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孩子们的共情能力
——北京儿艺艺术总监吴玉中谈《北京童谣》
栏目:创作谈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将于6月1日至3日上演的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六一”大戏《北京童谣》讲述了一个过早被绑上成人“战车”的小“学霸” ,面对突然到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生活和内心被搞得一团乱,却没想到最终在奶奶的童谣世界里获得了平静和安宁的故事。

  最近,这部剧已经进入到排练的“攻坚”阶段。北京儿艺艺术总监吴玉中在最初看到《北京童谣》的剧本时就觉得“这是个好坯子,尤其对剧中核心人物——奶奶的刻画很打动人” 。其实,创作这个人物最早的触动点也来自于吴玉中那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在北京儿艺人的眼中,吴玉中朴素温和、真诚谦逊,他既是创作者、学者,更是北京儿艺艺术上的“定海神针” 。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吴玉中,听他讲述《北京童谣》幕后的故事。

  ○记者:北京儿艺的儿童剧近年来多走现实主义的路线,今年将上演的“六一”大戏《北京童谣》的题材,跟现在的孩子又有怎样的关系?

  ●吴玉中:“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嚷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什么?说话、逗笑、解解闷儿” ——这是北京老百姓内心流淌的质朴与闲适。我经常说,生活放弃功利就容易浪漫,而浪漫要是没了质朴就显得矫情了。老人的失智(或重病)和孩子承受的竞争压力,这是背负在当下很多中年人身上的两座大山,在沉重当中如果能浮现出童谣的轻快和安详,让人喘口气,看看天,感受一点浪漫, 《北京童谣》也就完成了它最基本的艺术使命。

  现在的孩子认知水平都很高,见多识广,但普遍缺乏共情能力,不懂得感同身受。在剧中我们让主人公经历了一次失败,在揭开了社会穿在他身上的一层壳之后,小“学霸”流露出了孩子本真的脆弱,这时候他才感受到了奶奶深厚的爱,并随之进入了童谣情境。原来他在观星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科学思维,理解了奶奶的爱之后,他不再觉得看到兔爷儿是幼稚的事,原来冷冰冰的星空开始被温暖包围。这让孩子的心更加妥帖,我们希望观众也能从中得到相同的感受。

  ○记者:您是怎样把这种煎熬表现在剧中,从而打动人心的?

  ●吴玉中:我母亲病中有一个阶段,她的想象力完全在我这个编剧之上。她直接回到非常奇幻的思维状态,时空顺序、人物关系完全放飞,不受任何逻辑束缚,很童真、很童谣。我给导演王炳燃及创作室的同事们一讲,就此成为《北京童谣》创作的一个契机。

  在寻找主题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识: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度过,同时能有益于社会的平凡的人生,也许才真正是成功的人生。如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1 %的“学霸” ,那另外99 %的孩子就都是失败者吗?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心里珍藏的是些什么?是体验爱的瞬间,是感受美的瞬间。艺术是人心换人心的事儿,主创注入自己的经历和感情打动演员,演员再注入他们的生活细节和真情,那么感动观众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记者:儿童剧要给孩子描绘一个无菌无痛的环境吗?

  ●吴玉中:真、善、美首先是要“真” ,也就是诚实。我们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回避这个世界的不完善。而应该告诉孩子,尽管这个世界不完善,但仍然有许多人热爱它,并以自己的行为为这个世界不断注入人性的光辉。活在这个世界并不轻松,但因为有真善美的存在,在爱的指引下,每个孩子都可以活出自己成功的人生。

  ○记者:对于观众来说,儿童剧的“雷区”又在哪里?

  ●吴玉中:孩子小时候像一张白纸,最初的价值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其实让孩子高兴很容易,不断祸害一个小丑,对弱者踢屁股骂脏话,孩子立刻就会兴奋起来。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快就学会,一个负面场景对孩子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十个正面场景的引导,改错误却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儿童剧不只是一个好挣钱的市场,它也是对孩子有所启蒙和教导的地方。儿童剧从业人员一定要有自觉的社会责任心。

  ○记者:好作品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个作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吴玉中: 《北京童谣》是北京演艺集团几年前就看好的一个题材,集团那边每年也都在问我“今年有感觉了吗? ”可以说等了4年多,才在今年正式上马的。尊重创作规律,给予充分的创作空间和时间,这在当下盛行的“快餐式”创作中显得极为宝贵,剧院上下也不急不躁,这都是艺术创作者特别看重和需要的东西。这部剧的总导演兼编剧王炳燃多少次翻盘重来,编剧张韵仙和导演王泽反反复复修改、排练,大家都对这部剧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而要把这个略显沉重的题材展现得轻快飞扬,让孩子们笑着并感动着,没有芦宏、金珊、王茂蕾、龙月、陈竹、刁成禹等这些北京儿艺优秀的儿童剧演员们出众的创作能力,也是难以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