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发言摘登
(按发言顺序)

  张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当下中国的艺术和理论现象需要一种能讲清楚艺术的艺术理论。当下中国出现的艺术理论或艺术观念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认识当下艺术理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性质,体悟其内在规律,是进行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批评的需要。艺术创作群体、艺术教学单位、艺术学术团体、社会艺术学、艺术管理机构,都会产生与自己的视角相关的艺术理论。作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理论委员会,应当理论和历史兼修,以容纳万有的胸怀,为文联的各个艺术门类文艺家协会的具体文艺批评提供参考框架,为形成符合文联特色的艺术理论,作出具有时代意义和理论深度的贡献。

  王次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主任)

  2017年中国音乐发展的轮廓大致如下:一、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举办“喜迎十九大唱响幸福歌”文艺扶贫歌曲创作汇报音乐会。二、为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音乐和音乐教育的研究,“一带一路”国际音乐教育联盟成立。三、国际音乐节和高水平展演层出不穷,其中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建20周年和国家大剧院建院10周年成为中国音乐界的两件大事。四、全国性的展演和专场音乐会丰富多彩,举行了一些作曲家专场音乐会。五、音乐教育和学术建设蓬勃发展,形成11所音乐学院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六、举办了多场缅怀前辈的纪念活动,如纪念李德伦、林耀基、黄翔鹏、张韶、吴景略等诸位先生。

  王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2017年舞蹈界在艺术创作、研究教育等方面正在开启一个新的风貌。为了发挥舞蹈理论对艺术实践的指导,舞蹈界以重评论的方式淡化评奖的热度,以此发挥评论激浊扬清的作用。舞蹈研究的载体和输出传播路径已经逐步转向到网络、微信、新媒介平台上。文艺评论工作者要逃离固有的学术思维,融入到新时代的话语和价值评价当中,让中国艺术在彰显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与时代精神同行。

  朱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

  最近十年,中国艺术产业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了,高等院校的相关学科设置更加完善。结合中国国情,我理解的艺术产业是借助于资本和市场机制完成中国文化新能源的转型和承接。艺术产业发展一般涉及两个问题:一、如何建立艺术金融制度?二、如何以资本为导向,使得艺术产业以品质提升为核心?除此之外,中国尚须加强的还有相关法制。我们的艺术产业需要宏观政策的引导,需要建构一些顶层设计,来促进艺术产业进一步成熟。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戏剧戏曲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

  一百多年来,戏曲走过了非常艰难曲折的道路,尽管这样,今天仍然是中国舞台的中坚力量。2017年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濒危的戏曲艺术开始复苏。全国有十多个省份相继举办了规模不等的小剧种经典剧目展演。二是戏曲的现代性更加突出。在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和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出现不少现代戏剧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是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一个非常正确的理念。为什么一些在新闻宣传上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搬上舞台后原有的感动荡然无存,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戴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教授)

  2017年是视听艺术工作者创作出一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的一年:现实主义影视剧创作强势回归;影视创作文化内涵不断提升;类型影视剧创作繁荣,热点迭出;历史节点的创作成就斐然;影视剧加快了走出去的进程。其中,主旋律题材创作和主流观众的“双主流对接” ,是当下存在的问题,在未来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开掘点。

  邵燕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媒介融合和代际更迭,可以作为梳理2017年网络文学的热词。在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开始出现了一个多元的生态。收费制度的建立,让网络文学从最开始的带有媒介革命先锋性质的自由写作,变成了以更文订阅为核心机制的超长篇网络类型的小说,由此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工业时代。携资本而来的IP运营其实是更商业化的模式:网络文学作家不再是流水线上的计件工,而成为后工业时代的手工业人;网络文学作家完成作品不再是自给自足,而更像综合性生产中的一个部件。

  赓续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戏剧戏曲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201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出现了一些很有特点的戏,如《谷文昌》《兰陵王》 《大清相国》 《富春山居图》《兵·道》 《赵一曼》 《铁血道钉》等。民营剧团中如北京风雷京剧团的京味话剧,也很有特色。历时8个小时的俄罗斯话剧《兄弟姐妹》 ,深受话剧人追捧。但是话剧的整个创作还是令人担忧,一来现实题材创作缺少了感人的力量,二来评论戏剧缺少真正的力度。

  王伟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苏州科技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

  2017年中国书法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首先,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的空缺,体现了书坛追求卓越的使命担当。其次, 2017年中国书坛在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书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篇大文章的实践中,积极有为,大胆探索,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发展景象。第三,以建立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课题研讨为引擎,推动书法评论向纵深发展。

  董永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2017年,民族民间文化重点项目与成果如下:一、 《中国民间工艺集成》项目启动,将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要文献基础和文化基础。二、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项目稳步推进。三、文化部非遗研培计划有序开展,参与高校扩展至78所。四、 《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成果即将出版。

  岳永逸(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曲艺杂技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17年,曲艺人继续秉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佳作,如相声《新虎口遐想》 、弹词《徐悲鸿》 、鼓书《腊月天》等。此外,为加强曲艺学科的建设,高校教材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中国曲艺发展简史》 《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概览》 《中华曲艺图书资料名录》出版。曲艺批评稳步推进,在中国知网中主题为“曲艺”的期刊论文和报刊报道有上千篇。

  郭云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曲艺杂技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杂技家协会研究部主任)

  2017年,中国杂技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世界杂坛重心东移,中国正成为世界马戏的重要一极;中国杂协于2017年6月至7月展开了全国大调研活动,为《中国杂协改革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广西《中国当代杂技创作研究》成为杂技类首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资助立项的国家课题;北京城市学院杂技艺术学院揭牌,这是全国首家本科层次杂技艺术高等教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面向杂技界开展了极限运动跨界跨项选材工作,对于推动杂技训练科学化意义重大。

  沈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作为中评协的青工委,对于青年新文艺工作者与青年网络评论者的联络与凝聚,运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有效及时发声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作为青年文艺评论者,我们除了在理论评论上要有所建树,更要融入当下,与当前的文艺创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彰显青年文艺评论家的朝气、锐气和英气,突出青年文艺评论家的活力责任与担当。“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开创中国文艺评论的未来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