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墨记录时代足迹凝聚团结向上的力量
——观“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有感
作者:黄俊俭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在中国博物馆隆重举行。展厅里,人头攒动,观众在品味书法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被“民族脊梁”可歌可泣的事迹所感染。展览有两个方面的亮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此次展览以书法艺术的形式对重大历史题材进行主题性创作,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成功的突破。目前的展览,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作者个体为中心,如“国展”和“单项展” ,内容和形式都是由作者自主决定,这种展览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展现书法家的艺术才能和综合修养;另外一种形式的展览是“主题性”展览,内容和形式有统一的要求,作者要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此次展览就是一个主题鲜明的展览,特别是以“民族脊梁”为主题的重大历史题材的展览,要求作者要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创作主题的规定性与创作主体的自由性之间的关系。

  由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用书法艺术的形式进行主题性创作,特别是对重大历史题材进行主题性创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书法艺术不像美术、影视等艺术门类,能够通过宏大的构图、丰富的色彩、曲折的剧情来感动人、打动人。所以,此次展览充分依据书法艺术的特点,除了在内容上多次邀请中国史学方面的知名学者和研究党史的权威专家多次研讨、反复论证、最后遴选比较之外,还统一了尺寸为丈二竖式,以方便观众直观的阅读并取得展出的最佳效果。通过严谨、准确的文字内容,使观众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作为“民族脊梁”的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使展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从而夯实了此次展览成功的基础。

  其次,基层的作者得以参与此次重大展览。据了解,参加此次展览的书法家,除了全国知名书法家之外,其余的书法家来自基层。这些来自基层的书法家,都是在全国重大展赛中获过奖的,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创作实力,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品行。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更是调动了一批优秀书法家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意识。此外,展签上的“民族脊梁”的传记全部由当代优秀中青年书法家以小楷书写,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使基层的书法家有机会参加全国重大的展览,体现了中国书协近几年的工作思路。长期以来,全国重大的书法展览,往往出现重职位、轻水平的情况,基层的作者根本没有参与的可能。此次展览开了一个先河,带了一个好头。

  近年来,中国书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顶层设计,着眼于未来发展,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统筹规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讲座与培训,使书坛的面貌大为改观。

  一、中国书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30多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引导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文艺工作、文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使会员进一步明晰了我国文艺的方针政策,了解了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取向和书法家所要承担的时代责任。要求会员努力做到:第一,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工作生活的新常态;第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始终坚持书法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第三,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多读书,认真研习国学精粹,以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书法创作方向,创作更多的书法精品;第四,崇德尚艺,以德为先,敢于担当,学习古今书法大家德艺双馨的优秀品格,为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据悉, 6000余名中国书协会员参加了培训。

  二、开办“国学班” ,强调“国学”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我们知道,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 “四书五经” 、 《老子》 《庄子》《史记》 《汉书》 、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戏曲等。中国书协针对书法家普遍重视技法、忽视“国学”这一现象,于2014年6月,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艺术学院,开设了首届“国学班” 。通过“国学班”的开设,引导青年书法家静下心来读书,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自觉提高国学修养,促进当代书法艺术健康、良性的发展,促进当代书坛新生力量在“技” “道”方面的均衡发展。目前,“国学班”已经举办了四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了两期“当代书法创作评审及协会工作专题研讨班” ,对于提升当代书法创作和评审水平,加强与完善协会工作,推动当代书法艺术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除此之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解决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 2015年8月,中国书协联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书画协会,在北京启动了“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该项目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7000余人。该项目实施3年多来,累计培养人数超过4000人。该项目已经成为贯彻书法进课堂国策的新举措,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新渠道,文艺惠民志愿服务的新形式,广大书法家奉献社会的新舞台。

  《论语·子路》记载: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是由于中国书协转变了工作作风、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服务意识,为书坛带了好头,做了榜样,书坛正在形成风清气正的局面。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也是对中国书协几年来工作的肯定。

  “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云集了书法界颇具创作实力的书法家。其中,既有老资格的书法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还有一大批功底扎实、成绩斐然的中年书法家。他们汇聚在一起,组成了此次展览强大的创作阵容。此次展览是以“兵团化”的模式来开展,有组织地形成了一个书法家集体创作的队伍,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表现出中国书协高效、强大的协调各方面意见的能力。这种集体的艺术组织形式,无论是从艺术的本体还是社会这一客体的角度来说,都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同时集体创作本身也就是中国民族意志的展现。

  “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的成功举办,是对“民族脊梁”的缅怀。同时,通过当代书法家的视角来弘扬民族精神,体现了书法家对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刻思考。

  “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 ,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对当下的书法创作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唤醒了书法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题材上,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我想,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一定会不忘初心,凝聚团结向上的精气神,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