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仰和素养谈起
作者:刘琼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是一个体验独特、经验丰沛的时代,但很遗憾,在创作素材和底料都很充足的背景下,我们却异常焦虑。这个时代能不能产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大师?我们的文艺创作是否匹配这个时代?我们的焦虑并非杞人忧天,结合文艺创作历史经验,审视文艺创作现状,我们对文艺创作主体建设存在的信仰和素养问题不能不有所警醒。

  作家艺术家既是蓄洪的入口,也是泄洪的闸口。水库水位高低和下游的水量,很大程度上由他们决定。毫无疑问,什么样的人,会写出、演出或画出什么样的作品。作家艺术家通过文艺作品塑造人,首先要塑造自己。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我们要想创作伟大经典的作品,首先必须解决作家艺术家的观念认知和情操修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给老艺术家牛犇的回信指明了从艺做人和信仰、情怀、担当的内在联系。信仰是一个人日常关切中最具有深度的部分,也是最执着的部分。情怀和担当是一个人素养中最具有色彩也是最高级的部分。信仰、情怀和担当是创作主体创作前的精神、思想和理念准备,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解决的是做人的问题。从艺和做人不能分,没有信仰,没有情怀,没有担当,就没有大艺术家,没有大作家。文艺创作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准备充分、水到渠成,而不是用看起来眼花缭乱实际上硬挤硬凑的模式化表达来堆砌,来耍花活。从艺做人应该是同构的,是一个整体。“立言先立德” ,崇文尚德,德艺兼修,不断提升人格和精神境界,既是对创作者的要求,更是伟大作品诞生的条件。信仰和认识不足,必然情怀欠缺、担当不够。艾青当年写《大堰河——我的保姆》 ,正是出于家国情怀和对人民的热爱。

  每个人都有信仰和素养的问题,但作家、艺术家的信仰和素养问题尤为重要。这不是对他们的苛刻,这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或者献身的事业,不容马虎。我们曾经马虎过或宽容过,认为作家、艺术家的一部、几部作品出不了大乱。在这种思想主导下,我们会忽视创作主体的自身塑造,会轻视这个职业,到头来吃到的苦头走过的弯路并不少。今天重提信仰和素养问题,实际上抓到了软肋。

  (刘琼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