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昆支脉融入地方的乡土传承
——谈武义昆曲的地位及其特色
作者:徐宏图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昆曲分南昆、北昆。南昆有浙昆、湘昆、川昆、徽昆、赣昆等。浙昆又分为兴工(嘉兴) 、宁昆(宁波) 、永昆(温州) 、金昆(金华)等。武义昆曲是“金昆”的重要一脉。胡忌《昆剧发展史》有“最后是‘宣平昆剧’残存一线”的记载。徐宏图《浙江昆剧史》专立“金华昆剧”(武义昆剧)一章。吴新雷《中国昆剧大辞典》 、洪惟助《昆曲辞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等均有记载。其中的“金华昆剧”或“宣平昆曲”就是后来的“武义昆曲” 。

  武义昆曲的前身“宣平昆曲”自抗日战争开始,已逐步取代“金昆” 。新中国成立后,“宣平昆剧团”是金华地区唯一的专业剧团。1958年改称为“武义昆剧团” ,与浙江昆剧团、温州永嘉昆剧团成为三足鼎立之势。如今已完全取代“金昆” ,担当传承、发展的重任。

  武义昆曲合大班(登台班) 、小班(坐唱班)为一体,这种模式与体制为全国罕见。从浙江省昆曲的状况来看,目前嘉兴的“兴工”只有坐唱班,从未成立过登台演出的专业剧团。温州“永昆”与其相反,目前只有永嘉昆剧团,未见有昆曲坐唱班。

  武义昆曲是金昆的支脉,最早见于本县俞源村《俞氏宗谱》 ,称清光绪二年(1876年)本村请戏班演昆剧。其实,早在明代,苏昆就已经传入金华,到清中叶已十分盛行。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金昆一直盛行。八个县均有昆班,有“金华班” 、“兰溪班”与“浦江班”等。演出的剧目有传统本戏、折子戏(找戏) 、提纲戏三种。班社除昆班外,又有“三合班” 、“二合班”等。

  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武义昆曲成功地完成了地方化。包括:唱、念掺杂武义(金华)方言,通俗通懂,雅俗共赏。乐曲减少缓慢的赠板和拖沓的唱腔,节奏加快。如《烂柯山·痴梦》 ,据陶村老艺人徐五连说,苏昆要唱40多分钟,武义昆曲只要25分钟,加快近于一半。表演动作加

  强,表情夸大,风格朴素、粗犷。创造了不少特技,如《火焰山·骗扇》 “孙悟空剪牛魔王” 、 《济贫》的“哑背疯” 、 《盗金刀·比武》 “杨宗敏劈金刀精”等。剧目多演武戏与神话剧,力求适应本地农民的欣赏习惯。创造了“提纲曲”与“众堂曲”及“三指板” (于唱词的右侧标有头板、中板、底板记号)等记谱方法等。

  武义昆曲长期在庙台演出,为各种民俗活动演出,甚至与之融为一体,俗称“内坛法事外台戏” 。凡大班一般均为规模较大的活动,如庙宇开光,神灵诞辰等,在庙台或临时搭建的草台演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班一身在婚丧仪式或庆寿筵席等小场面坐唱。民俗活动,对农村戏曲来说有如泥土与水,一旦离开它就无法生存。

  封建时代,如光绪年间金华知府奖励银牌并赠匾额“芄兰式谷”给“童邵和”昆班,受到很大鼓励。新中国成立后, 1955年10月,陶村“民主乐社”被浙江省文化局批准为半职业性质班社,改称“宣平县昆剧团” ,属宣平县文教局直接领导,团址由桃源镇迁县府所在地柳城镇。次年,浙江省拨专款购置戏装,金华地区也配套拨款补助,添置灯光、器材等,并陆续派干部驻团,加强剧团建设。1958年改为“武义昆剧团”后,亦同样受到政府的关怀。2007年,武义昆曲被批准为浙江省第二批“非遗”名录与保护项目,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每年享受政府的拨款保护,并成立“传习所” 。这对于武义昆曲独具特色的传承发展,十分重要,也让人对其未来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