心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让更多的人来关心环境和自然。对自然有敬畏之心,这一点是作为自然摄影师起码的标准。

何沐阳

  何沐阳答问

  问:同样是融入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 《青藏高原》 《月亮之上》等作品一经问世广为人知,而更多的同类歌曲却没有广泛地流传,这是什么原因?

  答:现在资讯量太大,信息接受呈现分众化、碎片化的样态,没有权威的传播渠道和发布平台,网络节目、自媒体分流了很多受众,电视台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一首歌想要脱颖而出非常困难,这是所有作品都面临的问题。

  每天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海量的,现在老百姓每天刷微博、微信,接收信息的窗口太多了,那么多新歌,能让他们听到一两首很不容易。一些部门和机构需要转变思路,不能像从前一样只抓作品创作,创作好作品的同时要考虑到怎么推广,推歌要趁热,不能一下子推很多,否则受众会抓不住重点,没有时间去沉淀。好的内容还是要找到好的平台,在创作的同时要把推广手段想好,比如配合MV一起发布等。

  本版文字由宁津、小宝、何安整理

  本版图片由宁津、小宝、何安、河北文联、戚洪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