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影拍得像生活本身
——专访《我的影子在奔跑》导演方刚亮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海报

  “田桂芳没有数学概念和逻辑,但她总知道我心里想什么。 ”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 ,以儿子修直的视角讲述了他和母亲田桂芳跨越十几年的母子情。修直患艾斯伯格综合征(轻度自闭症) ,自小又表现出优于常人的天资,单身母亲田桂芳成为他的“影子” ,跟在他身边,帮他解决麻烦,陪他成长。影片聚焦自闭症家庭,但并没有讲述一个悲情故事,相反,它用一种温暖的基调细致描摹一对母子的日常生活。导演方刚亮说,最初他也曾想将这个故事往悲苦的、让观众流泪的方向拍,后来他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部原计划于2013年上映的影片,因为发行遭遇不顺,一直被拖到今年1月才全国公映。即便如此,现在看这部拍摄于5年前的片子,它依然温暖细腻,不沉闷,不过时。

  “他们让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记者: 《我的影子在奔跑》的剧本曾获“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从胡永红的原剧本到电影,您在二度创作中用了哪些手法,使其更加电影化?

  方刚亮:剧本里写的都是很琐碎的家庭小事,没有悬念和强烈的戏剧性。这样的故事怎么拍,才能吸引观众看下去?我找到的方式就是让它更贴近现实生活。比如电影里死一个人很容易,观众进入剧情后也会觉得理所应当,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如果是生活中你的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去世了,你就会觉得这是很大的事情,内心会受到冲击。所以,我们想办法把这部电影拍得看起来像是生活本身,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儿,使其贴近观众,才能打动人。

  从这个角度考虑后,我们动用了很多手段。比如用了接近纪录片的手段,除了张静初等两三个职业演员,儿子修直的两个扮演者和其他角色,全是用的非职业演员。演员们全程不化妆,拍摄时也不打灯光,用手持摄影,以此来拉近影片和观众以及现实生活的距离。

  记者:影片关注的是艾斯伯格综合征,在拍摄之前,你们做了哪些准备?您对患这个病症的群体有着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这如何影响了您在电影里的表达?

  方刚亮: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在影片筹备期间,就去北京和广州的自闭症学校采访过,还带了张静初和小演员去那里体验生活。这个过程,也让我对自闭症群体和他们的家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的世界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是另外一种人的另外一种活法,这也让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比如,我遇到了一个很年轻的母亲,知道她的孩子是自闭症后几乎崩溃了,因为患这个病是需要被终身照顾的。但这个母亲也在照顾孩子、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收获了另外一种快乐。自闭症的孩子在行为和情感上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给父母很多反馈,所以这个孩子只要给她一点反馈,她就特别开心,像吃了蜜糖一样。我们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是成功价值观,赚很多钱,买房买车,出人头地,这就是成功。但对这个母亲来说,不是这样的,她这一辈子,和孩子感情融合就是她的价值观,所以她不会跟我们一样,她有她的快乐。

  这也是我后来拍《我的影子在奔跑》时,不想把它拍得很苦情的原因。生活其实是可以被平衡的,不然人会活不下去。在这个母亲的境遇里,她有她的平衡,有她的价值观和需求。一个社会的包容就在于,会有各种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角落里,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记者:这部影片用了大量篇幅,呈现母子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温情时刻,它们一点都不悲苦,让观众觉得温暖动人。儿子旁白中讲述的母亲,也是一个很可爱的形象。

  方刚亮:最初要拍这部片子时,我们也会习惯性地往悲苦的方向去构想。但是你真的把这事儿琢磨透了,就会发现它不是这样的,那些家庭也并不是真的很痛苦。再有一点,我从这里面延伸出来的一个想法——它其实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的绝对版,相比正常人只是更加绝对化一点。其实正常人之间也存在沟通障碍,两个人交流,如果相互之间能够达成60 %到70 %的理解,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在拍摄时,我对演员们说,你们不要把它归到自闭症的形态去演,他们母子之间的许多问题,事实上一些正常的家庭也会遇到。

  不跟孩子讲表演方法,而是讲人物

  记者:影片跨越十几年,修直经历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由两个非职业演员分别饰演。拍孩子的戏会不会更难?

  方刚亮:其实孩子演戏,他能演就能演,不能演可能就不能演,所以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选演员上。童年修直的扮演者,我们在广州做了海选,最后选了三个孩子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开机前一个礼拜我们才决定哪一个来演。

  因为是拍孩子的戏,我们就没有按惯常的集中场景来拍,而是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拍的。先拍他童年时在家里的生活,再拍他上幼儿园,上小学,再拍他上小学时候的家。因为这个孩子不是专业演员,所以你很难跟他说清楚,今天你是上幼儿园,明天是上小学,后天你又变成上幼儿园了。我们尽量按照孩子的成长轨迹来拍,他们那个家剧组几进几出,相应的拍摄周期也会长一些。

  记者:修直是个轻度自闭症患者,同时也是个数学天才,对于这个角色,您怎么指导两个孩子的表演?

  方刚亮:因为他们不是专业演员,所以表演没有太多可调整的空间。跟他说演得不对,去纠正他的表演,这是很难的。所以首先选演员的时候就要选得像,一定要像这个角色,无论是童年修直还是青少年修直。第二是不要跟他讲表演,而是跟他讲人物,跟他讲你塑造的人物是什么样的,跟妈妈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昨天你们俩因为什么事儿吵了一架,今天你应该是什么样的。

  记者:刚才您说到“选得像” ,这个“像”的标准有哪些?

  方刚亮:这部影片没有刻意去演艾斯伯格综合征,作为一种轻度自闭症,其实它比较普遍。我们上中学时,经常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那几个同学,不爱说话,人际关系不好,其实都有可能是艾斯伯格综合征,只是当时我们不知道而已。我们对修直的角色定位,小时候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中学时是一个腼腆害羞的理科男生。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向去选演员。

  记者:是什么样的机缘找到张静初来演母亲田桂芳这个角色?

  方刚亮:我们也希望这部片子能够被更多人看到,所以想找有知名度的演员来演。当时张静初看了剧本后,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们很快就见面聊了。她很有热情,档期合适,也愿意按照我们的要求去体验生活。后来就跟着我们去了自闭症学校,和影片中他们母子生活的广州西关的老居民区去体验生活。

  记者:您怎么挖掘她身上跟这个角色契合的气质特征?

  方刚亮:她以前主演的很多作品,都带出了她本身有一种倔强的气质。这种倔强的气质是符合这个角色的。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弥补,最主要的还是她没有孩子,在怎么跟孩子交往上,需要去琢磨。扮演童年修直的孩子龙品旭,他的妈妈一直跟在组里面,跟张静初年龄也相仿,这恰好是一个好的样板,我就让她去看妈妈和孩子之间相处的方式,然后去模仿。

  文艺片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阵地

  记者:您认为这样一部影片在当下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您期待观众能从中获得什么?

  方刚亮:意义特别大。我2004年拍电影《上学路上》时,我们国家面临的儿童问题跟贫穷有关,这个群体上学都很困难。这十几年来,国家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富裕了,大家现在思考更多的问题,是怎么活得更好。这其中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人性关怀——我们是不是关注到了弱势群体?10年前,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艾斯伯格综合征,大家对自闭症很陌生,但现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关注自闭症其实就是关注弱势群体。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往往体现在这些事情上。

  记者:这部影片原计划于2013年上映,这5年来,经历了一个怎样曲折的过程?

  方刚亮:这个片子拍出来后, 2013年就获了很多奖。得了很多奖后,就有商业化的公司主动来找我们,希望能够拿到这个片子的发行权,然后很快就签约了。当时签了3年合约,但他们一直压着片子不发,我们不想闹僵,寄希望于他们第4年能发,但还是没发,最后我们只好诉诸于法律,跟他们打官司。官司打了1年, 5年就过去了。现在是重新找了新的发行公司,影片才终于公映。这些年,我们其实就是被之前那家发行公司套住了。

  记者:这个过程正好说明了文艺电影在当下面临的某种尴尬处境。

  方刚亮:是的。之前那家商业公司的做法,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果2013年我们趁着获奖赶紧上映的话,可能效果更好一些。其实当时我们选择跟他们合作本身也有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呼唤,文艺片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渠道,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