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说奖
  来源:中国艺术报

好评委需要责任心、爱心、公心

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评委会主任阎维文

  这届金钟奖的整体水平很高,尤其是男声有很大的变化、整体有明显的提高。这次无论是演唱技巧、声音运用,还有他们选择的作品甚至最后在舞台上处理作品的表现都非常抢眼。做一个歌手容易、做一个好歌手不易。这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选择曲目上有古曲、民歌、艺术歌曲、戏曲、歌剧、创作歌曲,整个比赛7首歌唱下来非常不容易,因为不同的曲目要求的演唱风格以及处理是不一样的。一个好的声乐演员是要耐得住寂寞、下狠功夫沉下心来好好练习最后才有可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他们的光彩。所以,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这些孩子越来越踏实了。做一个评委容易,做一个好评委不易。好评委需要责任心、爱心、公心!这届比赛最大的亮点是“盲听” ,隔着屏风, 99 %都听不出是谁,评委的打分完全靠选手现场演唱的水准决定,这就更公平了。这个赛事正一步步向更健全的方向发展。金钟奖这个平台非常好,每一位选手都应该把这次比赛当成起点和加油站,艺术这条路是很长的,要真正成为一个站得住脚的艺术家需要千锤百炼。

比赛的“盲听”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评委会主任廖昌永

  这次比赛的“盲听”规避了很多不必要的风险,评委更多地关注的是选手完成作品的质量、嗓音条件、风格好不好、语言好不好这些问题。最后的结果我们还是十分满意的,这表现在选手曲目积累、不同声部平衡发展等方面。虽然在美声前5名中没有把各个声部的人都拢进来,但从复赛到半决赛,男中低声占很大的比重,说明我们中低声的训练比以前有进步。另外,在本届比赛中选手中外作品的完成度比较平衡。十多年前,我们做评委的就经常感慨唱不尽的《冰凉的小手》 ,听不完的《为艺术为爱情》 。现在选手、教师、教育一个很大提高就是曲目量的累积。曲目选择也非常专业,技术上比较平均,声音柔美度、音色厚度和浓度,都很不错。西安音乐学院有位选手唱《幽兰操》 ,唱得非常漂亮、很美。当然,有些选手在比赛中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在中国音乐金钟奖这样专业大赛上考量的是选手整个舞台的综合表现、要像个演员,对人物的把握、对舞台的把控要更加准确,太学生腔会有些吃亏。有的选手比赛难免紧张,一紧张容易速度就有点快。希望他们把这些经验带回去。

参赛选手带出各个年龄的气质

金钟奖古筝比赛评委会主任王中山

  经过多年的历练,这次的参赛选手带出了他们各个年龄阶段特有的气质,与现在时代很好地结合,体现出本届金钟奖古筝比赛精彩纷呈的特点。本届比赛复赛阶段采用“盲听”方式是非常好的。近年来,古筝的演奏出现了注重形式化、女性化等趋势,舞台的表演分量非常重,很多选手是看着镜子在练习,“盲听”让选手们更加明确音乐的根本。此外,我们所有人还一定要弄清音乐是什么?是真善美的体现!这次比赛中还是有选手在选曲上犯了以前经常犯的错误——全部选的都是充满战斗性、吵死人的作品肯定是不合理的!我们评委在评分时还要衡量对作品和乐器把控的程度,因为这是演奏而不是战斗!“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古筝应该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活在人们的生活中,你要拿着战斗的状态来参加比赛一定会吃亏的。选手和你们的老师包括我自己在比赛后也应该要进行一系列反思,如何维护好中国音乐金钟奖这个平台、如何摆正良好的心态、如何发扬古筝的团队精神。我们都是筝行者,继承传统,弘扬古筝文化,让古筝艺术走向世界,我们永远在路上。

赛制有创新、选手能力强

金钟奖钢琴比赛评委会主任张千一

  担任第十一届金钟奖钢琴比赛评委有三点感受:首先,赛制有创新。本届钢琴比赛的复赛采取“盲听”的赛制规则,从而有效避免了给“熟脸”打人情分、面子分的情况,更加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其次,选手能力强。无论15 - 20分钟的复赛表现,还是40 - 50分钟对体力和素质要求都很高的半决赛,以及最后协奏曲竞技的决赛,感觉每位参赛选手的整体能力都比较强,没有出现晋级选手对下一轮的比赛准备不足的情况。第三,男选手多。近些年女孩子学器乐的越来越多,不仅弦乐和木管,打击乐和铜管(包括长号这类乐器)都到处可见女孩子。但本届金钟奖钢琴比赛却是男选手占绝大多数,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钢琴专业对体能和力度的别样要求。

采写整理:裴诺  乐章  本版摄影:张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