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岩刻的美与厚重
——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二届国际岩刻艺术双年展举行
栏目:聚焦
作者:本报记者 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回望远古印记一  关宏臣

  “阴山秘境三件宝,岩刻、长城、阿贵庙”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的阴山沿线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岩刻,早年叫做岩画。巴彦淖尔现存阴山岩刻5万多幅。如何实现对岩刻的活态传承?岩刻与当代艺术创作如何相结合?近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阴山岩刻艺术馆举行的“一带一路”相约巴彦淖尔——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二届国际岩刻艺术双年展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艺术家以阴山岩刻为创作灵感,以油画、中国画等艺术形式呈现出他们对岩刻的感悟。

  本次展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巴彦淖尔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美协主办,展出了来自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希腊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内数十位艺术家,以岩画为主题的艺术作品160件,充分呈现了“塞上江南”巴彦淖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岩画艺术。

  阴山岩刻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阴山山脉及其北部草原的山壑岩壁上,属于北方岩画核心区域。目前,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中旗、后旗及磴口县境内,发现156个岩刻分布群,其中较密集的分布区19处,有岩刻5万余幅,被誉为“千里画廊” 。阴山岩刻作为河套文化的重要元素,历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直至近现代,以起始早延续长、图像内容繁多、人面及动物种类丰富、分布面积广等四大特点,成为阴山岩刻区别于世界各国岩画的关键所在,堪称中国北方民族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世界岩画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包银山曾参观过磴口县格尔敖包沟和阿拉善曼德拉山等地的岩画。他表示,人们经常说艺术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如果真有这样的艺术,那非岩画莫属,岩画是真正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和民族的艺术形式。在国家全方位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寻找共同合作发展切合点之际,巴彦淖尔市以岩刻这一相同的文化符号作为共同的创作主题,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激活岩刻艺术内涵,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史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近十年主要研究领域是岩画。艺术家如何理解岩画,这给了她一个非常好的启迪,“岩画有一种美和力量,但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它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然而艺术家的表述是相通的,用绘画艺术表现会比较容易。 ”

  本真、原始,是大多数艺术家看到岩画的第一印象。希腊美术家协会会员、希腊画家和雕塑家瓦盖里斯·瑞纳斯最初看到这些岩刻时,感到由衷的敬意和发自内心的激动,“我从这些岩画上看到当时人们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是艺术家最本源的东西,是人类对生活感情以及对周边的自然发出的最早的声音和印迹,这些对艺术家来说是今后艺术创作的源泉。 ”

  在张亚莎看来,这种吸引力源自岩画拥有美的力量,“岩画表现的题材很少,而且技术性不强,但它却拥有美的力量,这可能一是历史原因,时光的雕刻增加了岩画的厚重感,这是当代无法比拟的;其次它是集体艺术,所以岩画有特别的力量和深厚的感觉。 ”

  虎豹牛羊、人物舞蹈、放牧狩猎……艺术家们将这些岩画题材借鉴到自己的作品里。可以看到,这些作品仅仅停留在反映现在岩画内容的层次上,这也与当前岩画研究的现状有关。“看懂岩画好像很容易,但是什么时候、什么人、为什么创作的,我们都不太清楚,这种困境是因为我们无从拿到证据。没有证据的研究,其科学性就会受到质疑。 ”张亚莎说。

  这种现状使得艺术家们只能从表面上感知岩画的形式,而无法从当时人类的环境和精神去研究、解读它。这也激发了艺术家们对阴山岩画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瓦盖里斯·瑞纳斯发自内心地希望能从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各个角度来加深对阴山岩画总体的认识和传承。“我们特别需要这种深入的认识。因为只有在这种深入研究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阴山岩画放到世界范围内与同类艺术进行比较。 ”

虽然对岩画的研究还任重道远,但眼下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寇月朋的话也许具有借鉴性,“远古时期的岩画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岩画反映出的人类本真与艺术到底反映的是什么,对我们的教学和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启示。因为,艺术创作本身是天真、浪漫的,是归于本真的。绘画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我们透过岩画聚集在一起,就是这次展览的意义。 ”

岩画印象  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