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艺术语言创新 赋予中华文化新的生机
——在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上的致辞
作者:郭运德  来源:中国艺术报

  唐代诗人祖咏曾这样吟咏初冬时节的长安:“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而今天在这里开幕的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却一扫初冬的寒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热情饱满地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让我们领略到浓浓的温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创设的中国文艺长安论坛,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思想、破解难题、凝聚力量、增进共识的平台,论坛倡导以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要研讨方向,汇聚国内文艺理论专家和艺术家,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艺健康发展集思广益,这或许也可视为中国学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谋划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具体行动。

  今年长安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 。这是全球化语境下,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如何阐释、激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艺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是文化研究和文艺理论评论事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课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强大而坚实的精神高地,特别是面对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动荡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深度交流和激烈碰撞的复杂形势,持之以恒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理应且也必须成为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基石。

  在文化概念的范畴内,语言是其中最为基础、最具标志性的组成部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文明发展的桥梁纽带。有人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因为人类借助于语言保存和传递着文明进步的成果,才把文化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靠着语言的媒介在人与人之间、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往,靠着语言储存了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文明进化的信息和文化的精华篇章。我们说,中华文化的伟大不是自吹自擂,要害在于它五千年从未中断,存续五千年的汉语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介质和最重要的历史见证。汉语五千年虽历经变化,但现在依然普遍使用,典籍仍旧顺畅流通。同时出现的其他文明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语言文字要么遗失,要么变成了谁也不识的天书,这就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续。据德国语言学家哈尔曼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世界上大约有5651种语言,包括1400多种不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剩余90 %的语言或许将在本世纪逐渐走向灭亡。因而,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和生命活力,是捍卫中华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艺术语言作为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创造活动中所采用的独特媒介,决定着特定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体现为艺术作品外在的形式与结构。没有艺术语言,就没有艺术作品存在的空间。当然,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实践的进步,语言包括艺术语言也需要不断地发展更新,以适应时代要求,满足审美变迁,不断增强文化表达的生机与活力。处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坚守本土立场、接续中华文脉,如何在文化的密切交融中保持鲜明的民族个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是时代赋予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保持文化表达的活力和后劲,就必须进行艺术的创新,而艺术创新最根本最首要的就是艺术语言的创新。艺术语言的创新不仅包含艺术媒介符号和表现手段的创新,而且更是艺术家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创新。创新的目的,在于不断激发并生动表达出变化了的客观世界蕴藏于物质和感性外壳中潜在的深邃的精神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所指出的:“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艺术语言的创新,实质就是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艺术语言创新,我想最为重要的工作有三:一是必须追寻回望历史,深入了解中国艺术语言传统和发展脉络。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蕴藏着五千多年深厚的语言发展根基,是艺术语言创新的宝贵资源。中外一些大思想家都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审美艺术性,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我们是诗的国度、文学的国度、审美的国度。当代艺术语言的创新,必须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艺术思维的融合,注重传统艺术理念与写意美学的融入,把“中华美学精神”贯彻到艺术创作和艺术语言创新的实践中去,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独特优势和精神价值,展现中华艺术的民族性和审美特征。这是在新的语境下艺术语言创新的必由之路。二是必须紧密联系发展了的时代与生活,捕捉生活脉搏,熔铸时代精神,从社会现实的变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吸收丰富而又鲜活的有益养分,特别是适应信息时代和媒体变化需求,引入高新技术和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敢于突破常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胆在观念、内容、风格、样式上创新,让语言包括艺术语言在因应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三是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从外来的文化资源宝库中汲取更加丰厚的滋养,进行中西艺术语言的整合与利用。在资讯异常发达的当下,我们必须秉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促成中国艺术语言与世界的融合,做出鲜明个性基础上更具人类审美共性的艺术表达,顺应并符合全人类共有的人性深度、审美取向和文化潮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中华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的策源地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发端,陕西自古就是中外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融会的一片热土。中国历史上许多辉煌的时代都与陕西有关。20世纪中叶以来,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思想,在新中国画坛上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内容与民族特色有机融合并创造出中国画新境界的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进入新时期,西部电影、音乐和秦腔都曾峥嵘再现,光彩夺目,特别是文学陕军的集中出征,曾经异常鲜明地润染着当代文学的辉煌。传统与当下的思想碰撞与有机结合所展示的恢弘现实,对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颇具启示意味。陕西丰硕的文艺创作成果、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学术积淀,值得参会的专家学者认真学习思考并进行深度的学术概括。希望大家抓住这次机会,真诚交流、畅所欲言,为我国艺术语言的创新和文艺的繁荣发展奉献各自的聪明才智和真知灼见。

(郭运德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