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民间文化之种 绽放社会文明之花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回顾与展望
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公告

  截至2017年底,全国民间文艺之乡总数为357个,与文艺之乡配套的民间文艺研究与传承基地121个,数量稳步增长,内容丰富多样,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按照《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管理条例》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产生经过地方政府申报,省民协测评并报送,中国民协受理并初审,专家组调研考察,中国民协审批,命名授牌六个程序。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民间文艺传承基地中,民间文学类有70个,如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中国民间叙事长诗之乡等;民间表演艺术类(民间歌舞、戏曲、曲艺等) 93个,如中国皮影艺术之乡、中国山歌之乡、中国鼓舞鼓乐之乡等;民间工艺技艺类(民间美术、手工艺,民族医药等) 93个,如中国汝瓷文化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木雕之乡等;民俗类(民间信仰、民间节庆等) 60个,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社火文化之乡、中国农禅民俗文化之乡、中国渔俗文化之乡等;民间文化综合类162个,如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中国契丹文化之乡等。在中国民协的组织下,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各类民间文艺之乡的资源进行了分类梳理,做出了统一规划。其中,民间文学类注重抢救濒危的口传文学样式,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民间表演艺术类注重原产地和特定时间空间的背景研究与保护。工艺技艺类注重民间智慧、工匠精神和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传输。民俗类注重地域差异的比较和当代文化品位的提升,综合类注重横向联络、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推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2年开始实施。15年来,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保护传承地方民间文化种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营建和谐人际关系,为建设特色乡村、县镇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已如绚烂山花,盛开在祖国大地。

  成果丰硕  效益凸显

  2002年,怀着抢救性保护民间文化生态、让古老传统村落盛开当代文明之花的宗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具有独特民间文化资源并完整流传和保存的自然地理区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调研,开始认定民间文化之乡、建立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基地,以推进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有效促进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技艺传承、文化土壤保护,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推动了传统乡村文化市场培育和乡土文化产业开发。15年来,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收获了丰硕成果,取得了综合效益,树立了优秀品牌。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总量具备规模,分布比较均匀,特色鲜明突出。截至2017年底,全国民间文艺之乡总数为357个,与文艺之乡配套的民间文艺研究与传承基地121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有分布,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特色突出的优质文化品牌。

  数量稳步增长,内容丰富多彩。15年来,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协把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民间文艺事业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国民协的学术优势,针对不同地区组织开展了深入的调研考察活动,各地民协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动申报工作。近五年来考察审批文艺之乡160多个,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手工制作技艺、民俗文化等领域,为各地深入开展民间文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第一,民间文艺之乡在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系统梳理地域文化资源、塑造文化品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各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多值得推广的经验。比如,河南省高度重视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全省已经命名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达到51个,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南省民协创建了民间文艺之乡回访制度,在促进文艺之乡持续发展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中注意加强对跨境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入研究,命名了中国龙母文化之乡和中国骆越文化之乡,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掌握民间文化话语权从而保证国家的领土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协充分发掘民族民间文艺资源,建设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阿肯弹唱、冬不拉、哈萨克刺绣等文艺之乡,在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民间文艺之乡在促进民协工作社会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一大批文化品牌的树立,民间文艺工作的社会化认知度大大提高,民协在地市、区县和乡镇工作的力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专家学者和社会多种元素的积极参与,民间文艺工作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得到彰显,各个门类的专家学者为地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企业事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民间社团、体制外艺术家的广泛参与,特别是民间文艺研究与传承基地的建立,使得民间文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民间文艺之乡在民间文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不断创新。各地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密切配合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重大工程的实施,通过传统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品牌塑造,融入时代发展洪流,有效地发挥民间文艺的作用。比如, 2017年调研考察和命名的民间文艺之乡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国家级贫困县,包括河南的封丘县、陕西的镇坪县和柞水县、青海的囊谦县等等。这些民间文艺之乡在树立文化品牌和文化自信,摸索精准扶贫方式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第四,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之乡的品牌作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例如,自“中国毛衣女传说之乡”在江西新余挂牌以后,新余市委和市政府着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毛衣女传说文化之乡,在十个方面重点发力,使这块国家级的文化品牌成为构建绿色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是关注毛衣女传说的活态状况,持续进行了毛衣女传说的搜集整理工作并陆续在《新余日报》发表,出版了毛衣女下凡传说专辑《走近仙女湖》 《仙女湖》故事; 2009年出版了《新余市仙女文化论文集》 ;全面系统采录毛衣女传说传承人的口述史。二是在中小学开展毛衣女传说及其异文的讲述活动,强化年轻一代关于此传说的口述记忆,并在相关的旅游景点讲述这一传说。三是进行了有关新余毛衣女传说的文献典籍《搜神记》 《玄中记》 、各种版本的《新余县志》《新余县地名志》等文献的收录工作。四是新余毛衣女下凡神话传说成功申报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今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成立了新余市仙女文化研讨会。此后,多次举办“七仙女高峰文化论坛” ,加强对毛衣女传说的研究,扩大毛衣女传说的影响。六是组成了由新余市委宣传部牵头,仙女湖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协同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非遗中心、各区县政府办的“新余毛衣女传说申报国家级非遗领导小组” 。七是仙女湖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处与江西师范大学新余毛衣女下凡传说研究课题组联合,进行了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八是聘北京、南京、南昌等地的非遗专家为顾问,对毛衣女下凡传说的传承和保护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谋划。九是新余市人民政府、仙女湖区管委会联合各级各地新闻媒体、演艺策划公司举办了仙女湖形象小姐评选,开展了电视连续剧《欢天喜地七仙女》拍摄, 《走遍中国之仙女湖的传说》拍摄,“情山爱水·仙女湖” MV拍摄,七夕特别节目《天下有情人》节目录制,走近仙女湖摄影、征文、诗歌、讲故事比赛,每年一届的仙女湖爱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新余毛衣女下凡传说的活态保护。十是专门开展了新余毛衣女传说故事传承谱系研究,进行了传承人的选评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了民间文化的社会功用,极大地促进了新余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构合理  程序严谨

  目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民间文艺传承基地中,民间文学类有70个,如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中国民间叙事长诗之乡等;民间表演艺术类(民间歌舞、戏曲、曲艺等) 93个,如中国皮影艺术之乡、中国山歌之乡、中国鼓舞鼓乐之乡等;民间工艺技艺类(民间美术、手工艺,民族医药等) 93个,如中国汝瓷文化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木雕之乡等;民俗类(民间信仰、民间节庆等) 60个,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社火文化之乡、中国农禅民俗文化之乡、中国渔俗文化之乡等;民间文化综合类162个,如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中国契丹文化之乡等。在中国民协的组织下,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各类民间文艺之乡的资源进行了分类梳理,做出了统一规划。其中,民间文学类注重抢救濒危的口传文学样式,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民间表演艺术类注重原产地和特定时间空间的背景研究与保护。工艺技艺类注重民间智慧、工匠精神和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传输。民俗类注重地域差异的比较和当代文化品位的提升,综合类注重横向联络、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认定过程严谨科学。按照《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管理条例》 ,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产生经过地方政府申报,省民协测评并报送,中国民协受理并初审,专家组调研考察,中国民协审批,命名授牌六个程序。其中,组织专家组实地调研考察是最能体现中国民协学术优势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一大亮点。通过从数百位全国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库中遴选出相关学科专家小组,与自身学科研究密切结合,为文艺之乡所在地提供资源梳理、智力支持、理论分析和规划策略。

  湖北省咸宁市申报中国古瑶文化之乡的考察论证可以作为一个典型范例。2017年12月12日下午, 15位专家从北京、郑州、武汉、恩施等地出发在咸宁集结。12月13日上午,专家冒雨考察药姑山大风塝。下午,又冒雨观看通城、崇阳、通山、赤壁四县市的古瑶文化文艺表演。共有200多名民间歌师鼓师表演了瑶风瑶韵的民间舞蹈、民间器乐和民间歌谣。通山楠林桥3位民间歌师现场表演,让专家感受鄂南山歌与瑶族民歌的相似性。当地学者现场介绍戏凤凰、脚盆鼓等活态传承的瑶文化,介绍国家文献和方志对鄂南瑶史的记载。地方学者仔细论述了古瑶文化在咸宁历史有遗存、文化有传承、群众有要求、组织有保证。12月14日上午,专家考察咸安花纹凤仪堂天坑。天坑的垒石平台形制,很像古罗马的斗兽场。再考察天坑对面聂家山上的石梯田和垒石阵,石梯田满山都是,垒石阵在山顶较平坦处,有3组9堆,推断为一种仪式现场。

  在国家和省市县专家共同举办的考察座谈会上,专家们都作了精彩的发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朱雄全是瑶族人、中国瑶学会副会长,早年写作瑶族古代史时就关注到幕阜山这片土地。他指出,咸宁的瑶文化只可重构,不可复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对鄂南这片文化沃土一直十分关注,他认为鄂南是三苗文化的起源带沉淀带过渡带,在今天有着文化惠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以超越时空的视野,提出了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不同研究方法,他认为鄂南有平地民族和山地民族和谐相处的历史存在,应该包容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

  专家们提出,既然是申报古瑶文化之乡,那么就要明确“古瑶文化之乡”的概念。经过专家学者认真讨论,结合前期田野调查和综合研究的成果,大家最终明确了“古瑶文化”的概念:元明以前,长期生活在鄱阳湖、洞庭湖之间,幕阜山地区的“三苗”遗裔——蛮獠、夷蜒、莫瑶、山瑶等山民族群,于元末明初时期,大部分向西南方陆续迁移后,遗留在该地的物质文化和部分民俗文化成分融入汉人习俗,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物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垒石文化” ,有垒石屋、垒石窖、垒石井、垒石渠、垒石埂、垒石梯田、垒石山路、垒石哨所、垒石墓、垒石庙等;民俗文化里,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均有瑶蛮文化的影响存在。特别是通城县的拍打舞、赛锣赛亮,赤壁市的脚盆鼓,通山县的山鼓、神歌,都与瑶蛮习俗紧密相关。咸宁市民间丧葬、哭嫁音乐与盘王大歌的部分音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言以蔽之,就是主要表现为“瑶田汉耕、瑶茶汉采、瑶俗汉袭” 。其中的瑶、汉习俗,与今天的瑶族、汉族习俗有一定的差异。可谓非瑶非汉、瑶汉杂糅。古瑶文化的分布区域多半在今天的咸宁市境内。严谨的学术结论,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明确了定位和今后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方向,并为今后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打下了基础。

  目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已经形成了中国民协牵头、省级民协参与管理、地方政府维护,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科研单位,相关文化事业和企业单位及广大民间文化传承人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特色突出  不断创新

  按照中国民协章程制定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条例》规定,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是“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考察、认定,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命名并进行监督、指导的,由有关县(市、区) 、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特色文化品牌,是具有独特民间文化资源并完整流传和保存的自然地理区域” 。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秉承“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方针,系统梳理各地民间文化资源,把抢救保护的责任交给地方政府。民间文艺之乡建设既作为品牌和荣誉,更是责任和担当。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以学术引领为特色,以田野调查为考核手段。15年来,中国民协从民间文艺专家库中,遴选1000多人次的专家,与近千名各地学者参与300多个民间文艺之乡的调研考察,涉及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等众多学科领域。在专家学者引领下,为各地挖掘、梳理了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通过因地制宜的指导,形成了多样化的专业智库,既为地方文化发展出谋划策,也为民间文艺积累素材,推动民间文艺研究发展,突出了中国民协“学术立会”特色,受到各地政府、民间文艺家和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在民间文艺之乡建设过程中,中国民协注重把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相结合,在命名文艺之乡的同时,建设了一批民间文艺研究传承创作基地。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由专业团队(文联、民协和社团)组织实施,吸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吸引地方企业参与,联合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和传承人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产学研一体共同塑造地域文化品牌的局面。例如,河南省宝丰县在建设中国汝瓷文化之乡的同时,组织建设了中国汝瓷文化研究中心,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县文联和民协组织实施,聘请清华美院、山东工艺美院专家参与,吸收地方汝瓷企业和汝瓷技艺传承人参加,从学术研究、技艺传承、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开展汝瓷文化综合研发,并着手开展汝瓷文化小镇的设计和建设,带动了宝丰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中,各地注重品牌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通过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民间文艺人才,民间文艺队伍不断壮大,组织日趋完善。各个民间文艺之乡推荐了大批中国民协会员,其中既有身怀绝技的老一代民间艺人,也有崭露头角的民间文艺新秀。不少过去没有民间文艺组织的区县和乡镇,通过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创建了多种多样的民间文艺组织,在基层民间文艺骨干的带领下,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民间文艺工作的开展。福建省屏南县围绕戏曲文化、廊桥文化、民俗文化、黄酒文化、药膳文化等建设民间文艺之乡,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美院、南京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联系,选送民间艺人在专家带领下深入开展田野调查。近15年来,超过百位专家学者到屏南调研指导,并引进了林正碌、程美信、张勇、马惠东等艺术家团队入驻屏南十多个村落,注入文创方式激活古村落文化。在四平戏发祥地、黄酒文化底蕴深厚的龙潭古村,通过林正碌引进全国各地30多户艺人、画友、能人入驻,成为新村民,带动当地民间艺人开展活动,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力军。

  融入时代  前景广阔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取得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着不足。一是民间文艺之乡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挂牌、轻活动”的情况;二是后劲不足、缺少持续发展动力;三是管理不够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针对现状,中国民协按照中国文联的指示精神,于2018年4月21日在山东潍坊市召开民间文艺之乡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国文联关于加强文艺之乡建设和管理的文件精神,研究制订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检验审核实施办法,交流经验,共同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中国民协就加强文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四条指导性意见。

  第一,修订和完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管理条例》 ,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文艺之乡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内,对所有文艺之乡和传承基地进行审核。确定民间文艺之乡的责任主体和承办人,进行资质认定,为今后年审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打好基础。

  第二,进一步突出民间文艺之乡的特色。

  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的初心是把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责任赋予地市、区县、乡镇三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中国民协的学术优势,在各个门类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系统梳理、抢救保护地方民间文艺资源,形成各种民间文化艺术样式的集中展示区域和专业智库,塑造地域文化品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牢牢抓住根本,突出特色。以县一级为重点、挖掘梳理代表性民间资源、持续开展品牌化建设。有条件的文艺之乡都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基地,使文艺之乡进一步落地生根,并带动基层民间文艺组织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要在中国民协和各省级民协指导下,在地方政府带领下,整合地方政府、人民团体、科研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新型社会组织等多种社会资源,通过融合、交流、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精准扶贫、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协调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探索。

  第三,进一步落实民间文艺之乡对于推动民间文艺事业发展的作用。体现深化改革精神,有效地推动民间文艺工作社会化(地市、县区、乡镇民间文艺普及)、专业化(国家和地方专家学者参与) 、多元化(多种社会组织融合)发展。要努力促进民间文艺工作和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建设与民间文艺之乡相配套的研究、传承、创作机构,更广泛地团结联络民间文艺之乡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和体制外民间文艺家,推动基层文联和民协组织建设,为民间文艺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探索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和管理的新方法。

  在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融合、转化、传播、创新,增强文艺之乡的活力,保证民间文艺之乡的稳定、持续发展,营造重视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社会氛围,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持久的地域文化品牌;要努力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加强管理,落实机构,责任到人。政府有人牵头,文联(民协)有人落实。要努力做到“五个一” :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有一个能抓落实的组织机构;有一个活动展示场所(阵地) ;有一个反映民间文艺之乡全貌的展览;有一个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议,鼓励相关地区、相关类型的文艺之乡加强横向联合和互动交流。加强宣传,促进传播。与时代融合,依托相关科研单位和专家,借助高新技术手段,创新开展活动的方式和手段,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与中国文艺网、中国民协网站、中国民协微信公众号以及地方相关机构的合作,推出内容感人、形式新颖、传播快捷的民间文艺之乡的宣传方式。完善文艺之乡档案,中国民协、各地区、各文艺之乡都要逐步建立健全文艺之乡档案资料及其管理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为民间文艺之乡的建设和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民间文艺之乡建设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要求等方面不断摸索新经验,推出新做法,从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上不断探索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在对各地丰富民间文化资源抢救保护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融汇、转化、传播等多种手段,有效地促进民间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