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儿童观”开始——
儿童历史百科绘本新书发布
栏目:推介
作者:本报记者 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远古时代,没有锅怎么做饭,没有车怎么搬家或托运货物?粮仓是怎么来的?唐朝也有“冰激凌” ?……历时3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撰稿,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绘制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于近日举行新书发布。首批出版5册绘本包括《家,我们从哪里来》 《大河,我们的开始》 《商贸,从贝壳到丝绸》 《我们怎样走遍世界》 《我们祖先的餐桌》 ,涉及“商业贸易”“大河文明”“交通发展”“家族家庭”和“饮食文化” 5大主题。

  这套历史百科绘本从食物、交通、家的演变等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入手,让抽象的历史概念具象化,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在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看来,“最近几年童书市场虽然非常繁荣,但问题也很多,大家都呼吁加强原创书籍的出版,同时绘本是现在最受关注的类型,这套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这套书并非虚构,它是知识性的读物,满足了孩子们阅读多元化的需求。文物和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用这些载体讲故事,向孩子传递这些历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已开始在公共教育课程中引入“绘本”形式并很快形成“稚趣系列”课程,一经推出便很快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20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人民邮电出版社旗下的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达成出版协议,计划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稚趣系列课程”为蓝本,用儿童绘本的形式陆续出版8册历史百科图书,以弥补此类型原创图书的空缺。

  如何真正从儿童的视角写故事?如何找到考古学术的专业性与儿童语言的平衡点?如何增加整体叙事的画面感?这让丛书主创人员之一赵菁回顾起创作过程时感叹:“比生一个孩子还要难” 。

  “过去以文物历史为题材的儿童读物往往是通史叙事的方式,或者以单个的文物为主体来讲一个故事。这些叙事的方式都是以知识为起点。 ”赵菁介绍,本套丛书在策划之初就建立了绘本的“儿童观” ——以孩子的需求作为创作起点,首先勾勒出一个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故事场景,然后再为这个场景挑选适合的文物资料进行填充,用大量插图还原文物存在的最初场景, “可能一个简单的场景里就包括了多个文物原型,看似不经意,其实是有可靠的文物作为支撑。 ”

  “同时,为增加绘本的画面感,在编写时,每本书的脚本都达到了两万字,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有几千字,中间删除了大量过于专业的历史知识,同时把一些无法用画面体现的内容进行了删减。 ”赵菁说。

  以史为纲,以物为证,坚持言必有据,该套丛书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影像素材的查阅,确保了知识讲述和画面传达的准确。对准确的要求同样延续到了画风上,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丛书艺术总监冯烨介绍,“照顾到文物的关系,整本书的画风偏写实” 。

  在系列绘本丛书创作过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意识地把绘本阅读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程中尝试使用。截至目前,史家小学、光明小学、军庄小学等20余所北京区县学校的学生已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选修稚趣系列课程,绘本阅读已成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3月,在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的指导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带着《我们祖先的餐桌》课程走进东交民巷小学,开展一个学期的社会实践课。

  尽管如此,当当网副总裁陈立均仍认为这是一套“烧脑”的书,“书中一些知识背景需要家长事先了解,很多文物名称家长可能也不知道怎么读” 。有着多年的图书阅读经验的他呼吁大家慢下来,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历史就是让我们慢下来,先吸收,去夯实整个知识大厦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