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上到线下,全面布局实体书店
亚马逊的一记“回马枪”
栏目:视线
作者:丁涵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曾几何时,人们习惯于流连书店,寻觅知识、灵感和知音。而当下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人们却埋头在电子屏幕,掠过漫天信息爆炸的尘烟。诚然,书店已然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变成了城市街角某一霓虹斑驳的招牌,抑或是大楼深处少人问津的角落。

  有趣的是,作为头号元凶的电商亚马逊在挤垮了实体书店半壁江山之后却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宣布开设自己的线下书店,并铺设了多城市设点的全面发展路线。这一思路清奇的创举无疑令人遐想连篇,老谋深算的亚马逊布局实体书店图什么?是制造噱头,利用实体书店反哺自己的线上销售?还是亲身试水,探索网络时代的全新经营模式?

  在各种各样的揣测和质疑声中,亚马逊实体书店的热度却像一场持续不下的高烧,燃遍了美国西海岸的土地,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向更广阔的地域延伸。在那栋钢架红砖的工业风建筑内,顾客往来、人流如织,有时甚至需要采取一些限制客流量的举措。而来自国内外体验者的反馈几乎也是一边倒的好评,有人说在这里更有购买欲,更能选到称心如意的书籍;也有人说,在这里可以消弭孤独感,更加优雅地消磨时间。独具匠心的陈列分类、超级便捷的支付方式、顾客中心式互动体验,亚马逊实体书店带来与众不同的购物体验。

  大数据让陈列分类更多元

  传统书店的购物体验,往往伴随着一种莫名的焦虑和如影随形的尴尬感。除了按书名、作家、分类有的放矢地购买之外,面对一排排陈列架上浩如烟海的书目,会让人不由地陷入眼花缭乱、选择恐惧的状态。咨询书店导购员,除了得到“有货”和“没货”的回答之外,基本不会有第三种答案。因此逛书店对于没有购买计划、只是为了度过闲暇时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感到枯燥而压力山大的事情。而亚马逊的经营者,很聪明地引入网络数据来引导消费者发现和购买书籍,轻松地解决了顾客发现无能、选择困难的问题。

  首先,传统书店习惯于将书籍垂直插入书架以节约空间,受众只能通过书脊上的有限信息进行模糊判断。而亚马逊则“奢侈浪费”地采取了封面朝上的陈列方式,让每本书的装帧设计、风格质感更为直观。这一理念看似属于细枝末节,却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因为人的视网膜关联着大脑神经元,因此跃入眼帘的直观画面往往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试想一下,在茫茫书海中遇到一个装帧精美、布局舒服、甚至纸质纹理都相得益彰的图书封面,就如同在茫茫书海中遇到一个容貌姣好、气质优雅、一颦一笑都令人心醉的姑娘一样,立时三刻就对其倾心想要与之双宿双飞,这多么符合当下众多外貌协会人士的心动原则。

  另外,传统书店基本采用文学、历史、政经、社科等严肃而笼统的分类方式,给顾客带来冰冷教条的心理感觉,而亚马逊则让分类方式变得更加活泼多元,例如“4.5分以上的图书”“读者最喜欢的食谱”“人生必读的100本书”等,依赖于网络用户多年累计下来的数据,形成规模壮观、评价精准的数字化榜单,引导顾客进行高效的浏览与选择。

  线上快捷支付VS线下排队结账

  “价格问题”和“排队问题”并称为消费者在传统书店购买图书的两大困扰。对于图书这种背面有统一标价的商品,在实体书店我们没有任何比价与讲价的空间。相比之下,线上图书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折扣优惠、限时活动、礼券礼包等,最大程度上帮助消费者省钱。所以越来越多精打细算的顾客,在实体书店里只看不买,选好了心仪的书籍再回网上下单,这样长此以往,对于实体书店的利润冲击巨大。

  而亚马逊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统一定价的经营模式,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二维码,只要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在实时调整的价格之中得到一个精准的数字,而此刻只需要确认支付,就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直接为怀中的书籍买单,省略掉令人头痛的排队过程,夹起书本潇洒插袋转身离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的付款流程极为简单, 30秒结账的极高效率令人惊叹。只需出示与亚马逊会员绑定的卡,触控终端就会迅速识别出身份信息,顾客只需一键触摸就能为书籍买单,并且立即收到邮件发出的数据和回执,不必询问出示卡,不必询问折扣,也不会被诱使添加购物清单以凑零为整,的确省去了不少麻烦。

  “大众点评”帮你挑书

  线上图书的推荐与评价体系,向来对于广大读者书友起到了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在当下,人们越发习惯了万事不决问网络的生活方式,在线下实体书店中加入线上的交流互动,无疑是亚马逊的一大开创性举措,用“大众点评”的方式,给顾客带来“你不是一个人在读书”的感觉,这无疑是针对当下人的孤独症候开了一味药方。

  评论卡的设计,无疑是亚马逊实体书店的一大萌点,这张黑色的小卡片上随机展示读者留言,以及认同这条留言的人数与评论数。这些留言均选自普通读者与书友,而非来自专业评价机构,由店员实时更新卡片,重新整合摆放图书的位置。虽然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工作复杂、繁琐,但是有利于让顾客在每次进店时,感受到细节的用心和气象的变化。

  另外亚马逊还在店内开设了咖啡服务、儿童游戏空间、读者聚会沙龙,以及不定期的线下书友见面、朗读活动,让在实体店的买书体验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当人们一边翻看手中书籍,一边坐在沙发上与友人谈笑风生时,当人们穿梭于书架之间,与知音者同时将手伸向同一本书时,当陌生人之间因为一本好书而相互认识成为朋友时,这些收获远远大于在自我世界“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寂寞。

  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的作者加布瑞埃拉·泽文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为了摆脱都市生活的“孤岛效应” ,人们离不开手捧书本的仪式感和面对面交流的直接体验,因此实体书店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性,即便是网络世界已经将现实生活排挤到边缘的今天,世界上仍有北美亚马逊、台北诚品、日本无印良品书店等书店品牌受人欢迎,它们虽然风格各异、模式不同,却拥有同样的转型理念,即为营造氛围,出售体验,汇集情怀。

  在笔者看来,亚马逊实体书店的瞬间爆红,仅仅只是拉开了幕布的半边,在不远的未来它或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深刻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乃至生活方式。早在电影出现之时,有人预言影视将彻底取代戏剧,而家庭影院出现之时,又有人预言电影院即将倒闭。然而迄今为止,戏剧舞台依然活跃,电影院也越发赚钱。我们不妨大胆推想,未来的实体书店也许会在日渐衰微的境况下破土重生,成为未来的高端社交场所以及都市精英文化的客厅。